近期,受国内企业将减负、降低增值税率等消息的影响,现货投资市场情绪受到提振。与此同时,市场流动性阶段性紧缺。在这种情况下,国债价格受到一定的压制,将小幅回调。 更多
2019年以来A股市场持续上涨,一举突破多道整数关口。往后看,财政端减税降费超预期,资金面宽松继续利好股市,“宽货币”向“宽信用”传导的实质性效果逐步体现,经济改善预期并未被证伪。短期的回调即是再次入场或加仓的良机,市场将延续上涨的趋势不变。 更多
中国经济正面临增速回落压力,应以宽松的流动性和积极财政政策应对。同时,金融供给侧改革将给资本市场带来契机,今年重点关注股市结构性机会,特别是高增长的新经济领域。当前市场行情与2015年的“杠杆牛”有本质不同。 更多
18年权益市场低迷,转债整体表现不佳。但进入19年以来,市场风险偏好明显回升,权益和转债市场均表现亮眼。截至3月13日,19年中证转债指数上涨了16.7%;我们计算的转债平价指数上涨了20.8%。 更多
近两日,A股继续上涨,现货投资市场情绪逐渐回暖,股债跷跷板效应减弱,由于外贸和金融等数据低于预期,其他经济数据也公布在即,市场预计经济仍面临一定下行压力,国债期货价格保持强势。 更多
2月经济数据不及预期,政策预期升温。从我国历史经验来看,降息对股指中期走势的提振作用明显。周二股指小幅高开后振荡上行,午后有所回落,现货交易短期来看,2月经济数据陆续公布,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在此背景下政策预期升温,有利于股指继续上行。 更多
上周五的调整可以看作是一个技术调整,大家要摆正心态,立足于长期的牛市的趋势状态,不要过度恐慌。其实上周大家也都知道,现货投资市场的恐慌主要是几个券商相互传递了一些做空的信号,导致市场出现恐慌。 更多
如果从技术上分析,一般认为股市上涨20%就意味着牛市的开启,从这个指标看,现在A股确实已经涨了20%,进入牛市。新常态下,2019年经济增速较去年会相对放慢,我预期2019年中国经济有望呈现前低后稳的态势,全年GDP或为6.3%左右。 更多
经过上周五调整,现货投资市场对政策面可能的降温动作存在预期,行情暴涨的可能性减小。在资本市场定位提升、经济数据披露有限、短期外围市场大概率难有拖累的情况下,期指或进一步进入到“慢牛”模式。整体来看,IC走势或偏强。 更多
IC继续大幅上涨,主力合约周涨幅达到4.78%。IF及IH则双双走低,主力合约当周分别下跌4.11%和1.6%。基差方面,上周期指走势略强于现指,现货交易升水幅度有所扩大,截至上周五,IF、IH及IC主力合约分别升水15.6、6及50.7点。 更多
从A股市场以往的经验来看,如果是熊市,现货投资市场人气低迷,市场参与者对未来的预期较为悲观,上市公司的估值坐标会持续下移。20倍市盈率嫌贵,在极端情况下,10倍市盈率也被认为不便宜。 更多
A股2019年的运行节奏和背景与2005年以及2012、2013年的牛熊转折期有相似之处,市场的共性:1)估值历史低点但信心低、换手率低+股市政策开始积极+短期经济风险仍在;2)当年行情仍有困难和反复,N型波动、拉锯筑底;3)结构性机会增多,包括可转债市场、安全边际高的优质公司、政策红利驱动型主题。 更多
从现货投资市场交易角度看,金融、周期板块在春节之后行情中均有过短期加速上涨的过程,一定程度上交易集中风险更为显著;从触发因素来看,经济动能担忧与看空报告,主要涉及的是周期、非银板块。在“经济预期上修并不稳固+交易集中风险累计+短期负面因素冲击”条件下,市场在周期、非银带动下出现大幅回调。 更多
现货交易市场成交量大幅萎缩—未实现,成交量依然健康。因此本次调整基本符合我们预期。2月社融数据低于市场预期,符合我们并非水牛快牛的判断,A股确立由“快涨”转向“慢牛”即我们提出的“金融供给侧慢牛”。 更多
受国外股市下跌及国内券商卖出报告的影响,今日沪深两市双双低开,震荡下跌,大金融板块全天领跌两市,成杀跌主力军,沪指回补前期跳空缺口,跌破3000点整数关,现货投资市场成交量连续3日过万亿,最终三大市场股指均以大跌报收。 更多
近期受国内股市走强影响,现货交易市场风险偏好有所提升,因此前期债市出现一定下行,本周以来债市的上行则是对前期过度下行的修正。债市短期仍将维持振荡走势,等待方向明朗。 更多
最近几天,外资爆买A股成为市场上的一个焦点话题。这个现象可以从两方面来看,一是A股市场的“爆款”股票并不少,否则外资不会竞相购买;二是在吸引境外长期资金取得实际进展之后,外资持有A股的比例是否有修改的必要。 更多
近日,A股市场再现外资“买爆”状况,这也是2015年5月份上海机场触及外资买入“顶格”的又一案例。针对此次外资买股“限购”,部分散户更是表现出明显的惊讶。 更多
今日市场呈宽幅震荡格局,但个股依旧处于强者恒强的状态,两市涨停个股近230只,大智慧、中信建投、紫金银行、中国人保等连板个股延续涨停,但市场多空分歧开始加大,部分资金开始出逃白酒、家电、医疗等防御性板块,超跌资源股及次新大幅活跃,场内资金仍处于激烈博弈阶段。 更多
十几年来,一直有人提出类似的建议,不过在当下,虽是旧话重提但仍然有着特别的意义。随着执法的加强,近年来证券监管行政罚没款金额不断增长。据统计,2016年、2017年和2018年分别为42.83亿元、74.79亿元和106.41亿元,但在一些案件中违法者虽然被罚了但利益受损的投资者却得不到任何救济,这无疑削弱了执法的意义。 更多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