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面的利多因素主要集中在宏观经济政策和金融市场政策方面。1月财政部公布了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政策,这将明显增强企业获得感,更大激发市场活力。从当前政府所释放的信息来看,后期仍将集中在加大减税降费力度和政府支出力度层面 更多
2019年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仍较大,基本面对债市有利好支撑。近期财政部指导地方政府债发行价格,现货投资市场对于地方债投资趋于理性,对国债的需求也将逐步释放。 更多
“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2015-2016年,美联储鸽派加息犹豫蹒跚,2017-2018年,鹰派加息果敢疾行。2019年,美联储加息时机又将如何抉择?我们认为,1月美联储议息会议如期按兵不动,表明政策耐心和政策决心将共同贯穿于2019年加息进程。 更多
制造业PMI连续两月位于荣枯线以下,延续疲态,经济下行压力在持续加大。1月我国官方制造业PMI达49.5%,较上月小幅回升0.1个点。节日因素来看,综合春节在2月初的年份数据(2011、2013、2016三年),1月制造业PMI均值水平达50.9且环比小幅下行。 更多
近一阶段,随着A股久跌后反弹,以及2月底MSCI加大纳入A股权重结果公布的临近,外资布局A股明显提速。以北上资金数据来看,今年以来沪股通、深股通累计净流入分别为287.29亿元和223.01亿元,其中,1月9日以来累计净流入分别为260.63亿元和205.34亿元,流入加速趋势较为明显。 更多
1月以来,两市走出一波小反弹,月初在全球主要经济体PMI数据放缓的打压下,担忧经济衰退的情绪增加,全球风险资产遭受重挫,沪深两市一度跌破2018年低点,国内股票估值优势凸显,现货交易市场恐慌情绪并未持续 更多
分别是2008年12月至2009年1月和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持续交易日分别是39天和239天。历史不会简单重复,但通过了解历史可以帮助我们做出更好的选择与判断,本文将通过回溯、分析金融危机后两次破“3”行情,对未来利率走势做出一些基本判断。 更多
周二A股市场出现了早盘跳水,午市后渐渐企稳收复失地的态势。其中,上证综指在金融股的企稳下收出一根小阳十字星。但由于业绩“地雷”的持续引爆,近50家个股达到10%跌幅限制,现货交易市场人气仍较为散淡。 更多
近段时间,沪深股市出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现象,一方面境外现货投资者购买A股的意愿十分积极,特别是进入2019年以来,基本呈现单边净买入的局面,而且买入的规模也比较大。 更多
近日,央行联手银保监会“放大招”,创设货币政策新工具,力挺银行发行永续债,允许险资投资符合条件的银行二级债以及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这一举措不仅将进一步充实商业银行的资本金、优化资本结构、扩大信贷投放空间、增强银行服务实体经济和风险抵御的能力 更多
“智能”与“生活”搭配,是我们利用科技改善生活的最佳应用目标之一。在公募基金市场上,选择以科技为主要投资标的的产品在近几年如日方升,人工智能主题基金也已经获得了众多现货投资者认可。 更多
A股市场出现了冲高受阻的态势,使得现货交易市场参与者的情绪有所降温,进而使投资者对猪年春节前的最后一个交易周的市场走势产生了诸多疑虑。不过,从当前A股所处的环境来看,仍有积极改善的信息,如人民币汇率、流动性宽松等等,均有望支撑起“狗年翘尾迎猪年”的积极预期。 更多
今年以来,关于2019年将会有多少外资会进场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但眼下的市场却不予理会,A股存量资金博弈的尴尬局面始终难以打破。因为,所谓将有大量的新增外资进场,人们根本看不见、摸不着。 更多
最近一个月,央行表现得很积极,各种各样的货币手段层出不穷,定向降准、全面降准、定向中期借贷便利(TMLF)……虽然一直强调这不是大水漫灌,但流动性释放得也够可以了。 更多
18年12月工业增速虽然小幅反弹至5.7%,但从需求来看,12月经济依旧偏弱,不仅代表外需的出口增速降至-4.4%,内需中的投资增速也回落至5.9%,仅消费增速从8.1%略升至8.2%。 更多
去年四季度,社保基金、年金及险资等长期资金纷纷加大了对转债的配置力度。相较之下,基金仅小幅增持了转债。从持仓占比来看,整个基金行业持有转债的仓位降至18.1%,这也是近年来的低点。 更多
中国资本市场必须实现转型升级,其中有两个支点很关键,一个是公募基金,另一个是养老金。如果没有公募基金和养老金的崛起,中国A股市场就无法摆脱“散户市、政策市”的特色,对投资人来讲,这也是一个十分头痛的事。 更多
周二A股市场出现了调整的态势。其中,券商股、白酒股等品种跌幅居前,由于此类个股是近期A股市场的主流品种,受此影响,上证综指在盘中一度急跌,向下击穿了60日均线的支撑,中短线趋势有所恶化。 更多
周二,三大期指单边下行,前期涨幅较大的消费板块集体回调。技术面上,2018年股指长期受到60日均线压制,今年以来,股指站上60日均线后再度承压。短期来看,股指继续向上突破的难度较大。 更多
2018年,我国经济增速呈现“前高后低”的特征。目前大部分人对2019年的中国经济较为悲观,但我们认为二季度以后经济有望企稳, 2019年全年,经济增速可能“前低后高”。最近的中央工作会议强调,要看到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 更多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