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至今,现货投资市场风险偏好边际驱动向下,股债商分化显著,国债期货稳步走强,股指区域高位振荡,商品指数下行压力渐有强化之势。期货市场分化特征,由市场关注焦点的转换而驱动,风险偏好预期差的博弈由前期的政策宽松预期转向经济压力的显现和验证。 更多
3月以来,十年期国债收益率由月初高点的3.22%下行至目前的3.06%附近,同期国债现货交易市场也迎来较大反弹,究其原因应该是国内外各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更多
3月风险偏好较前期明显回落,指数前两个月快速上行所带来的亢奋情绪逐渐趋于理性,未来现货投资市场焦点将从前期利多因素逐渐向中性因素靠拢,我们预计未来4月将在区间内振荡。 更多
周四A股市场出现了震荡中重心下移的趋势。在午市前,一度因为券商股、食品股等蓝筹股或白马股的逞强,上证综指收复失地。但工业大麻概念股以及部分高估值科技股出现了大幅下跌的态势,热门股的退潮,冻结了现货交易市场参与者交易情绪,故午市后A股市场再度疲软。 更多
上周美联储发布利率决议声明,宽松程度略超出现货交易市场预期,将年内加息次数降至0次,并计划将于今年9月末停止缩表,同时下调今明两年GDP、PCE预期,美元指数一度跌至95.74附近,此后又受到欧元区特别是德国PMI明显低于预期的影响 更多
一季度是“一波”向上,3月是小调整的“一折”。进入4月,行情将回归基本面,指数受到压制,4月到5月大盘可能会呈箱体震荡,向下跌不深,向上突破的空间可能也不会太大。 更多
近期,外围市场美股连续调整,监管层加强对场外配资的监管排查,前期连板个股回落及外资大幅流出等因素对短期市场情绪造成较大负面冲击,A股市场出现较大调整,上证50等权重成分股的下跌更对指数形成拖累。 更多
目前国债现货交易价格处于高位,部分交易者担心继续持多风险较高,这种担忧一方面来自预期二季度基本面回暖债市回调,另一方面来自担心机构的套保交易对国债期货价格造成不利影响。 更多
三大指数均收跌,蓝筹指数上证50跌幅最小为0.44%,中证500指数跌幅最大为2.79%。期指表现分化,IC四个合约均弱于现货指数基差走强,现货投资仍处全面贴水状态,IH和IF主力合约维持小幅升水。期权方面,标的资产50ETF下跌0.37%收于2.692,平值期权隐含波动率小幅回落。 更多
本周股指连续两天下跌,继上周五美股大跌后,市场普遍预期外围股市波动或对国内股指带来负面影响。我们认为,短期市场调整,主要是获利盘回吐压力较大,而美股对A股的影响有限。 更多
A股在一段急涨之后,现货投资市场做多热情有所减退,多空双方力量渐趋平衡,振荡盘整行情或将延续。从中期来看,市场仍有支撑,牛市基础逐渐孕育,调整之后将是逢低做多良机。 更多
近期受跨季和“双缴”影响,现货交易市场整体资金面偏紧,国债收益率振荡上行。美联储3月议息会议暗示今年不再加息,且将于9月末停止缩表,超出市场普遍预期,加之欧洲经济数据不及预期,各国央行纷纷释放鸽派信号,全球债券收益率普遍下行。 更多
上周现货投资市场维持震荡,上证综指周四再次冲高至3125.02点,随后进入调整阶段。全周上证综指,中小板指和创业板指分别为上涨2.73%,2.72%和1.88%。行业指数方面,我们在上周周报中重点关注的消费板块表现出色 更多
周一A股出现了低开后一度回抽但奈何抛压沉重,指数再度探底的格局。其中,上证综指一度击穿3050点的重要心理关口支撑位。不过,成交量仍然活跃,个股行情更是火爆,沪深两市仍有近百家个股达到10%涨幅限制。 更多
国债现货投资强势走高,10年期主力合约收涨0.33%,盘中创2月19日以来新高,5年期主力合约涨0.16%,2年期主力合约涨0.08%。国债现券短端品种交投活跃,收益率下行幅度较大,10年期国债活跃券180019最新成交价报3.0975%,收益率下行3.82bp。 更多
周一期指受美股调整拖累,明显走弱。现货交易整体看,期指的“春季躁动”行情依然没有跳脱出政策面、经济数据及外部环境三大框架的影响。在期指调整之际,预计政策面偏暖可能性大。外盘何时走稳以及国内数据表现良好,将使期指反弹出现可能。 更多
在当前金融严监管趋缓和内外流动性偏松有利因素影响下,年初以来A股估值修复性普涨行情已经接近尾声。政策因素、题材因素等影响有限,主线估值的变化有待业绩释放来验证,市场短期振荡幅度将进一步加剧。现货投资者进行期现阶段性套利操作或者结构性对冲将是较好的选择。 更多
主力合约周涨幅达到5.6%,IF次之,主力合约上涨2.61%,IH较为滞涨,现货交易主力合约当周涨幅仅为1.4%。基差方面,由于市场看多情绪有所升温,IF升水扩大至9.6点,同时IC贴水收窄至10.9点,仅IH升水回落至8.6点。 更多
上证综指在1974-2177点间窄幅震荡,振幅10%。14年1月至7月,A股持续底部窄幅波动,市场成交量也很低迷。A股在经历了2011/4-2012/1的熊市下跌,以及2012-2013年的长期震荡后,在14年上半年进入现货投资市场底部的磨底阶段。 更多
企业一直处于获得各类政策支持的环境中,只是近期的各种利好更密集了一些;增量资金的增多并不是股市走高的原因,而是股市存在走高机会而吸引资金流入;流动性方面,央行近年来一直通过多种金融工具使得流动性相对稳定,而并不是这几个月所为。 更多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