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商宝-中国渤海商品现货投资第一门户

美国对冲基金经理担忧滞胀重临 纷纷加码新兴现货投资市场!

发布时间:2016-10-26 来源:生意社 关键词:现货交易,现货投资,渤海商品

  滞胀这个年代久远的经济学名词,从今年初始再次流行起来。滞胀是指某一个个经济体处于高通胀,现货投资同时处于高失业率的情况。经典案例便是中学课本上,民国时期国民党疯狂印钞,当时人民要背着一麻袋的[法币]去买米。

  在人们的常识中,通缩比通胀可怕,然而滞胀对于市场人士而言,同样恐怖。通缩时代,人们有钱而不愿消费,导致经济收缩;而在滞胀期间,经济同样会陷入收缩,因为市民基本上无法承担高通胀带来的痛苦,结果一样无法消费,经济最终陷入收缩。

  在1980年代初美国深受滞胀问题困扰,为了解决问题,里根政府采取了低税及高息政策,既打击通胀,又刺激了当地企业创业。加上美苏之间当时正值进行“星球大战”,美国加大对科研的投射,反而苏联在欠缺资源和阿富汗战争导致国库空虚,结果在这场超级大国角力中,美国胜出。

  this一段历史已距离现在接近30年,今日重提是因为投资市场开始忧虑滞胀重临。作为2008年金融危机中成为最成功的对冲基金经理,Kyle Bass指出明年美国将会步入“滞胀”环境,又指出目前美国正处薪酬及楼价均上升阶段,加上商品价格出现反弹,均会导致明年美国出现通胀及经济停滞的情况。

  滞胀重临,基金经理又该如何作出部署?3年半以来对新兴市场的投资分配比例创下新高。基金经理在10月时已换走债券﹑电讯股及房地产信托(Reits)等,并换入商品﹑新发市场股票﹑银行及保险股等。

  从基金经理的反应来看,滞胀应该是无可避免,所以早早作出准备。更重要一点就是联储局主席耶伦在上周五发表演说,提倡要透过“高压经济”来推动经济增长,即容忍通胀超过2%水平一段时间。美国在日前公布了当地9月份消费物价数据,扣除食物及能源的核心通胀为2.2%,而8月份的核心通胀则为2.3%,反映出在除去食物及能源价格后,通胀已超出联储局订立的2%目标水平。

  但是联储局却一直不愿意加息,是否反映出当地经济实际上疲乏不能兴?纵使多名联储局的委员已向外宣布,当局应及早加息,惟最终仍是“只闻其声不见其人”。因为加息不单止反投出美国经济已上正轨,同时银行等金融机构持有的债券可以产生更佳回报。

  可当局一直无动作,导致基金经理对滞胀的忧虑升温。在滞胀的环境下,现货投资商品及新兴市场股票,获益机会远比投资在债券及电讯领域要好。但若美国经济真出现收缩时,商品市场及新兴市场同样要面临困难。故而要解决滞胀便要加息,并且是大幅加息。近期商品市场纷纷反弹,当中油价更攀升15个月以来高位,正是对通胀预期升温,以及对各产油国达成冻产协议的反应。但是这样的信心可以抵制多大的市场冲击?基金经理会不会“聪明反被聪明误”?那么多观察一下现金及债券等资产,也许能窥得一二。

作者:渤商宝

来源:生意社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