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商宝-中国渤海商品现货投资第一门户

港元势微 应提高人民币在港货币功能

发布时间:2014-06-26 来源:华尔街见闻 关键词:港元,货币,人民币,汇率

  据财新网报道,香港金管局前总裁、现任中国金融协会执行副会长任志刚指出,上海自贸区的建立已经削弱了香港作为金融中心的角色。港元的重要性亦将长期减退,香港要允许人民币在港担任更为重要的货币功能。过去三十年间,任志刚一直都是港元联汇制度的捍卫者。

  任志刚在6月23日推出卸任金管局总裁后的首本著作《居安思危》中称,内地进一步与全球直接联系,使香港中介人角色被边缘化。而香港的政局发展或正在蚕食国家领导人对香港的信心,以致中央避免过分依赖香港作为内地进行国际金融活动的地方。

  “香港的决策当局目前面对的严峻问题,是如何提升香港作为中国的国际金融中心功能。”

  他表示,这并非香港一方可以决定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国家领导人,包括货币及金融管理机构的首长,是否希望如此发挥香港的作用。

  然而,为了国家的整体利益,任志刚认为,应把内地和香港两个金融制度联系起来,发挥最大的协同效益。两个金融制度下的市场应建立互动、互补及互助的“三互关系”,并非割裂分开。

  对于港元,任志刚指出,在中国崛起的形势下,港元的重要性长远将逐渐减退,香港亦要面对现实。

  他表示,香港对内地经济依赖程度较高,有必要容许内地的货币可在香港担当更大货币功能。以港元为交易单位的香港货币体系的容量,会限制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进一步发展。

  “虽然到2047年港元仍是本港的法定货币,但这服务700万人的特区货币,若要应付内地十三亿人口、且快将是全球最大经济体的国际金融活动,是天方夜谭。”

  “若要香港成为中国举足轻重的国际金融中心,先决条件是让交易双方在港进行有关国际金融交易时,能选用他们认为理想的货币,便捷地进行和交收。”

  同时,任志刚指出,资金进出港元的量度不断增加,或危及港元及金融稳定,亦会吸引炒家狙击港元。为防患未然,审慎管理风险的政策宜及早出台,以免危机出现。

  任志刚曾在2012年6月发表《香港货币体制的未来》,挑战自己过去捍卫近30年的联汇制度,提出改变联汇的三个检讨方向。

  对于联汇制度,任志刚指出,香港情况独特,是外向型经济,当年促成联系汇率制订的环境亦是独一无二,只要市民大众及社会接受港元兑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仍认为是符合最大的公众利益,即使是异数,问题亦不大。

作者:蓝晓兰

来源:华尔街见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