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降之后,央行还将使用怎样的货币政策来调节经济。对于这样的疑问,在“2015金融街论坛暨第十一届北京国际金融博览会”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助理殷勇昨天表示,央行实施货币政策的空间还比较大。 更多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亚太部主任李昌镛周三(10月28日)表示,如果人民币加入IMF指标货币篮子,那么中国经济形势的变化或将对亚洲金融现货交易市场产生更大影响。 更多
今年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果断决策,出台了一系列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政策,综合施策,强化落实,激发增长潜力、释放改革红利、推动转型升级、促进民生改善、强化风险管控,现货投资政策集合效应不断释放,经济运行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更多
据普华永道发布的最新调研报告,前三季度中国大陆企业海外并购交易数量为257宗,已超过2014年全年数量,再创历史新高。现货投资交易总额高达452亿美元,略高于去年同期水平。 更多
流动性冲击将是未来一段时间宏观调控包括货币方面必须高度关注的,避免它成为遏制经济增长的因素。”央行研究局局长陆磊近日在参加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主办的“经济每月谈”时作出上述表示 更多
这边发债圈钱,那边出手抢地,上市房企正掀起前所未有的超大规模发债热潮。羊城晚报记者粗略统计,自9月以来,恒大、泰禾、阳光100、格力地产、苏州高新、花样年、中房地产、华夏幸福、中天城投等地产公司纷纷披露A股再融资计划,合计金额超1500亿元 更多
“双降”后首期公开市场操作引人关注。27日,央行开展了100亿7天逆回购,中标利率为2.25%,较前次下行10个基点,但与规模相比,现货交易市场人士更关注中标利率10个基点下行所带来的信号意义。 更多
一项衡量美国企业现货投资计划的指标9月连续第二个月下跌,直指美国经济增速大幅减缓,加重了对美联储是否会在今年稍晚升息的疑虑。 更多
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9%,其中三季度当季增速也为6.9%。有境外媒体报道称,现货交易中国经济跌破了政府设定的7%增速目标。对此我们认为,有必要进一步阐述和正确理解经济增长7%左右的含义。 更多
据上证报粗略统计,迄今已有24个省份公布前三季度GDP数据,与上半年相比,有八成省份经济回暖。分析原因,不少省份提到房地产市场回暖及网络消费、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等。 更多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1-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1.7%,降幅比1-8月份收窄0.2个百分点。其中,9月份当月利润总额同比下降0.1%,降幅比8月份收窄8.7个百分点。 更多
时隔近两个月,沪深两市融资余额终于再上1万亿元大关。现货交易根据同花顺iFinD统计数据,10月23日两市发生93.27亿元融资净买入,融资余额达到1.007万亿元。 更多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工作人员准备为人民币进入特别提款权(SDR)扫清全部障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董事将在某个时候决定人民币纳入SDR中,而起作用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根据一系列技术标准对其表现的评估。 更多
中国第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6.9%,促使汇丰控股和美国银行预测央行未来还会降准降息。工业生产和固定资产投资数据都不如预期,促使投资人转向相对安全的主权债。 更多
近期政策转向“稳增长”与“防风险”的基调是相对明确的。在“稳增长”与“防风险”的政策基调下,金融数据明显反弹,社会融资余额增速5月见底于11.8%,目前已经反弹至12.5%,如果加上地方债置换的部分,已经反弹至12.9%。 更多
行情总是在不经意间悄然而至,“十一”长假后的股、债市场已双双走强。近期,上证指数上涨超过10%,债券市场的标志性品种——十年期国债收益率更是历史性地突破3%,距离2008年2.7%的低点仅一步之遥。 更多
针对本轮利率市场化改革,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李波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利率市场化是金融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关系到整个资金配置,是影响非常广泛、深远的重要内容;对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对金融市场的格局都会有重要影响。” 更多
在经历了周三股指的大幅调整之后,A股市场周四重回反弹走势,创业板指数大幅反弹4.84%,市场人士也普遍认为周三股指的大跌只是一次短期调整,目前下行空间有限,在流动性宽裕的背景下,震荡上行仍将是近期股指运行的主基调。 更多
历时一个季度的市场调整,不少个人现货投资者迷失了方向,机构投资者也在徘徊。股市未来的走向如何?财富证券日前对比研究此次股市大跌与2008年大跌,以及政府的维稳举措后得出结论:A股将进入“令人惊艳”的大时代。 更多
随着美元加息预期升温与国内经济增速放缓,有多少资本外流,至2015-09-30仍是一个谜。近日美国财政部预估,今年前八个月中国资本外流超过5000亿美元。“这个数字夸张了。”一位国有银行外汇交易员直言。 更多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