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进出口依然双降。海关数据显示,10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2.06万亿元,下降9%。其中,出口1.23万亿元,下降3.6%;进口8331.4亿元,下降16%;贸易顺差3932.2亿元,扩大40.2%。分析人士指出,现货交易进出口双降局面恐将一直维持到年底,并且进口降幅大恐将拖累全年外贸出现负增长。 更多
财政部资产管理司有关负责人透露,目前,财政部正在会同相关部门积极开展有关工作,下一步,将结合国资国企改革工作的推进,充分调研、广泛听取各方意见,研究制定国有资本划转社保基金的实施办法。 更多
综合多方机构预测,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走低影响,10月我国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可能同比回落6%左右,较9月扩大0.1个百分点。全年降幅超过5%,较上年的扩大3个百分点以上。 更多
近日,笔者随企业家代表团访问德国,在两个会议上听到同样的消息:今年中国企业在德收购案个数创历史新高。据德方分析,收购意图一是为获取技术,二是进入欧洲市场。 更多
中国经济过去增长之所以高,是因为我们处在第二阶段,工业化阶段。现在是工业化阶段向后工业化过渡阶段,现货投资过渡的时候能保持这么高的经济增长率吗?不可能的。 更多
据最新消息,11月1日下午,李克强总理在韩国首尔出席第六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这是中日韩领导人会议中断三年后的重启。对于此次会议,业内人士普遍看好中日韩的未来合作前景。现货投资更有业内人士认为,RCEP有望成为三国达成自贸区的前奏。 更多
今年下半年,国企改革进入政策密集发布期。9月以来,包括顶层设计在内的四大重磅政策相继下发,拉开了新一轮国企改革序幕。 更多
11月4日上午,一则周小川称“今年要推出深港通”的消息在网络上流传。A股和港股市场受此消息影响大幅上涨。但当日中午12时20分,央行新闻处对此进行了说明,央行行长周小川的讲话时间是今年的5月27日。 更多
大宗商品数据商——生意社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10月中国大宗商品供需指数(BCI)为-0.44,均涨幅为-1.85%,反映该月制造业经济较上月呈收缩状态,经济有下行风险。 更多
近年来,国外媒体对中美两国现货交易经济发展前景颇有争议。有的认为21世纪仍是美国世纪,有的则提出中国世纪即将开始。我们在国际经济发展比较中,既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妄自尊大,而应理性客观看待我国经济发展前景。 更多
中国政府每年花掉多少钱?政府公务员全年工资福利支出是多少?三公经费的支出是多少?政府的钱花在哪儿了、怎么花,成为自2008年5月1日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以来,社会公众最热切的追问。 更多
11月4日消息,财新中国服务业PMI在10月为52.0,较9月回升了1.5个百分点,但该增速仍低于长期平均值。10月财新中国综合产出指数录得49.9,显著高于9月的48.0,贴近50的荣枯线水平。 更多
11月3日消息,2日至3日,法国总统弗朗索瓦-奥朗德对中国开展国事访问。今天,奥朗德参加中国企业家俱乐部主办的早餐会,与中国工商界展开互动。会上,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发表主题演讲指出,中国这一轮现货交易经济放缓是主动调整发展结构所造成,还将持续两三年。 更多
为遏制8月人民币大幅下跌,央行推出了包括对远期售汇征收20%风险准备金在内的宏观审慎管理措施,随后在岸的远期外汇市场骤然降温,现货交易额大幅缩水近八成。 更多
11月2日,央行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境外中央银行类机构在境内银行业机构开立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有关事项的通知》(下称通知)。据了解,通知中的境外中央银行类机构包括了境外现货投资中央银行、货币当局、其他官方储备管理机构、国际金融组织以及主权财富基金等。 更多
阴霾密布的大宗商品市场有望迎来曙光。中国大宗商品现货交易发展研究中心(CDRC)11月2日发布的数据显示,虽然11月大宗商品信心指数(CCI)连续6个月收阴为-0.22,但是环比和同比来看仍存回暖迹象。 更多
中国大宗商品现货交易发展研究中心(CDRC)2日发布数据显示,11月大宗商品信心指数(CCI)为-0.22,这是该指数连续6个月收阴,显示大宗商品市场信心正处严冬。 更多
如果利率行政管制基本取消了,商业银行就会更加独立地以市场化的方式去面对客户需求和竞争压力。不过,利率现货投资市场化并非一放了之,利率仍然是需要调控的 更多
首先,中国人民银行的资产负债表规模不仅没有增加,反而还出现了下降。今年3月份开始,人民银行的资产负债表规模逐步缩减,截至9月末,央行的资产规模同比下降3%,比高点下降5.6%。 更多
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现货交易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更多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