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商宝-中国渤海商品现货投资第一门户

2000点再临考验 大盘寻找市场底

发布时间:2014-05-20 来源:新华网 关键词:国九条,中央汇金,上证指数,资本市场

  随着“国九条”的出炉,2000点成为市场普遍认可的“政策底”。但在政策底确立后,大盘在短暂的回升后,再度考验2000点。分析人士认为,历史表明“政策底”往往不是“市场底”。那么,大盘的“市场底”究竟在何方呢?

  走势分析

  “市场底”在2000点下方

  继去年12月27日国务院出台的保护投资者“国九条”及今年3月25日出台的“国六条”,以及新“国九条”近期落地。一系列的政策表明,资本市场作用与地位已大幅提升,2000点成为“政策底”。但市场底往往滞后于政策底,从目前走势来看,市场底或在2000点下方。

  今年以来,上证指数多次在2000点附近企稳反弹,说明2000点一线有较强的支撑,有资金在该点位附近护盘。但三次得到支撑的2000点并没有成为行情逆转的起点。由此可见,2000点还不是市场真正的底部。“市场再破2000点概率很大。”金证顾问对此表示,技术面上,大盘在不足15个交易日之中已经第三次击穿2000点整数关口,事不过三的魔咒或将催生股指盘久必跌。同时,大盘MACD技术指标在0轴下方再度形成死叉,且绿柱逐渐变长。加上创业板跌穿年线等多方面的影响看,2000点可以说是朝不保夕,后市面临跌穿风险。源达投顾也认为,大盘整体趋势处于下降通道内部,并且均线全部走坏,短期20日均线、中期60日均线共振向下,形势不容乐观。总体来讲,2000点岌岌可危,投资者需以观望为主。

  历史表明

  政策底和市场底相距10%

  过去多轮牛熊更替周期中,被市场当做铁底的点位往往被无情击穿。历史表明,“市场底”滞后于“政策底”,且“市场底”一般在“政策底”出现后1-3个月内探明。且两者相距的点位一般不超过10%。

  回顾A股历史,“市场底”的形成大多晚于“政策底”。例如,2008年9月17日,上证指数跌至1800点附近,随后中央汇金公司宣布将在二级市场自主购入工、中、建三行股票,并从当日起开始有关市场操作。另外由于财政部决定证券交易印花税19日起单边征收等利好影响,2008年9月19日,大盘暴涨了9.45%,千余只股票涨停。并且在接下来的一个交易日中,大盘继续暴涨7.77%。利好的出现,使1800点成为“政策底”。但在冲高后,市场继续回落,直到跌至1664点时,上证指数才真正见底,而此时已经是10月28日了。此外,在2004年时,1300点成为著名的“政策底”,在诸多利好出炉后,市场一度认为1300点是不会跌破的“铁底”。但市场随后表明,1300点不过只是一层窗户纸,一捅就破。在跌破1300点后,市场连续阴跌不止,直到998点时才真正见底。

作者:刘泰山

来源:新华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