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福布斯》杂志网站5月23日报道称,与去年同期相比,中国商品进口4月有所下滑,其中包括石油、铜、铁矿石和大豆等。
依赖中国的出口商,从美国的大豆农到巴西的铁矿石公司,仅仅出现参差不齐的改善迹象。由于进口需求与季节性规范一致,所以对于大宗商品进口来讲,目前这样的萧条情景也符合中国的商品消费报告,一点也不意外。
巴克莱资本在其21日的报告中表示,随着汽车和耐用消费品也出现放缓迹象,建筑活动滞后,进口商品基于季节性第二季度的上升也相当温和。
报道还罗列了报告中显示的中国今年进口量下降的商品。虽然卡车销量猛增以及道路环境改善,但是中国柴油的进口量还是下降了61%。钯的进口量则下降14%,同期相比有所下降,但是需求依旧强劲。而由于投资商对银的偏好,使得中国国内的银依然明显供给过多,仅下降了28%。此外,与去年同月相比,糖、玉米和大豆的进口量依旧强劲,然而今年该增长趋势比较复杂,因为玉米(-18%)、棉花(-14%)、小麦(-37%)、大豆(-15%)和大豆油(-44%)的进口量明显低于去年的进口量水平。
不过,报道也指出,然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中国的需求量虽然同比来讲可能趋于疲软,但是总而言之,需求相对平稳,而且有望继续保持,因为中国中产阶级的增长速度比其他任何国家都快。
渤商宝声明:渤商宝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