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2-07-04 来源:转载 关键词:【,2011,期货,团队,评选,】,美尔雅,油料,供应,
一.美豆产区天气堪忧,新豆单产预估41蒲式耳/英亩
1、2011年8月,美豆产区降雨量仅为均值的77%
从美国公布的气候数据观察,美国2大大豆主产区衣阿华州和伊利诺伊州从8月初至月底的降雨量只有正常降雨量(30年均值)的43%、47%、51%、74%和44%、74%、25%、66%;降雨量远低于同期。从全国均值来看,也只有正常年份的77%、112%、64%、77%。8月份是大豆生长的结痂灌浆期,此阶段天气直接影响单产。 根据气象预报,中西部和三角洲最为干燥地带将在未来一周里出现有限降水,这也意味着灌浆期的作物将继续承压,对作物生长不利。
2、作物优良率堪忧,预估2011/12年度美豆单产41蒲式耳/英亩
从美国农业部发布的作物周报也显示,受到降雨量偏少影响,截止8月31日,大豆作物优良率为57%,低于上周59%和去年同期的64%。根据天气预报,未来一周中西部和三角洲地区将持续干旱,也意味着后期作物仍将承压,优良率仍有进一步下调的可能。
对比前几年的降雨稀少和天气高温下的作物年份,结合目前作物优良生长率,我们发现2003/04年份,2008/09年份和今年非常类似,而最终单产也比8月预估出现较下降。考虑到美国农业部8月预估较7月预估出现大幅下调,我们认为美国农业部后期仍可能下调美豆单产,我们预估单产在41蒲式耳/英亩。
后期如果单产真如我们预估的在41蒲式耳/英亩之下,则美豆产量将在美国农业部30.56亿蒲式耳基础之上再度减少0.3亿蒲式耳,结转库存也将从1.55亿蒲式耳下调至1.52亿蒲式耳。在此判断基础上, 2011/2012年度美国大豆库存消费比会继续维持在历史低位值,也给豆类油脂一个强有力的支撑。
二、2011/12年度中国油料产量大幅下降
1、2011/12年度国内大豆减产10.5%
从国家粮油信息中心8月预计数据来看,2011年国内大豆种植面积765万公顷,较2010年851.6万公顷大幅减少86.6万公顷,减幅为10.17%;从产量来看,2011年国内大豆平均单产为1765公斤/公顷,总产量为1350万吨,较去年减少158.3万吨,减幅10.5%,创下15 年来的新低。其中以黑龙江减产最甚,2011年黑龙江大豆种植面积为295 万公顷,较去年减少59.8万公顷,减幅达16.85%。
2、2011/12年度,全国菜籽产量减少14.6%
从前期我们调研的数据来看,今年国内菜籽不但面积大幅下降,国内除湖北地区外,安徽、湖南、江苏等地区菜籽的品质均下降,这进一步加剧菜籽产量减少。从目前各地工厂收购的菜籽数量来看,湖北地区目前已收购120万吨左右的菜籽,四川地区已经收购50多万吨,湖南地区收购20多万吨,各地的收购进度只有往年的70%左右,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国内菜籽的数量非常有限,我们大致做出国内菜籽产量减少14.6%的预估。
从国内2大油料供应看,产量均出现10%以上的下滑,这意味着后期国内将加大对其他国家油脂油料的进口,才能弥补国内不断增长的需求。
三、预计第四季度油脂油料进口仍将保持高位
1、预估9-12月国内进口大豆1700万吨以上
受到上半年压榨利润低迷,港口库存居高不下等因素影响,国内1-7月进口油料偏少。海关数据显示,1-7月,国内累计进口大豆2906万吨,较去年同期3076万吨减少170万吨,幅度5.5%;1-7月,国内累计进口菜籽322.5万吨,较2010年同期991.8万吨减少669.3万吨,幅度67.5%。
目前巴西大豆销售进度达到87%,后期可供销售数量有限;而北美大豆仍未上市,也就意味着在8、9月,市场进口大豆将继续偏少偏少。也就意味着国内港口大豆库存将得到迅速消耗。而到了10月份,随着北美大豆上市,国内将不得不高价采购美豆。预估9-12月,平均每个月进口量在480万吨左右。
2、预估9-12月,国内豆油平均每月进口12万吨左右
根据海关统计数据,今年1-7月,中国累计进口豆油64.16万吨,较上年同期增加57.61%;累计进口棕榈油299.84万吨,较上年同期减少13.61%;累计进口菜籽油29.18万吨,较上年同期减少34.7%。而伴随着四季度到来,棕榈油的物理特性使得棕榈油进口量大幅减少,而菜籽油由于加拿大运输能力问题出口量也不大,再加上国内四季度是植物油消费旺季,届时国内将加大对豆油的采购。预计9-12月,国内每个月进口豆油12万吨左右。
总体来看,四季度,在目前北半球特别是美国大豆产区天气堪忧,中国油料大幅减产的情况下,无论是美国还是中国,油料油脂供应都将趋紧。而伴随着后期中国港口库存的消耗,中国的采购需求将支撑全球油脂油料市场。在后期全球经济不出重大衰退的情况下,四季度我们继续看好豆类油脂,其中美豆我们将目标看涨至1550-1600美分,对应国内大豆和豆油分别至5200元/吨和12000元/吨,投资策略上,继续逢低买入大豆,豆油。
作者:本网站
来源:转载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