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商宝-中国渤海商品现货投资第一门户

【2011评选】金元期货:美豆已经突破 豆油上涨空间也已打开

发布时间:2012-07-04 来源:转载 关键词:【,2011,评选,】,金元,期货,美豆,已经,突破,

  受到美国主权债务评级下调引发的系统性风险影响,加上7月美豆产区天气炒作结束,多头获利了结,8月上旬豆油恐慌性下挫至年内低点,市场也一度悲观至美豆将走出单边下跌的可能。但是,随着美豆技术性在年内低点1280附近企跌回稳,系统性引发的恐慌情绪得到缓解,特别是美豆8月供需报告大幅利多下,美豆及国内豆类强势反弹。临近月末时,美豆产区天气依旧没有更好的改善美豆生长,美传统基金也开始大幅增持多单,美豆突破了8月以来的整理区间上沿,这种在基本面,技术面和资金综合力量的配合之下,美豆的上涨空间将逐步打开,尽管豆油的跟涨略显犹豫,但是美豆只要持续走高带动下,连豆油表现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1、美主权评级下调的恐慌性已经消退

  8月6日,国际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公司当地时间5日晚突然对外宣布,将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从“AAA”下调一级至“AA+”。美国主权信用评级的下调导致了全球金融市场急剧动荡。尽管评级下调了,美国举债成本上升,但是也引发了大家对暴跌之后一些国家是否会采取措施进行干预金融市场,美国会不会第三次量化宽松,暴跌之后,大家开始恢复理性。另外,个别国家对金融市场采取一些监管手段,以及美联储声明低息将维持至2013年左右,特别是随着8月份商品不断走高,这种恐慌情绪已经不断消退,评级引发的恐慌性已经不复存在。

  2、美豆优良率持续下调

  据美国农业部公布的数据,截止8月21周,美豆结荚率83%,去年同期93%,5年平均为88%,结荚率目前偏低,但问题不大。美豆优良下调至59%,上周61%,去年同期64%,由于前期美国中西部作物带料维持干燥模式,对美豆的单产构成一定的影响,而8月份美豆产区天气维持良好,从Pro-Farmer年度考察报告可以看出,机构将2011年美国大豆产量和单产分别定在30.83亿蒲式耳和41.8蒲/英亩,高于美农业部8月报告的30.56亿蒲式耳和41.4蒲/英亩,看出产区大豆生长出现部分改善,下周生长报告将上调美豆优良率。但是天气预报显示,未来一周,爱荷华州、伊利诺伊州和密苏里州料保持干燥模式,不利于大豆灌浆,作物产量仍潜在着一定风险,使得多头还需保持下去。

【2011研发团队评选】美豆已经突破 豆油上涨空间也已打开

  3、美豆9月供需预计小幅利空

  8月11日,美国农业部公布的8月份的美豆供需报告显示,报告下调2011/12年度美豆单产至41.4,比市场之前预期的42.8还要低很多,导致美豆产量大幅减少至30.56亿蒲,低于市场预期的31.74亿蒲及上月的32.25亿蒲,对应的也下调了出口和压榨需求,但是期末库存还是大幅降至1.55亿蒲,低于预期1.74亿蒲吨及上月的1.75亿蒲。原本偏紧的美豆供需更为紧张,期末库存比跌至4.9%,历史低值水平,供需紧张的美豆基本面支撑美豆价格的走高。8月份美国中西部地区天气略微改善美豆生长,9月前初如果没有干旱的天气,那么9月份美国农业部将上调美豆单产,毕竟8月份天气还是比7月的天气好一些,美豆灌浆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从美国研究机构Pro-Farmer公司年度考察报告来看,也看到天气有所改善,考察报告中他们将2011年美国大豆产量和单产分别定在30.83亿蒲式耳和41.8蒲/英亩,高于美农业部8月报告的30.56亿蒲式耳和41.4蒲/英亩。这暗示着美豆单产后期后上调的要求,届时9月供需报告上调美豆产量,那么对大豆来讲是一个利空。

  表1:8月美豆供需平衡表

  大豆 2009/10 2010/11预计 2011/12预估(7月) 2011/12预估(8月)

  

  百万英亩

  种植面积 77.5 77.4 75.2 * 75

  收获面积 76.4 76.6 74.3 * 73.8

  Filler蒲式耳

  单产 44 43.5 43.4 * 41.4

  百万蒲式耳

  期初库存 138 151 200 230

  产量 3359 3329 3225 3056

  进口 15 15 15 15

  总供应 3512 3495 3440 3301

  压榨 1752 1645 1655 1635

  出口 1499 1495 1495 1400

  种植面积 90 87 90 90

  调整值 20 38 25 21

  总需求 3361 3265 3264 3146


  期末库存 151 230 175 155

  4、美国本土大豆压榨季节性下滑

  美国普查局公布了7月份大豆压榨报告。当月美豆压榨量为1.2956亿蒲式耳,高于此前市场预测的1.294亿蒲式耳。和去年同期1.292亿蒲差不多,较6月的1.243亿蒲出现较大的增长,主要是陈豆库存紧张得于部分缓解,但是10月份前美豆的压榨都不会有太大的增长,因为每年二、三季度美豆本土压榨均是下滑态势,随着需求季节性下滑,10月份前,美豆的压榨数据将持续疲软下去,无法给美豆上涨提供动能,但是进入10月份后,美豆的压榨需求将开始进入旺季阶段,那么四季度之后美豆会受到需求的支撑而走高。


  5、基金大幅增持多单

  据CFTC公布的数据显示,8月初,美豆基金多单延续其原来的减持趋势,持续几周减持,美豆基金净多单比例下滑至20%一下。但是,由于8月12日美豆供需数据大幅利多,基金结束其5周的持续减持后,开始大幅增持多单。截止8月23日这周,传统基金大幅增持美豆多单32355手,同时减持空单6240手,基金净多单由上周的108173手增至本周的146768手,而且增持力度非常大,一周的增持完全超过之前5周的减持数量,净多单比例蹿升至27.65%的较高水平。那么按照8月良好的供需面,加上美豆突破1400关口创出新高之后,在基本面和技术面配合下,将吸引更多的基金增持多单。那么后期只要基金继续持续增持多单下去,对美豆的上涨是非常有利的。


  6、国内压榨低迷,但是进口依旧旺盛

  据海关总署8月10日消息,1-7月份国内累计进口大豆2906万吨,同比减少5.5%; 1-7月中国累计进口食用植物油340万吨,同比减少10.4%。从数据来看,1-7月进口的主要是棕榈油,而豆油和菜籽油进口数量偏少。尽管由于国内港口大豆库存高企,达到630万吨左右,国内压榨利润依旧低迷。但是,美豆突破1400美分之后,带动了国内的看涨情绪,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油厂的采购积极性;加上近期国内食用油纷纷涨价,也是对压榨亏损局面的缓解。那么在四季度国内需求旺季到来时,中国的采购需求将支撑全球豆类价格。


  7、400万吨大豆定向销售长期是利好

  400万吨定向抛储的消息在市场上已经流传了数周,本周益海嘉里集团以及中粮集团人士均得到证人,国储近期将抛售400万吨国产大豆,抛售数量虽然已敲定,但具体如何分配却尚未知会企业。据其估计,这次定向抛储行动,仍将是益海嘉里、中粮分得大头,中纺粮油、九三油脂、汇福集团等也会有一定数量分配。目前,中粮和益海嘉里两大集团占食用油市场份额近七成,另外抛售价格将仍在3500元/吨左右。

  这个对下游的豆粕及豆油来讲是个利空,毕竟着400万吨压榨出来的豆油和豆粕供应市场,对增加下游供应,短期会造成豆油和豆粕现货的下跌。但是对大豆即下游的豆油来讲,是一个长期利多,毕竟 560万吨的国储豆,定向抛售400万吨之后仅剩160万吨,对于长期而言,大豆供应减少,可供国家调控的筹码减少。即使今年国家继续收储,那么收储价格比去年的1.87元/斤上调至1.9元/斤甚至1.95元/斤,但是和目前黑龙江产区市场价格2.1左右相比,届时价格过低,国储收不到粮食是很正常的。

  8、美豆突破8月整理区间上沿


  经历了8个月的震荡整理,连续5次挑战1400关口的重要支撑,在8月26日1400被强势突破,美豆脱离震荡整理区域,新的上涨空间将打开。


  相对于美豆,国内连豆油技术上走势略微弱一些,但是连豆油1205合约也是顺利突破了7、8月份是的压力位10400,并创下年内新高,并且均线发散向上,增仓上行,资金进场明显。

  操作建议:

  美国评级引发的系统性风险已经消退,宏观经济近期缺乏利空。而国储抛售400万吨已经被市场所消化,尽管8月份美豆产区干旱减缓,9月美国农业部报告可能会上调美豆产量,对后期的豆类是个短暂利空,但是目前美国中西部个别地区天气还是比较干燥,对大豆灌浆还存在一定影响,目前基本面还是有点难于把握。但是美豆技术上突破了一年半以来的整理区间上沿1400,技术上的突破之后,会引发资金的积极入场买入,从美豆基金增持多单可以看出,而随着市场的不断买入,后期也会不断出现利多的基本面来配合行情。所以,目前我们不用考虑太多的基本面,短中期的行情以技术面主导,只需盯着美豆已经突破1400不放,积极的追涨豆类,积极的买入即可。

  所以,操作上,连豆油以买入为主,目前来看已经错失首发优势,只能适当的追高了。结合技术面,连豆油1205合约目前突破10400关口,可以在价格接近10400附近进行少量买入,仓位控制在30%以内。而由于美豆突破后持续走高,未见调整,短期有技术回调要求,那么不宜过分追涨,可以考虑连豆油回落至5日均线附近作为买入加仓时机,甚至行情回落,跌破10400,只要价格在10200之上也可以寻机加仓。最终的仓位可以放大到60%-70%左右。而10200-10400为前期连豆油成交密集区,可以考虑1205合约跌破10200是止损。由于技术上突破8月整理区间,预计上涨的空间较为可观,但目前暂且看至10800至11000附近,后期再进行进一步分析。

  

作者:本网站

来源:转载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