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2-07-04 来源:转载 关键词:【,2011,期货,团队,评选,】,江西,瑞奇,沉默,中,
一:行情论述
纠结的豆类行情终于在8月底借助天气炒作结束了长达8个月的箱体震荡,最终一举突破了1400点的屏障。月初美国主权债务遭到意外下调,欧债危机阴云仍盘亘在欧盟国家上空,世界经济走势惨淡让美豆在冲击1400 美分未果之后应声而落,但在8 月9 日触及1300 美分的区间底部之后,美豆主产区缺乏充足的降雨,产量忧虑突然重燃,美豆一举突破1400 美分的强力支撑,最高达到1465 美分。
二:宏观经济
1.国际经济环境综述
(1)8月初,旷日持久的美债违约之疑终告段落,美国两院同意提高美债上限2.1万亿元至2013年,同时减赤2.5万亿;次日,标普调低美国主权信用评级,美从AAA降至AA+,相应政府背景债券信用遭受影响,受此事件冲击,当日全球股市、期市暴跌。加上与此同时,欧债危机并未得到有效完全遏制,反而有蔓延之嫌。此三大国际事件重新点燃了全球投资者对世界经济复苏的担忧之情,拖累了绝大部分金融投资品种,其价格重心均被迫下移。其中,与世界经济周期、投资者情绪最密切相关的原油大跌,而避险港湾黄金价格则一路飙升,突破1800美元/盎司后势头不减。
然而,美债上限早由结果确定的经济问题发展为政治博弈,标普下调行为之前也曾多次发布预警,再结合美国当前的基本面情况,可以说市场对这二者的结果早有预期,只是美债问题爆发时间可判断、标普评级下调发生相对突然。在多个主权国陷入美元陷阱的今天,美债仍然是流动性最强、最有安全保障的品种,各投资主权国除了买美债基本上别无选择,即使美评级被下调也不会大幅对其美元资产做出调整。因此,受评级下调事件触发的市场情绪在得到释放后会逐渐消散。由于世界经济整体上开始趋于紧缩,资金炒作商品的热情逐步降温,在欧债问题不进一步恶化的前提下,后市商品将由基本面来决定最终价格,商品走势分化现象会越加明显。
(2)全世界仍然关注美国是否推出QE3,8月26日伯南克的讲话主要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1.没有公布新的货币政策,重申联储决定维持低息政策至2013年中;2.联储将于9月20日及21日议息会议进一步讨论支持经济的可能货币政策,会议较此前延长一日以便充分讨论;3.通胀水平将回落至2%或更低,与联储政策目标一致;4.华盛顿须更为有效地制定清晰、明确、可信的财政政策目标。
对于量化宽松本身来看,有人形象的比喻其为《教父I.II.III》。下图为量化宽松(QE)给股市带来的回报率。David Rosenberg提出,QE1效果显著,当时系统需要拯救,标普涨74%;QE2不过是以子虚乌有的通缩为由耍的伎俩,股市在期间仅上涨16%;QE3若要推出效果可想而知。它们就像《教父》三部曲:《教父I》是史诗巨制,《教父II》还不错,《教父III》则是败笔。 在一致认为QE3效果不好的预期下,美国推出的动力也会相对较弱,国内对美国增发货币导致国际流动性加大引起输入型通胀的担忧无需太大。
2.国内经济环境综述
今年我国通胀压力日益加剧,在这种背景下,政府也果断地采取了多种措施来进行通胀的管理,如多次的提准、加息以及常态化的公开市场操作,并伴以价格工具等多种方式,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收效不明显,今年7 月份,我国CPI 同比涨6.5% 创37 个月来新高。国内收紧的货币政策影响最为严重的仍然是民间的中小企业,大型国有垄断型企业基本上不受影响,现在我国已出现中小企业倒闭潮,如果货币政策更加收紧,势必激化国内已经很严重的社会矛盾,私营企业生存困难,失业人员增加,经济下滑会更加明显,并加剧热钱的流入,抵消货币政策想达到控制通胀的效果。所以预计未来我国调控政策力度不会加大,新货币政策对我国商品市场带来的下跌压力将会减轻。
作者:本网站
来源:转载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