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2-07-04 来源:转载 关键词:【,2011,期货,团队,评选,】,中财,短线,利多,
年初以来,在经济放缓,欧债危机,以及国内持续进行的宏观调控等一系列因素此起彼伏的影响下,全球商品市场剧烈波动。一方面受金融市场整体走势的不利影响,另一方面受播种面积预减、不利天气可能导致减产等因素支撑,从年初至今,大连豆类整体上基本维持着较为明显的震荡盘整格局,直到近期,在欧债危机忧虑暂缓,市场预期美联储或推出新的经济刺激方案,以及天气因素炒作等利好因素的刺激下,美豆向上突破1400美分关口,连豆在美豆的强势带动下,1205合约也迅速向上突破4700点的整数关口,由此展开了一轮较为明显的上涨行情。
基本面分析
热点一:播种减少与天气炒作推升大豆价格
2011年开年伊始,大豆和玉米以及水稻的播种面积之争即已引发市场关注,随着国内玉米、大米价格的走高,同时伴随着人工成本增加,田间管理等费用不断提高等不利因素影响,东北地区种植大豆的利润被一再压缩,相对而言,玉米和水稻的种植收益明显高于大豆,这就直接导致的国内大豆种植面积的明显减少。农业部早期的公开信息显示,国内大豆种植面积减少幅度或在10%左右,而最新的市场信息显示,国内大豆播种面积减少的幅度或远超10%。据黑龙江大豆协会副秘书长王小语表示,去年黑龙江全省大豆种植面积为6720万亩,今年或降到5000万亩左右,降幅超过了两成。同时,吉林和辽宁部分地区原本为播种大豆的土地也已改种玉米,而此前大商所最新调研报告也显示,东北地区大豆播种面积减少幅度较大,普遍预期在20%-30%。
与此同时,美国本年度的大豆种植面积也较上年减少,据8月11日美国农业部(USDA)最新报告显示,美国2011年大豆种植面积预估也不断被调减,同时调减的还有美国大豆的单产预估:
总体而言,国内外大豆减产基本上已成既定的事实,而短期看,市场或将继续对减产的题材进行炒作,同时,9月份是决定大豆产量的关键月份之一,不利的天气因素也会是市场炒作的题材之一,在新季大豆正式上市前,国内外大豆价格也有继续冲高的可能。
热点关注二:养殖业利润率较高,豆粕需求有望继续放大
年初以来,国内猪肉价格持续走高,6月份,国内生猪价格达到了20元/公斤的高点,7月份,国内猪肉价格经过短暂调整后,又迅速冲高,至8月下旬,国内生猪价格甚至接近25元/公斤的历史新高,猪粮比价持续保持在8.0以上,同时走高的还有国内生猪养殖利润,目前,国内生猪养殖利润普遍在500元/头,较高的利润率或继续刺激养殖户的补栏热情,生猪存栏的扩大,有望继续支撑饲料企业加大对玉米、豆粕等饲料原料的采购,后期国内豆粕现货价格仍有继续上涨的动力,但双节过后,上涨动力或将有所减弱。
图1:生猪养殖利润
资料来源:汇易资讯 中财期货研究院
从上图可以明显的看出,2011年,国内的生猪养殖利润明显好于往年同期,近期的生猪养殖利润基本保持在400元/头以上。
同期,国内禽肉价格也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上涨,至8月下旬,毛鸡的批发价格普遍维持有12元左右的高位,而鸡蛋价格也触及到了10元/公斤左右的历史新高,总体而言,养殖业较高的利润率,有望继续支持豆粕价格的回升,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大豆价格形成支撑。
热点关注三:双节临近,食用油涨价助涨豆类
9月开始,将先后迎来传统的中秋和国庆两个节日,节日期间,市场对食用油的消费将增加,同时,由于前期的食用油限价政策逐步解除,同时基于缓解成本压力的考虑,食用油企相继出现提价行为:8月初,金龙鱼曾对外宣布,旗下产品将提价5%;而8月末,福临门所属的中粮集团相关负责人也表示,集团已对福临门大豆油、调和油等几大主力油品进行提价,提价幅度在5%至10%之间;此前,国内的花生油和菜籽油价格也已经出现连续的上涨行情。
整体来看,食用油企的提价,有利于缓解压榨企业的成本压力,扩大压榨企业的开工率,进而有助于拉动国内大豆的消费。但从国家对食用油价格的严格管控角度来看,国内豆油价格涨幅有限,双节过后,食用油价格有望逐步起稳。
风险因素:
一、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
年初以来,全球经济复苏即在通胀高企和欧债危机的拖累下亦步亦趋,从欧美各国最新的经济数据来看,各国的经济复苏情况大多低于预期:首先是欧元区8月份制造业PMI指数由7月份的50.4继续下滑降至49.7,创下22个月来新低,为2009年9月以来的最低水平;德国最新公布的9月份消费者信心指数降至5.2,连续第3个月下降,并创下2010年11月以来新低;同时,反映经济信心的欧元区经济敏感指数连续第六个月下滑,欧元区17国生产者和消费者对经济前景乐观程度的经济敏感指数较前一个月下降4.7点,至98.3点。欧盟27国的经济敏感指数也下降5.0点,至97.3点,其中德国和英国的信心指数下降最为明显;同期,美国8月的消费者信心指数为44.5点。远低于此前经济学家平均预期的52.5和7月份的59.5,同时,美国私营部门8月份的新增就业岗位也少于预期;种种数据均表明,欧美地区的经济复苏存在较为明显的不确定性,这也将直接影响到商品市场后期的整体走势。
而从国内经济情况来看,通胀的压力持续维持在高位,7月份国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继续较6月份的6.4%增加至6.5%,为2008年7月以来的新高;同期7月份的汇丰中国制造业的PMI指数降至48.9,为28个月的新低。目前,市场普遍预期8月份国内的CPI指数仍将维持在高位,虽然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稳定经济,调控物价,但受国际经济环境的不利影响,国内的经济情况也存在着一定的不确定性,投资者需要关注整体的经济运行对商品市场产生的系统性影响。
二、欧美债务问题与QE3预期
欧债问题一直是国际市场关注的焦点之一,而8月份标普下调美国主权债务评级更是直接导致了商品市场的暴跌,各国由此开始重新思考经济会否陷入二次衰退。此前,市场担忧的主要是希腊债务危机问题向意大利和西班牙扩散。虽然欧元区各国均承诺将联合救市,将合力确保欧元区的债务和经济问题不继续恶化,但整体而言,欧债问题短期内并未见到明显好转的迹象,并且,在可预见的未来一段时间内,也不可能出现突破性的进展,欧洲债务问题将在长期内继续困扰市场。若后期欧元区各国就欧债问题出现分歧,欧洲债务问题可能面临再次出现恶化的风险,届时,市场的信心将会受到巨大打击,全球经济有可能被拖入二次衰退的泥潭,所以,对于欧洲债务问题的担忧,仍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困扰着市场,也是商品市场潜在的巨大风险之一。
近期,美联储会否推出新的经济刺激计划是市场揣测的焦点,市场曾预期伯克南将会在8月末的全球央行年会上透漏下一步货币政策走向的信息,但之后的公开信息显示,美联储并未在全球央行年会上暗示将适时QE3或别有手段刺激经济,但表示将推迟在9月份的议息会议上讨论经济情况以及是否有必要采取新的手段帮助脆弱的经济走出阴霾,这样,就增加了市场对美联储9月份的议息会议放出新的利好消息的预期,届时,若QE3变为现实,则商品市场短期受利好带动,或会出现一轮反弹,但中长期来看,市场对美联储继续采取的政策效果的预期并不非常乐观,美国经济可能在出现短暂反弹后重新陷入疲弱的泥潭,所以上,整体看,美国经济的不确定性,也让商品市场后期的走势充满变数。
三、新季作物将逐步上市,现货市场或承压
9月底开始,北半球的大豆、玉米将逐步上市,前期不断炒作的减产与天气等因素也将逐步淡出市场,届时,增大的供给必然导致现货市场的压力,虽然减产预期仍在,但减产的影响将主要体现在明年的供给上。就现阶段情况来看,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豆类均保持着较为充足的供给,虽然美豆的库存水平较低,但市场上看,也并未有供不应求的情况出现,芝加哥大豆期货价格近期以上涨至2008年粮食危机以来的最高点,相应在全球范围内并未出现粮食危机的情况,就现阶段来看,无论从经济环境抑或是微观面基础供给角度来衡量,豆类均不具备继续大幅上扬的基础。
而国内来看,港口的大豆库存持续维持上600万吨以上的高位,油厂的压榨短期也未出现明显的放大,虽然下游豆油和豆粕消费有向好的迹象,但整体看,短期内,国内的大豆供应仍较为充足,8月底,国储再次以3500元/吨的低价定向抛售400万吨的大豆,将对稳定国内的食用油市场起到明显的作用,9月下旬以后,随着东北地区的大豆逐步上市,大豆现货价格将受到一定冲击,而国内油脂的消费在双节过后也可能出现小幅回落,期市大豆的价格或逐步从高位回落。
技术分析
近期,CBOT大豆强势突破1400美分关口,连续第四周上扬,创下08年粮食危机以来的最高价,日K线上来看,保持了较好的上升态势,而从周K线上看,均线也有继续向上发散迹象,美豆仍有较强的冲高动力,但是1480美分上方受布林轨道上轨的压制,出现了较长的上影线,有冲高回落风险。
图2:豆一指数周线走势
资料来源:文化财经
国内来看,连豆上周突破前期盘整平台,逐步接近前期的4800点的高位,日K线上受布林轨道上轨压制,出现了连续的上影线,同时量能缩减,有回调要求,但周线上看,豆类强势明显,保持了较好的上升势头,仍有继续冲高的动力。
后市展望
伴随着减产预期,天气炒作,豆粕消费回暖,以及食用油提价等利好消息,连豆逐步突破前期的盘整平台,9月份,仍是决定大豆产量的关键月份之一,预计天气炒作等因素仍将持续,在多重利好的刺激下,在全球经济和商品市场整体不出现大的利空的前提下,连豆有继续上冲的动力。但投资者同时需要关注宏观基本面的欧债危机、经济放缓,宏观调控,新季作物上市对现货的冲击等一系列不确定的风险因素。
综合各方面因素来看,在基本的消息面不发生大的变化的条件下,我们预计,在9月中上旬期间,连豆或继续冲击4800点的高位,而随着9月下旬中国和美国新季大豆逐步上市,大豆市场将面临一定的压力,届时,国内外大豆价格可能出现缓慢回落,豆类整体或呈现先扬后抑的走势。
作者:本网站
来源:转载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