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2-07-04 来源:转载 关键词:【,2011,期货,团队,评选,】,天富,豆类,品种,
美豆终于在8月的最后3个交易日强势突破震荡半年之久的区间上限,为后期的上涨打开了空间。近期,美豆中西地区的干燥天气和美豆减产的预期成为了炒作的最主要因素。一方面从供需来看,8 月 USDA 公布的月度报告数据显示,美豆产量大幅下降,这也直接导致全球大豆产量下调,但消费并没有出现太大的调整,11/12 市场年度供需格局皆呈现出偏紧的态势,这为大豆从根本上奠定了上涨的基调。另一方面,今年天气状况总体而言不利于作物生长,近期美豆中西部产区处于结荚期,从数据对比来看,今年结荚率明显低于去年以及五年平均水平,这使得市场对于大豆的单产前景有所担忧 。由于大豆处于结荚期 ,对水分要求较高,但美国产区目前仅只有少量降水,尚不能满足结荚需求。南美方面,10月份南美大豆将步入种植期,油世界称,2012年阿根廷和巴西大豆产量可能会受到拉尼娜天气的威胁。这种天气现象将导致作物生长期间降雨量下降。在全球大豆出现一系列供应问题后又面临2012年南美大豆减产的进一步威胁。拉尼娜天气现象将在10月至12月期间形成,可能会造成产区干旱并威胁作物生长。受影响产区主要集中在阿根廷中部和南部。这也为后期豆类的炒作留有题材。国内方面,短期内市场面临港口库存居高不下、国储常态化抛售和定向销售等的供应压力,从而抑制连豆期价上涨,但就中长期来看,国储补库需求以及种植成本上升将对新豆注入上行动力,且后市随着油脂消费需求以及饲料需求的增加,油厂的压榨利润有望得到改善,从而将加大大豆的消费量,进而拉动连豆上涨。综合来看,国内连豆经过近几日的快速上涨后近期将呈现震荡态势,但后市期价有望在下游油粕需求趋增、美豆天气炒作等背景下而震荡偏多,中线多单可逢低入场做多。
一.市场行情回顾
1.美豆
信息来源:文华财经
本月初,市场对美国经济复苏的情景和欧洲债务危机问题愈发担忧。标普突然下调美国长期国债评级最终引发了市场的剧烈动荡,8月8日全球金融市场遭遇黑色星期一。美豆市场也未能幸免于难,在国际金融市场快速下跌的带动下美豆指数迅速跌至1300 点整数关口。随后在美联储宣布维持低利率至2013年的决定之后,市场快速反弹,加之7月份的干旱对美豆今年产量形成严重影响,在减产担忧的带动下市场快速反弹,本月下旬已经接近前期 1400 整数关口的阻力位。近期降雨量的不足也推动市场走高,农产品市场重新回到天气因素主导之下,终于在8月最后三个交易日强势突破震荡半年之久的区间上限。近几日由于获利盘的暂时离场和欧美股市下跌等影响,短期出现一定幅度的回调。
2.连豆
信息来源:文华财经
连豆在8月29日跟随外盘突破后,一直在4720-4770之间震荡。但近两日的走势可谓跌宕起伏,9月5日,连豆a1205早盘快速冲高,成交量急剧放大,短短半个小时的时间,已经超过周五全天的成交量。之后,持仓量不断增大,价格处于震荡态势,上午收盘盘前出现了一波下跌,午后下跌加速最终以下跌收盘,收出长长的上影线。9月6日,受昨日欧洲股市大跌和原油下跌影响,早盘出现大幅下跌,尾盘在美豆亚洲盘的走好带动下,跌幅收窄,收出长下影线。如果明日能收出阳线,配合这两天的K线形态,将形成新的一轮上攻。
二、国际市场影响因素
1.美国经济复苏乏力,经济刺激政策有望推出
进入 8 月后,欧债危机和全球经济衰退的担忧令市场陷入极度恐慌。随后,标准普尔又一个世纪以来首次下调美国债务评级,由AAA 调降至 AA+,令市场恐慌情绪加剧,8月8日全球金融市场遭遇黑色星期一。道琼斯工业指数8 月前七个交易日下跌 7.44%,德国DAX指数更是下跌 17.35%。 8 月9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周二承诺近零利率政策将至少再维持两年,并称其在考虑进一步采取行动,此举提振股市反弹,稳定了国际金融市场。但是投资者仍不确定,美联储维持极低利率至 2013年中期的承诺是否足以激励萎靡不振的经济复苏。市场担忧情绪并未因此而消散,系统性风险依然存在。 8月 26 日美联储将在怀俄明州杰克逊霍尔(Jackson Hole)举行年会。会议上,美联储官方讨论了一系列工具,包括购买更多政府债券以刺激经济,并未就经济一旦进一步疲软该如何应对达成一致。他们还将于下月为期两天的议息会议上对具体选项做深度辩论。市场预计在9月的会议上将推出一系列的经济刺激作用。
2.农业部报告利多
本月中期美国农业部公布了新一期农产品供需报告,该报告预计2011/12年度美国大豆产量为 41.4 蒲式耳/亩,较7 月份的产量预期低 2 蒲式耳/亩。预计 2011/12 年度美国大豆总产量为 30.56 亿蒲式耳,较7 月份的产量预期低 1.69 亿蒲式耳,较上年同期的产量低2.73 亿蒲式耳。在美豆库存方面,2010/11年度美豆结转库存预计为 2.3亿蒲,高于市场预测的 2.23 亿蒲均值; 2011/12 年度美豆结转库存预计为 1.55 亿蒲,低于市场预测的 1.72亿蒲均值。但下调的幅度令人感到意外,因预计收成不会缓解偏紧的供应,这次下调表明粮食价格不可能出现明显调整。预计美国 2011/12 年度大豆出口预估为 14.00 亿蒲式耳,7月预估为 14.95 亿蒲式耳。美国 2010/11年度大豆出口预估为 14.95亿蒲式耳,7月预估为 15.20 亿蒲式耳。 预计巴西2011/12年度大豆产量预估为7350万吨, 7月预估为7250万吨。巴西2010/11 年度大豆产量预估为7550 万吨,7 月预估为7450 万吨。巴西 2011/12年度大豆出口预估为 3650 万吨,7 月预估为 3400 万吨。巴西2010/11 年度大豆出口预估为 2990万吨,7 月预估为 3085 万吨。阿根廷2011/12 年度大豆产量预估为 5300 万吨, 7 月预估为 5300 万吨。阿根廷 2010/11 年度大豆产量预估为4900 万吨,7 月预估为 4950万吨。阿根廷2011/12年度大豆出口预估为1180 万吨,7 月预估为1130 万吨。阿根廷 2010/11年度大豆出口预估为 850 万吨,7 月预估为 850 万吨。 总体而言,因7 月份破坏性的燥热天气对大豆作物造成负面影响,usda 下调了其秋季的单产及产量预期,且幅度超出市场预料,因此对市场明显利多。
3.降雨不足,美豆优良率下降
华盛顿8月29日消息,美国农业部(USDA)在每周作物生长报告中公布,截至8月28日当周,美国大豆优良率为57%,之前一周为59%,去年同期为64%。美国大豆结荚率为93%,之前一周为83%,去年同期为96%,五年均值为94%。美国大豆落叶率为2%,去年同期为7%,五年均值为6%。由于生长情况不够理想,美国农业部上周大幅下调了大豆单产,未来一年大豆供给更趋偏紧,市场甚至开始关注南美天气变化,以此揣摩10 月份之后南美播种前景,说明市场对天气情况更加敏感。
三、国内市场影响因素
1.产量下降已成现实,消费预期增加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 8 月份预计, 2011 年我国大豆种植面积为 765 万公顷,较 2010 年的 851.6 万公顷大幅减少 86.6 万公顷,减幅为 10.17%,这是我国大豆种植面积连续第二年大幅减少,并创下15 年来的新低。与2009 年大豆种植面积 919 万公顷相比,两年累计减少 154 万公顷,减幅为 16.76%。我国大豆种植面积连续两年大幅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大豆种植收益明显低于粮食和其他作物,导致农户种植大豆积极性不断降低。黑龙江是我国最大的大豆生产省,2009 年该省大豆种植面积 400.8 万公顷,2010 年减少至 354.8万公顷,减幅 11.48%。今年黑龙江大豆种植面积为295 万公顷,较去年减少59.8万公顷,减幅达 16.85%。国家发改委表示,今年我国大豆种植面积为1.14 亿亩,较去年减少 1400 万亩,大豆种植面积减少部分,大都改种玉米和稻谷等高产作物。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监测显示,今年我国大豆种植和生长期间,主产区天气状况较好,目前大豆生长良好,如果后期不出现严重灾害性天气,今年我国大豆单产将继续保持较高水平。该中心 8 月份预计,2011 年我国大豆平均单产为 1765 公斤/公顷,较去年微降6公斤/公顷;大豆总产量为 1350 万吨,较去年减少 158.3 万吨,减幅为 10.5%。
2.沿海油厂急需改善大豆榨利润
信息来源:汇易网
本周沿海地区豆油和豆粕价格上涨,当周到货的进口大豆成本大体稳定,沿海油厂加工收益回升。根据监测,本周到港的进口大豆成本为4420 元/吨,以此为基础测算油厂初榨环节平均加工收益为亏损 159 元/吨,亏损程度比一周前缩小72元/吨。8 月份下半月至9月份到货的进口大豆成本将小幅上升,不利于油厂加工收益的改善。本周国际市场大豆价格上涨,10月船期美国大豆到我国 CNF 报价 573 美元/吨,比一周前上涨19美元/吨,以此为基础测算的大豆加工亏损 195 元/吨,亏损程度比一周前扩大95元/吨。以近月船期为基础测算的加工收益亏损较大,说明油厂加工前景并不乐观。不过根据监测,近期国内厂商集中订购了一批大豆货源,成本集中于4300 元/吨,主要是 4 季度的美国新季大豆和部分明年的南美大豆,数量总计约 700 万吨。这批大豆到港时,由于成本相对较低,部分油厂很可能盈利。本周港口大豆分销价格为4000 元/吨,以此为基础测算的大豆加工收益为205元/吨,比一周前上升 49元/吨。黑龙江大豆收购价格总体稳定,豆粕和豆油价格普遍上涨,油厂加工盈利 200 元/吨,比一周前上升 65 元/吨。
3.短期内我国大豆市场面临库存和抛储两大压力
信息来源:汇易网
尽管我们看到 2011/2012 市场年度中国大豆供需格局偏紧,但今年来中国在大部分时间内承受着较大的供应压力 , 这也使得国内连豆在较大程度上涨幅弱于美豆,国内大豆的供应压力主要由以下两个方面构成。首先,我国大豆港口库存居高不下。自今年2月份以来,我国大豆月度进口量连续4个月逐月增加,到了7月份,大豆进口量达到年内月度进口高峰。与历史同期比较来看 , 今年我国大豆的月度进口量虽大部分月份低于去年同期 ,但相差的数额不大 ,且皆高出 5 年同期水平 , 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今年我国大豆进口量给国内带来一定的潜在压力。而与此同时,我国大豆的消费情况并不太好,由于自 2 月份以来压榨利润大部分时间处于亏损状态 ,导致油厂对大豆的采购意愿不足从而使得进口大豆的港口库存始终居高不下,目前仍处于650 万吨以上的历史高位,这意味着后市我国大豆港口库存将对大豆供应形成较大的压力。其次,政府抛储对大豆也形成进一步的压力。自2008年我国启动大豆收储政策后,我国大豆价格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国家政策的较大干预 。今年政府对大豆的政策干预主要是常态化的抛储和大豆的定向抛售 。 就抛储而言自2010年12月3日以来 ,国家共举行18次临储移库大豆竞拍,累计销售536.11万吨,实际成交1.11万吨,成交率仅为0.21%自2011年3月8日以来 至8月23日,我国 临储大豆连续第 12 次流拍。这一方面反应出今年我国油厂对大豆的采购意愿不强 ,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国储大豆虽然没有流入市场但在后市依然对大豆供应形成潜在压力 。近期有消息称,国家将定向销售400 万吨大豆。这条消息一方面预示着大豆价格将面临一定程度的压力。另一方面,国储也面临着补库的需要,将在一定程度上留有炒作的想象空间。
4.下游养殖需求将支撑豆粕价格上行
信息来源:WIND
信息来源:WIND
信息来源:WIND
信息来源:WIND
从上几张图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出 ,自2月份以来我国生猪补栏量出现持续增加的态势 , 同时能繁母猪量也从4月份开始逐步增加。由于生猪育肥周期普遍在5个月左右,所以从生猪存栏和能繁母猪的数量来看,预计后市我国生猪的饲料养殖将趋于增加。另外,从近期我国生猪的定点屠宰企业屠宰量的走势来看,今年各个月我国生猪屠宰量较为稳定,基本处于 1650 万头的水平 ,明显低于前两年的同期水平,一边是不断增加的补栏量和能繁母猪量 , 一边是变化不大的屠宰量 ,由此可见后市生猪养殖需求将对粕价形成提振。禽类养殖方面,鸡蛋价格继续上涨,调动补栏热情,部分养殖场满栏为主;近期肉鸡集中出栏,价格小幅回落,随着肉鸡的不断出栏,养殖场肉鸡存栏略低于去年同期。整体来看,养殖行情相对较好,对豆粕行情形成一定提振。
5.油脂需求旺季来临
油脂消费的旺季主要在一些节假日,而接下来我国将进入中秋传统假期以及国庆长假 , 与此同时,今年一直备受关注的油脂 “ 限价令 ” 已经悄然退市,这为油厂解除了涨价的紧箍咒,使得油厂在油脂消费向好的情况下有提价的意愿,而且事实也已经说明,7月底本月初已经有油厂对部分食用油进行了5% 左右的提价。预计后市油脂价格有望在消费需求趋增和油厂挺价意愿增强的背景下走高。
四、操作策略
9月市场炒作的主线依然在美豆产区天气因素所导致的大豆产量减少的预期和国内豆类下游产品由于旺季需求增加的预期。在美国农业报告出台的前后和国内“双节”即将到来的时候,预计国内市场豆类产品还将会保持震荡上行的局面。操作上,由于豆油作为国家抗通胀主要的调控品种和近期原油走弱的影响,所以我们选择豆粕m1205和大豆a1205为近期主要的做多品种。
操作计划:
豆粕1205:在回补8月29日向上跳空缺口时,分批入场,点位在3358-3380之间,站稳3385继续加仓至总资金的50%,止损位设在60日均线附近,第一目标为近期高点3444点,第二目标定在3500点附近。
豆一1205:在回补8月29日向上跳空缺口时,分批入场,点位在4640-4668之间,站稳4720继续加仓至总资金的50%,止损位设在60日均线附近,第一目标为近期高点4828点,第二目标定在5000点附近。
作者:本网站
来源:转载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