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商宝-中国渤海商品现货投资第一门户

【2011期货团队评选】渤海期货:东北秋粮考察报告

发布时间:2012-07-04 来源:转载 关键词:【,2011,期货,团队,评选,】,渤海,东北,秋粮,从,

  从目前的时间段来看,9月份是东北玉米、大豆、水稻的成熟阶段,秋粮收获在即,新粮生长情况、收购形势、农民种植成本、价格预期、库存等因素将直接影响新年度的农产品价格走势,带着对当前市场各方都较为关注的问题,笔者前往东北粮食主产区进行了实地考察,下面就此次考察所了解的一些情况进行总结。

  一、 考察时间及路线

  1、时间:2011年9月13日――9月17日。

  2、考察地区:吉林省北部,黑龙江西部

图一
图一

  二、考察地区面积及种植结构变化

  此次考察跨越吉林黑龙江两省,其中吉林省地处“黄金玉米带”,由于气候和地理条件的优越性,是我国玉米生产的最主要省份,从粮食种植品种的比重来看,种植结构相对单一,玉米播种面积相对稳定,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2011年吉林省玉米播种面积较上年增长2.6%。而作为中国最大的大豆生产基地黑龙江,今年大豆的面积在大幅减少,部分地区减幅达到三成以上,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数据,2011年黑龙江大豆种植面积减少16.85%,种植结构发生较大变化,玉米和水稻的种植面积在增加,其中玉米的种植面积增幅较大,2011年增幅为5.2%,居全国之首。从此次考察途经的黑龙江省玉米产量排名前三位的齐齐哈尔、绥化市、哈尔滨地区的情况来看,据当地粮食局的领导介绍,今年玉米、水稻的种植面积均有增长,其中, 2011年齐齐哈尔玉米播种面积达到1618万亩,较去年增加418万亩,2011年水稻种植面积大约为339万亩,较去年增加200多万亩,大豆921万亩,而往年大豆的种植面积都超过1000万亩;除以上地区玉米种植面积增长以外,2011年黑龙江北部地区的黑河地区原来只种大豆的一些地块今年也开始试种玉米,大豆的面积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在此次考察的黑河市嫩江地区,据当地中储粮北方公司的领导介绍,今年嫩江地区大豆面积减少将近三成,主要用于玉米作物的扩播,玉米种植面积增加明显,约为134万亩,气候的逐渐变暖为黑龙江北部地区种植玉米创造一定条件。

  单位:千公顷
  单位:千公顷

  三、种植成本及收益

  近几年来,粮食价格的上涨一方面是受到需求的推动,而另一方面则是受到粮食生产成本的不断上升影响,从近几年来的情况来看,粮食的种植成本呈不断上升趋势。在中国城市化进程的过程当中,农村剩余劳动力在不断减少,因此在近两年的成本当中,农村粮食种植人工成本的上升较为明显,在考察沿途经过的村庄,在地里劳动的年轻人普遍偏少,农村劳动力呈老龄化趋势;除人工成本以外,据农民反映,由于种植收益的上升,农村包地需求增加,包地成本在今年上升的速度也较快,其他的诸如种子、化肥以及柴油费用成本也都有一定的增加,整体来看,据考察地区的农民反映,今年每亩的综合成本增幅在30元-50元左右。

  在此次考察的过程中笔者了解到,种植结构的调整一方面存在政策性导向作用,即增玉米和水稻、减大豆的政策方向,而另一方面,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种植效益的比较优势,水稻和玉米的种植效益相对大豆来说较为明显,在八月底渤海期货研究院组织的绥化农作物考察当中,针对农作物的收益进行了调研统计,由于近几年水稻及玉米价格的持续上涨以及单产较高等原因,玉米和水稻的种植效益明显好于大豆,而玉米除了成本收益比较为突出外,由于种植工序及田间护理等较为省力,在土地条件有利于玉米种植的地带,更加受到农民青睐。

  四、生长情况

  尽管在9月份黑龙江以及吉林省部分地区有轻度早霜现象,但从考察的地区来看,整体影响不大,据农民及粮食局的领导介绍,今年的病虫害并不多,而相对来说较为严重的灾害则是今年倒伏较为严重,对玉米生长有一定影响。

  在此次考察的第一站,长春至德惠路段以及榆树地区,我们看到很多的倒伏玉米,据榆树当地直属库工作人员及五棵树镇的刘书记介绍,今年很多地区种植的玉米品种为先玉335系列品种,因玉米生长期雨水较多影响,今年玉米的株高普遍较高,正常年景玉米的株高在2米8至3米左右,而今年的株高普遍超过3米,有些甚至达到4米,由于珠高的原因,玉米抗倒伏能力较差,再加上今年台风“梅花”的影响,使得今年玉米倒伏的现象较为普遍,同样的现象在渤海期货研究院八月份绥化周边部分地区的考察过程中也碰到过。除了玉米株高普遍较高之外,每株玉米秸杆结棒数量多也是今年的生长的特点之一,单株玉米结棒两个较为普遍,由于结棒数量多,玉米棒相对偏小,这就有可能出现玉米总量上升,但优质玉米不多的现象。据榆树五棵树镇的刘书记介绍,受今年榆树地区积温不够以及倒伏等因素造成的玉米减产可能在两成左右,其中倒伏造成的影响占一成。其他地区从考察沿途经过的黑龙江地区情况来看,齐齐哈尔、哈尔滨以及黑河地区总体长势良好。

  另外,大豆方面,据中储粮北方公司的领导介绍,由于今年8月后期由于黑河地区偏旱,大豆籽粒普遍偏小,在黑龙江绥化地区采取的样本也存在籽粒偏小的现象,其他生长特征总体良好。

图三
图三

  五、库存及市场心态

  从沿途考察的情况来看,新粮接近上市,农民手中基本没有库存,贸易商手中也基本没有余粮,由于库存较低,生产成本上升等因素,今年贸易商、粮库补库抢收的意愿较强,价格预期普遍较高。在黑龙江安达市与当地粮食局领导及贸易商座谈时,当地贸易商安徽正邦的邹总介绍,在饲料及深加工企业的双重驱动下,国内玉米需求量在逐年放大,目前企业库存处于低位,陈粮价格持续上涨,南北方港口库存下降相对较快,新粮下来前供应仍将继续紧张。而随着种植成本的提高,加上农民的信息灵敏度越来越高,其看涨和惜售心理将进一步加强,预计今年玉米的开秤价可能达到0.9元/斤,中储粮哈尔滨直属库的马主任在座谈时则认为开秤价预计在0.85元/斤左右,相对于去年的开秤价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在与齐齐哈尔的领导座谈时,齐齐哈尔粮食局领导预期今年玉米的开秤价可能达到0.85元/斤左右。而大豆的开秤价格据中储粮北方公司的领导预计可能在1.95/斤左右,在八月底渤海期货研究院在绥化考察时,绥化二粮库谭总则预计今年大豆的开秤价格低于2元/斤将可能很难收到大豆。

  六、考察总结

  通过此次考察,尽管从部分地区来看,玉米和水稻存在倒伏情况,但多数地区的农作物生长情况仍良好,再加上玉米水稻的种植面积增加,今年玉米水稻丰产的可能性较大,大豆由于种植面积的大幅减少,减产已成必然,但从市场心态来看,贸易商及农民以及现货企业看涨预期较浓,开秤价格高开成为大概率事件。

 

作者:本网站

来源:转载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