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2-07-04 来源:转载 关键词:【,2011,期货,团队,评选,】,格林,豆油,短期,
9月份以来,受美国农业部报告利空、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风波再起和市场对全球宏观经济的忧虑等打压下,国内豆油期货大幅下挫。豆油主力1205合约自10500元上方下跌至9200元之下。从目前来看,尽管季节性消费旺季来临提振终端市场需求预期,但欧债危机导致的市场恐慌情绪短期难以缓解,北半球新作大豆即将上市带来的季节性供给压力也使得油脂承压,国内大豆供给压力也不利于豆油上行。因而,豆油短期弱势难改。
1、市场恐慌情绪短期难以有效缓解
继标普先后下调意大利主权评级及数家银行评级之后,近日美国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将希腊八家银行的长期存款及优先级债务评级下调了两个档次,这使得市场投资者对欧债的恐慌情绪继续蔓延。穆迪给出的理由包括这些银行可能因持有的希腊国债遭受减值损失;希腊本土经济预期持续恶化以及这些银行不断扩大的不良贷款、不停缩水的存款基础和依旧十分脆弱的流动性现状。从欧元区各重债国国债情况来看,希腊债务问题仍是市场关注的焦点,其后期的发展情况将对市场情绪构成直接影响。从目前来看,希腊正在积极应对本国债务问题,该国政府近日宣布了一系列新经济(310358,基金吧)紧缩措施以便获得避免债务违约急需的救援贷款。但希腊能否如愿获得贷款仍存在不确定性,这使得市场恐慌情绪短期难以有效缓解。例如,9月29日,德国议会将投票决定是否允许欧洲金融稳定基金(EFSF)在二级市场购买主权债券,并将其规模从目前的2500亿欧元扩充到4400亿欧元。但德国国内对使用纳税人的资金大规模救助重债国问题存在争议,一旦EFSF没能如期通过,希腊债务问题将雪上加霜。
2、季节性供给压力使得豆油承压
随着北半球新作大豆渐渐进入收获期,季节性供给压力逐渐显现。美国农业部9月供需报告显示,美国2011/12年度大豆种植面积预估为7500万英亩,8月预估为7500万英亩。2011/12年度大豆单产预估为每英亩41.8蒲式耳,8月预估为每英亩41.4蒲式耳。2011/12年度大豆出口预估为14.15亿蒲式耳,7月预估为14.00亿蒲式耳。2010/11年度美国大豆年末库存预估为2.25亿蒲式耳,8月预估为2.30亿蒲式耳。美国2011/12年度大豆单产和期货库存意外上调使得之前市场对美豆种植区的天气炒作后继无力。
与此同时,高企的全球大豆库存将提振今后数月的全球供应。行业刊物《油世界》近日表示,本年度上半年,全球大豆供应将增加,因充裕的全球库存将抵消北半球产量下滑的前景。2011年9月1日止全球大豆库存同比增加了1010万吨。受此影响,2011/12年度全球大豆产量共计2.6093亿吨,低于2.6591亿吨的消费预估。2011年9月1日止全球大豆库存料为7590万吨,较2010年9月增加1010万吨。2011年9月全球大豆库存主要集中于南美,其中包括巴西大豆2604万吨以及阿根廷大豆2575万吨,两大南美主产国的库存同比增加810万吨。
3、国内大豆供给压力不利于豆油上行
1-8月累计进口大豆3358万吨,同比下降5.5%,8月份进口451万吨,低于7月份的535万吨。受前期结转库存较高影响,国内港口大豆库存长时间维持在650万吨左右,大豆供大于求的形势仍将维持较长时间。商务部近期公布的数据显示,9月份中国进口大豆预报到港量将上调至430.93万吨,明显高于早先预估的321.28万吨。商务部进一步指出,8月下半月新签进口大豆合同398.66万吨,9月上半月预报到港量是201.44万吨。与此同时,为调控国内物价水平,国家或将再次向国内部分油脂企业定向抛售400万吨国储大豆,这无疑将进一步增加国内大豆供给。2011年5月,国储大豆曾向配合限价的5家大型企业以低于当时现货市场价的3500元/吨定向抛售了212万吨大豆。但值得注意的是,自国家调控物价以来,国储油脂油料库存持续抛售,后期国储面临补库需求,这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后期国家调控力度。
4、季节性消费旺季来临提振终端市场需求预期
目前豆油已进入消费旺季,中小学的开学和双节的临近都将使得我国国民的餐饮需求逐步增加,进而带动豆油的消费,这可以从我国历年餐饮业收入情况得以验证。通过国家相关部门公布的2007年-2010年之间历史数据比较来看,我国餐饮业收入在每年的9-12月份都会出现持续增长的态势,并且9、10月份的收入要高于8月份。与此同时,随着天气的逐渐转凉,棕榈油将出现无法勾兑的情况,国民对棕榈油的需求会逐步转向豆油等其他油脂,这亦将提振豆油消费。因而,豆油需求前景较为良好,这将对豆油价格构成支撑。
受豆油需求预期推动,国内油厂挺价意愿强烈。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等影响,国内大部分油厂长时间陷入亏损状态。6月以来国内豆粕和豆油现货跟随期货走势稳步回升,油厂压榨利润虽逐步好转,但仍未彻底摆脱亏损局面。据相关测算显示,当前大连国产大豆理论压榨利润约为115元/吨左右,进口大豆约为-94元/吨左右;山东国内大豆理论压榨利润约为-148元/吨左右,进口大豆约为-215元/吨左右。而国内油厂正常的大豆压榨利润水平应为150元/吨。由此可见,即使不计算前期的亏损,油厂目前的盈利状况仍未根本好转,出于企业效益考虑,苦尽甘来的油脂企业在预期产品需求前景良好的前提下挺价态度异常坚决,
综上看来,尽管季节性消费旺季预期对期价有一定支撑作用,但欧债危机导致的市场恐慌情绪和季节性供给压力使得油脂承压,国内大豆供给压力也不利于豆油上行。因而,豆油短期趋向于延续弱势。
作者:本网站
来源:转载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