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商宝-中国渤海商品现货投资第一门户

【2011期货团队评选】上海中期:塑料贸易商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2012-07-04 来源:转载 关键词:【,2011,期货,团队,评选,】,上海,中期,塑料,一,

  一、调研必要性分析

  图1:国内连塑料主力1201合约日K线图


  资料来源:文华财经

  今年7月份,国内连塑料期货价格展开了近1个月的触底回升行情,主力1201合约期价一度站上12000元/吨的整数关口。然而,进入8月份之后,行情急转直下,9月份期价更是加速下跌。如果仅从8月初开始算,截至目前为止,短短不到2个月的时间,国内连塑料主力1201合约从最高12275元/吨下跌至最低8955元/吨,累计跌幅近27%。尽管期间全球宏观面出现了诸多利空因素,然而,短期内如此大的跌幅光靠宏观面是难以解释的,更为重要的是,连塑料主力合约的期价已经创出了2年多来的新低。

  目前正值秋季农膜消费的旺季,然而价格的不断走低很难与旺季的特点相符。且国庆长假即将临近,休假期间国际金融市场的变动存在不确定性。因此,非常有必要在这样的时间节点上对国内塑料的产业链进行调研分析。

  二、以贸易商作为调研对象

  图2:国内PE产业链结构图


  资料来源:上海中期

  根据国内塑料的产业链特点来看,总体上呈现金字塔结构,即:上游生产企业少且以垄断为主,中间贸易商存在少数大企业且整体竞争充分,下游加工企业规模普遍较小且分散。上游产能较为集中,定价权较高,考虑到炼油及成品油是主营业务,对PE价格的波动不是很敏感,再加上国有企业背景的特点,很难真实了解其生产成本及库存的情况。另外,下游需求端较为分散,以中小企业为主,缺少拥有议价能力的企业,很难选取有代表性的样本进行分析。

  不过与上下游不同的是,国内PE的中间贸易商交投十分活跃,且熟悉上下游的各个环节。因此,此次笔者以中间贸易商作为主要调研对象,选取贸易较为活跃的上海作为调研地区,以两家规模较大但业务模式不同的企业作为调研样本,下面将两家公司分别成为A公司及B公司。

  三、A公司调研分析

  1、公司情况介绍

  9月22日上午,首先拜访了A公司。该公司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石化产品分销商之一,总部以PP业务为主,而上海分公司主要负责PE及橡胶业务,去年PE的贸易总量达到了40多万吨。不过,截至目前为止,公司的贸易量较去年同期萎缩了近10%。其中,由于供应的原因,停止了部分伊朗的长单货源进口。另外,分品种而言,公司下游的HDPE客户部分采取长单供应,但LLDPE基本上以随行就市销售为主,不存在长单供应。

  2、上游供应情况

  除了自身的情况之外,企业还向笔者介绍了目前上下游产业链的一些情况。就上游石化供应而言,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由于夏季集中检修的缘故,石化厂家的库存并不是特别高。然而,随着国庆过后上海赛科以及独山子石化等装置的重新开工,后期国内PE供应量将有所增加。另外,尽管夏季国内PE的供应量不是特别大,但从各主要港口掌握的数据来看,8月份国内的PE进口量将出现较大的增长。对于8月份进口量的攀升,部分原因是由于夏季国内炼厂检修导致商家需要采购进口原料来弥补市场的需求所致。除此之外,从目前国内各主要港口及仓库了解到,LLDPE的库容压力依然较大,这一点与今年大商所连续增加6个交割库来满足交割的事实较为吻合。因此,整体上来看,今年国内PE市场不存在缺货的局面,市场供应依然充足。

  3、下游需求情况

  就下游企业需求而言,今年的生存环境特别的差。自2009年4季度以来的PE集中扩产之后,国内LLDPE市场的供需结构被彻底打破。尽管今年没有新产能投产,但整体供大于求的现状还在延续。

  目前,正处于农膜消费旺季且这部分需求较为刚性,整体上需求量较为稳定,然而,与需求平稳相比,供应的过剩使得下游企业不急于入市采购,往年的囤货现象几乎不存在,基本上采取一单一成交的模式。除此之外,今年紧缩的货币政策导致下游加工企业长时间处于缺乏资金的地步,加上此前江浙一带限电的举措使得企业的开工率受到明显的影响,进而削减了对LLDPE的需求。因此,从需求端来看,正是由于宏观面的疲软才导致今年春季和秋季的农膜消费旺季的落空。

  4、参考期货价格的必要性

  除了与该企业讨论现货的供需基本面之外,我们也就期货市场的表现进行了一定的探讨,从中了解到,目前国内LLDPE期货价格对现货市场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特别是目前全球宏观面占据主导的情况下,期货市场的反映将明显较现货市场灵敏。凑巧的是,9月22日当天国内LLDPE期货价格早盘一度触及跌停板,在笔者拜访该公司的过程中,他们也在时刻关注着期货的行情,进而为当日的现货报价提供参考。该企业相关人员透露,如果以前碰到这种急跌行情,特别是现货价格已经接近心理承受范围的时候,那么他会考虑进行抄底。然而,引入期货以后,他对于现货市场价格的走势有了新的认识,也就是说期货技术面的破位,短期内将难以企稳,后期继续下跌的可能性较大,那么,此时将不考虑抄底,等行情企稳之后再考虑进场。因此,从这一点交流来看,期货市场对贸易商的行情判断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5、未来行情的判断

  在此次拜访结束之前,笔者也向公司有关人员询问对于未来行情的看法,他指出虽然国内石化企业的生产成本很难估算,但是可以通过原油-石脑油-乙烯-PE这条途径进行简单的估算。由于中石油的原油基本上从国内采购,其成本无法估算。相对而言,中石化的原油以外采为主,按照采购、运输及生产的3个月周期来看,目前其LLDPE的生产成本大致在9000元/吨左右。因此,从这一点来看,成本的存在或许将为连塑料提供一定的支撑。另外,随着底部构建的完成以及去库存的进行,未来1、2个月内价格有望完成筑底并引来抬升的行情,当然,这是在全球宏观面不继续恶化的前提下才能存在的。

  四、B公司调研分析

  1、公司情况介绍

  当日下午,拜访了B公司,该公司是台湾某集团于1996年投资成立的,专门从事塑料和橡胶进口分销的企业,是沙特SABIC在国内最大的分销商,与之合作长达20多年。另外,2009年,公司开始着手SABIC在国内石化合作项目的PE和PP等原料的分销。目前,与之合作的国内石化企业为福建联合及天津联化,采取长单的形式进行合作,月均分销量在7000吨左右,基本上采取一周一定价的模式进行结算,公司去年的PE销售量大致为20万吨。

  2、上游企业情况

  就上游而言,目前与之合作的石化企业属于合资背景,这在国内市场当中较为少见,因为国内PE产能大部分集中在中石油和中石化两大集团的独资公司手中。根据公司了解到的情况来看,上游两家石化企业的库存水平相对较高,出货节奏较为平稳。

  3、下游需求情况

  与上游不同的是,下游需求企业的情况则较为严峻。由于公司是分销商,所以销售对象既有大贸易商也有下游加工企业。以往正常的情况下,公司的日均销售量在几百吨,然而,最近几周的成交量降至几十吨。从大型贸易商了解到,一方面下游加工企业采购不积极,另外一方面其自身资金紧张,所以影响了其PE的备货力度,这也是成交量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另外,从国庆前的备货情况来看,未能有大单成交的出现,特别是在经历此前暴跌之后,贸易商干脆封盘不报价,或者象征性的报个高价,只有加工企业按需采购才会有部分零星成交的出现,市场整体悲观心态依然较重。

  4、未来行情判断

  最后,我们就期货行情交流了看法,公司总经理助理告诉笔者,之前他对于行情的判断也是偏空的,在价格不断走低的过程中,企业也参与了卖出保值,但是保值力度相对较小。对于未来走势的判断,他指出只有当现有社会库存得到有效消化之后,行情才能出现一定的反弹,但回升力度恐怕不会很大。

  五、调研总结

  通过此次对两家贸易商的拜访,了解的情况与近期现货市场的表现较为相近。自2009年底开始的产能扩张导致国内供需结构发生重大改变,并且,今年以来国内下游需求企业开工不足导致原本过剩的供应更加的明显,贸易商出货的积极性较高,但实际成交却相对偏少,现货价格呈现下行趋势。对于未来的行情,两家公司也给出了接近的看法,那就是等待目前社会库存得到消化之后,价格可能会企稳并出现一定的回升,但真正的买入机会恐怕还要等1、2个月之后。

  六、行情研判

  在笔者上一篇的文章中提到了全球宏观经济衰退疑虑的延续成为主导大宗商品价格的主要因素,并且,通过这近1个月的走势来看,的确以欧洲和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经济陷入二次衰退的可能性在逐步增大,这也是导致近期大宗商品暴跌的罪魁祸首。除此之外,国内PE基本面疲软的事实是连塑料价格始终难以走强的内在因素,这一点在以上的调研报告结果中已经得到了验证。不过,经历连续暴跌之后,从期货盘面来看,目前主力1201合约的持仓已经从高峰时期的近40万手大幅减少至近23万手,似乎表明前期的空头主力已经获利了结,同时,在最近几个交易日其他商品暴跌的情况下,连塑料呈现出一定的抗跌迹象,这或许暗示着其连续下跌已经暂告一段落,短期底部或已不远,这一点与此前两家贸易商的看法较为接近。然而,笔者认为,尽管短期下行动力有限,但是在宏观面及基本面彻底改观之前,连塑料的上行空间都将受到极大的抑制。

 

作者:本网站

来源:转载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