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商宝-中国渤海商品现货投资第一门户

【2011期货团队评选】首创期货:黑龙江大豆玉米收获期考察报告9.26

发布时间:2012-07-04 来源:转载 关键词:【,2011,期货,团队,评选,】,首创,黑龙江,大豆,

  通常,9月下旬是我国东北地区旱地作物大豆、玉米收割上市、收购工作展开的关键时期,也是其产量确定的最后阶段。为对即将上市的旱地作物产情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在大连商品交易所的组织和带领下,18家期货公司及媒体代表组成的考察团一行19人于9月19日至23日对我国黑龙江省的中东北部大豆主产区进行了实地考察和采访。考察团由哈尔滨出发,途径宾县、佳木斯、鹤岗、萝北、友谊、集贤、双鸭山、桦南、勃利、七台河、密山、牡丹江,最后返回哈尔滨,全程2300公里。此次考察采用田间实地勘察和现场采访等方式,采访对象包括农场、压榨厂、贸易商和农民,重点在于考察大豆、玉米生长期的天气情况、本年度最终产量的预期、秋收季节早霜等天气对最终产量的影响、本年度国家收储政策以及在国产大豆减产的情况下当地油脂企业的应对策略,基本掌握了大豆、玉米生产的第一手资料。

推荐阅读

周期蓄势待发 商品缓步下行
胶市仍处于寻底过程中
  • 2012年有色金属将黯然失色
  • 糖价跌破6500地方收储或启动
  • 2012年钢价走势或将前低后高
  • 需求拖累PVC难改弱势格局
  • 信心略恢复甲醇步入盘整期
  • 2011期货产品创新领跑者系列访谈

  一、考察时间和路线

  第一天:哈尔滨——鹤岗,考察地区宾县、佳木斯、新华农场、鹤岗,当晚入住鹤岗。

  第二天:鹤岗——富锦,考察地区包括宝泉岭管局、共青农场、军川农场、绥滨农场、名山农场、普阳农场等农场,当晚入住富锦。

  第三天:富锦——佳木斯,考察地区富锦油厂、建三江管局粮食局及下属农场,红兴隆管局及下属农场当晚入住佳木斯。

  第四天:佳木斯——密山,考察地区红兴隆管局、852农场、桦南、勃利农民大豆协会,当晚入住密山。

  第五天:密山——牡丹江,考察地区密山、852农场、853农场、鸡西。当晚入住牡丹江。

  第六天:牡丹江——哈尔滨,考察地区牡丹江、海林、尚志、阿城、当晚入住哈尔滨。

大豆
大豆

  二、分地区考察详情

  9月19日,黑龙江大豆玉米东线团队调研走访了哈尔滨、宾西、佳木斯以及鹤岗的新华农场。所到第一站是宾西镇吴家村肆河大队,该地以玉米种植为主。我们有机会采访到一位收割完大豆的农户,该农户称因玉米种植收益好于大豆,他所有的25.6亩地,种植大豆的不足2亩,是为了保护林地。但是今年亩产约为300斤/亩,较去年280斤有小幅上升,这也是考察团所到唯一一处大豆单产增长地区。此外,农户表示,玉米播种初期雨水较多,出苗不整齐,7、8月份又遭遇了轻度干旱,亩产在1200斤,较去年小幅下降。农户对新玉米上市价格的心理预期在1.1元/斤左右。

  图1:已收割的大豆

大豆
大豆

  随后,我们从当地粮食收购商处询问获悉,今年当地大豆减产情况十分严重,因而贸易商并没有收购大豆的打算,静待新玉米上市。农民手中陈玉米消耗殆尽,陈玉米价格从去年的0.75元/斤大幅上涨至1.1元/斤,不断上涨的价格可能导致农民惜售,新玉米收购价格有望上提。

  图2:小贸易商收购的陈玉米

大豆
大豆

  9月20日,东线团队调研走访了五个地点,涵盖大豆种植区以及贸易商。当天走访和调研情况显示,该地区旱地作物大豆与玉米面积较往年不同程度削减,水稻面积增长趋势明显,其原因主要归结为当地政府和种植效益引导。

  第一站鹤岗与宝泉岭农场交界地带以大豆种植为主。截至考察当天大豆处于生长期最后阶段,仍有大量青豆,早霜威胁不可低估。田间测量显示,所选样本豆荚均值为36个,与昨日测量水平基本相当;株高均值在93cm,均值水平较昨日所测显著提高(详见下表)。据我们初步估算,当地大豆亩产量在225-270斤左右。

  表一:

大豆
大豆

  图3:宝泉岭农场大豆

大豆
大豆

  第二站我们拜访了宝泉岭附近的以烘干作业为主的中型贸易商。该厂负责人预期今年大豆、玉米单产、质量均较去年有所提高,收购价位可能相应上调。该企业可收购大豆、玉米、水稻等品种,而自身更倾向于选择烘干大豆,因玉米加工工艺可能较为复杂。但截至目前,收购尚未正式展开,预期随着九月底新豆收获上市,开始烘干作业。

  接下来,我们拜访了共青农场以及军川农场。两大农场一改往年大豆种植为主的局面,今年均以玉米种植为主,样本数据详见表二。相比此前走访的农户,当地农场工人表示,今年五成左右的玉米、大豆耕地改种水稻,单产预期在8-9吨/公顷,净收入在10000元/公顷。该地作业以雇佣工人为主。

  表二:

大豆
大豆

  图3:共青农场倒伏的玉米

大豆
大豆

  当天考察最后一站为军川农场农业科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军川农场川南管理区采用优质品种分级处理、全面积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以及飞机航化作业等关键技术以提高大豆、玉米产量。其中,大豆种植面积在10500亩,产量目标为225公斤/亩;玉米种植面积10300亩,产量目标800公斤/亩。依据我们抽样情况,示范片大豆结荚均值在48.25个,明显高于普通种植区。

  图4:军川农场万亩大豆国产实验田

大豆
大豆

  9月21日,调研走访了农垦红兴隆分局的富锦、友谊农场下属三个种植区。该地区旱地作物尤其是大豆因其收益不具吸引力,种植面积普遍较上年削减50%左右。加之,关键生长期遭遇干旱天气影响,产量预期严重削减。

  考察团第一个目的地是富锦市上街基地区。该地区玉米基本完成收获,陆续上市。当前市场价格在0.7元/斤,后期有望攀升至0.9元/斤,符合农民心理预期。依据当地农民介绍,每吨玉米生产成本约在339元(详见下表),并且享受政府籽种补贴在1000元/公顷,玉米净收入在10000元/公顷,相对比大豆净收入仅为2000元/公顷,种植玉米收益远高于大豆,导致大豆种植面积大幅减少。大豆、玉米种植比例由上年的2:8下降至今年的1:9。

  表三:

大豆
大豆

  图5:上街基村收获的玉米

玉米
玉米

  第二个目的地朝阳村。种植区内可见稀疏大豆,当地张姓农户介绍说朝阳村旱地种植面积由去年的200公顷下降到今年的100公顷,其中大豆种植面积仅为2公顷,减产幅度在60-70%。因为大豆种植收益极低,农民更倾向于将原本种植大豆的耕地改种白菜等经济作物。豆田维护很差,杂草较多,加之当地大豆灌浆时期持续干旱导致水分不足,使得大豆产量由去年的242斤/亩降至今年的200斤/亩。该农户预估今年大豆出售价格将远高于去年的1.8元/斤。

  图6:朝阳村豆田

大豆
大豆

  表四:

大豆
大豆

  我们当天抵达的最后一站是号称“天下第一农场”的友谊农场的三分厂21、22连队。该地大豆生长状况远好于之前若干天我们走访的普通豆田,甚至好于军川农场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友谊农场是前苏联援建中国开荒建厂的项目之一,现有土地总面积187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为150万多亩。考察获悉,友谊农场从翻地、播种到施肥都是通过大型农业机具操作,已经实现了精准农业化,在农业种植中优势十分明显。但与其他地区情况类似的是,农场大豆播种面积较去年削减,幅度在60.32%,玉米、水稻分别增长9.09%、17.65%。大豆面积仅占农场作物面积的8.2%。

  表五:

大豆
大豆

  9月22日,我们走访了佳木斯地区的金沙乡、桦南县明义乡、勃利县、七台河东郊和密山富强村。金沙乡和明义乡采取大豆、玉米间种的形式,两地作物逢关键生长期遭遇严重干旱,长势偏差。截至考察当日大豆籽粒接近归圆,接下来的早霜可能对其造成较大影响。

  表六:

大豆
大豆

  图7:桦南县明义乡大豆尚未归圆

大豆
大豆

  图8:桦南县明义乡豆田干旱

大豆
大豆

  随后到达勃利县,据介绍该县总的农业种植面积有大约172万亩。今年种植玉米90万亩,比去年增加14万亩;大豆45万亩,比去年减少14万亩;水稻25万亩,去年持平。今年该地区种植成本较上年大幅上涨。其中,旱地租金为5000-5500元/公顷,涨1000元/公顷,水田租金为8000-9000元/公顷,而2010年为6000元/公顷。化肥方面,尿素为1700元/公顷,涨150元/公顷;二胺3500元/公顷,涨500元/公顷。籽种、农药价格变化不大。人工方面,2011年人工大概为1800元/公顷,比去年增加了600元/公顷。

  当天最后一站是达七台河东郊。与此前走访地区不同的是,当地农民反映今年玉米存在瞎尖状况;播种较往年推迟,且遭遇持续干旱,减产约在3成左右。依据我们目测,该片玉米株高普遍高出60—70cm,籽粒相对饱满,然而存在少量病虫害状况(见下图)。

  图9:七台河东郊玉米上发现虫害

玉米
玉米

  9月23日,我们走访了密山至牡丹江一线农地。从调研情况来看,与前期走访地区相似,大豆改种玉米形势同样十分严峻。采样地点之一的新农村地区,大豆已完成归圆,水分含量高,种植密度较大,结荚数处于考察均值水平(详见下表)。

  表七:

大豆
大豆

  在与农户的交谈中我们了解到,今年该地区大豆和玉米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减产,主要是受干旱影响。今年预计大豆产量为260-270斤/亩,与去年相比,减产2成;玉米亩产由去年的1060-1130斤/亩,今年降至800-867斤/亩。农户对今年大豆价格预期为2元/斤;新玉米在0.7元/斤左右。从成本方面看,玉米种植成本高于大豆(详见下表),但较大豆而言,玉米产量和收益高,玉米毛收入为16000-17000元/公顷,而大豆毛收入仅为3000-4000元/公顷,由此可见,玉米收益远高于大豆是改种的根本原因。

  表八:大豆、玉米成本收益比较图

大豆
大豆

  三、考察结论

  1、今年黑龙江中东北部大豆种植面积较上年下调幅度普遍在五成以上,显著低于我们此前的预期。

  2、各地区大豆长势差异较大,单产有所分化,农场及其试验田大豆质量明显好于以普通农户为主体的种植区。总单产水平不及去年。

  3、受政策性引导,农场旱地改为水田的情况普遍存在,水稻在一定程度上抢占了大豆的种植面积,而玉米面积因此削减并不明显,部分地区不减反增。因玉米种植收益远高于大豆,在不宜改为水田的种植区内,农民更倾向于种植玉米来替代大豆。

  4、租地成本、雇工成本以及化肥价格上调导致今年作物种植成本不同幅度上提。

  5、截至考察,大部分大豆尚未归园,而预报称近期将迎来早霜天气,大豆单产仍然存在偏多预期。

  6、玉米受早霜影响或不及大豆显著,当前玉米收获进入尾声,已经出售的玉米水分偏大,开秤价格集中在0.7元/斤,而更多农民屯粮惜售,农户及贸易商对玉米收购价格上调的预期比较普遍,短期将到达0.9元/斤。相比而言,农户对于大豆收购价格预期介于1.8-2.0元/斤。

  7、考察成员对于今年全国大豆产量大幅削减基本达成共识。有受访对象保守预估在1200万吨左右,远低于1350万吨的官方预期。

  8、调研期间,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豆类期价顺势暴跌。虽然农民、贸易商交投热情暂未受到波及,市场恐慌情绪如若进一步蔓延,农民种植大豆的收益遭遇挤压将难以避免,减产对于豆类期价的支撑力短期异常脆弱。

  【独家稿件声明】凡注明 “和讯”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 未经和讯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 010-85650738 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并添加源链接,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作者:本网站

来源:转载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