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2-07-04 来源:转载 关键词:【,2011,期货,团队,评选,】,汇鑫,焦炭,将,维持,
近期欧债危机重燃,引发了对全球经济二次探底的担忧,商品市场大幅下跌,焦炭期货亦未能独善其身。主力1201连续下挫,最低曾探至2000附近,创焦炭期货上市以来新低。未来欧债危机存在反复可能,市场信心也较为脆弱,加之钢价下滑且需求疲弱,钢厂下调焦炭采购价以压缩成本的可能性较高。但同时焦煤供应紧张,价格难有回落,成本支持作用将得到强化。预计焦炭期货将维持低位震荡,震荡区间2000-2100。
1、上游焦煤价格易涨难跌
焦炭行业产能严重过剩,一直以来需求对价格的拉动作用十分有限。而上游原料焦煤因资源供应偏紧,且大矿企掌握定价权等因素,价格被逐步抬高。成本和供应的双重压力下,焦炭成为典型的成本推动型行业。
受资源供应紧张的影响,2011年焦煤价格高位持稳,部分地区出现上涨。今夏因矿难、检修以及煤层变动等原因导致产出减少,山东地区焦煤资源供应紧张的状况加剧,价格出现强劲上涨。8月以来,山东兖州矿业连续2次上调焦煤价格,部分煤种涨幅高达120元/吨,调整后兖州二号精煤达1400元/吨。作为华北地区的价格风向标,兖矿调价带动华北地区焦煤价格出现整体上涨,其中枣庄1/3焦煤上涨80元/吨至1480元/吨,徐州6级气精煤上涨60元/吨至1420元/吨。山西地区焦煤价格整体价格维稳,资源供应十分紧张,部分煤种价格上扬,其中太原古交2号精煤上涨70元/吨至1550元/吨。临近年底,冬储、保电煤以及春运导致的铁路运输瓶颈都将加剧焦煤供应紧张的局面,国内焦煤价格将维持高位运行。
在近期的资源税改革中,焦煤资源税由0.3-5元/吨上调至8-20元/吨,且有消息称已酝酿多时的稀缺煤种保护性开采办法已制定完毕并即将出炉,种种迹象显示焦煤资源的稀缺性正在被重视,长期来看,焦煤价格具备继续走高的空间。
2、下游钢厂经营状况恶化
虽然正值传统消费旺季,但钢价大幅下挫且成交惨淡,显示“金九银十”的预期已然落空。即便如此,钢厂为了为了保住市场份额,仍无减产意向,这保证了钢铁行业对焦炭的需求。
中钢协最新数据显示,9月下旬全国粗钢产量为193.04万吨,旬环比增长0.61%。9月全月粗钢日产量为193.77万吨,较8月份的189.52万吨增长2.24%。十一期间,唐山地区高炉开工率达90.7%,河北地区轧机开工率也在85%以上。考虑到钢厂开工率较高,预计10月钢材产量不会出现明显下降,保证了钢铁行业对焦炭的需求。不过当前疲弱的钢市决定了短期钢材产量提升空间不大,因此焦炭需求增长十分有限。
另一方面,钢价节节下挫,但进口铁矿石价格跌幅较小,上下游的双重压力导致钢厂利润被再度削弱。中钢协近期公布数据称,8月份国内大中型企业利润率环比下降0.2个百分点至2.6%,为年内最低。钢厂利润水平下滑阻碍了焦化企业成本向下游传导,对焦炭价格构成极大压力。目前保障性住房开工建设已接近尾声,房地产市场陷入低迷,以及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放缓等均暗示未来钢材需求并不乐观。钢市将维持低位盘整。
3、焦炭过剩局面不改
产能严重过剩一直以来都是焦炭行业的软肋,目前我国焦炭产能已突破5亿吨,而2011年焦炭产量在4.2亿吨左右,产能过剩的局面仍没有改善。根据统计局数据,我国今年前8个月,粗钢产量46928.3万吨,按照每吨粗钢消耗焦炭0.45吨折算,共需焦炭21117.7万吨,但同期国内焦炭产量高达28522万吨。虽然有色金属冶炼对焦炭也有一定需求,但占比仅为10%-15%,份额很小。据此估算,今年前8个月焦炭供应过剩近4000万吨。
由于产能严重过剩,焦化企业在产业链中处于绝对弱势低位,在钢厂和煤矿的双重压力下,焦化企业经营状况日益恶化。为了转移成本上升压力,8月初,山西、河北、内蒙、陕西、山东三大焦协、五大产区的焦化企业联合上调焦炭指导价格60元/吨,但钢厂采购价的实际调整幅度仅为30-50元/吨。并且随着焦煤价格上涨,煤焦价格再度倒挂。9月末钢价下跌,在天津、山东、河北、辽宁已有个别钢厂下调焦炭采购价格,幅度为30-50元/吨,令焦化企业处境更为艰难。据了解,山西、山东、河北等地区的焦化企业已表示减产意向,但目前尚无大规模减产情况出现。
4、宏观环境的不确定性将继续困扰市场
欧债危机仍是市场面临的最大不确定因素。但是近期各方频频发出救市意向,很大程度上缓和了市场的紧张情绪。但是欧债风险并未完全消除。希腊内阁批准的预算草案显示,希腊无法完成2011年、2012年的预算削减目标。欧洲银行业的健康状况也十分令人担忧,全球最大的城市银行——约克夏银行因持有大量欧元区国家问题债券而无法从市场上融资,已成为危机以来第一家倒闭并接受救助的银行。如果10月底德法两国无法拿出有效方案,欧债危机可能升温并蔓延至银行体系。另外由于三大评级机构曾多次扮演危机升级的重要推手,近期评级机构连续下调欧洲国家及银行评级,也影响市场信心的一个重要因素。
作者:本网站
来源:转载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