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2-07-04 来源:转载 关键词:【,2011,期货,团队,评选,】,三立,欧债,阴云,
欧债阴云不散 连塑底部难现
经历了8月初的暴跌之后,全球资本市场及商品市场的恐慌情绪在当时似乎得到了极大程度的释放,市场在随后的一个月再度陷入迷茫期,而这种消息真空期的平静却给随之而来的再度暴跌再度创造了良好的心理条件和技术条件。9月18日当晚,由于美欧等发达经济体公布的一系列经济数据过于疲弱,全球投资者对未来经济将陷入二次衰退的担忧再度复燃,9月19日,国内商品市场及资本市场全线崩跌,连塑当日跌幅接近5%,其余商品的跌幅均在3%以上且部分品种跌停。
然而更坏的情况还在后面,9月22日当晚,美联储会议应对其国内当前低迷的经济的实施措施并不是市场此前普遍预期的QE3,而是OT2(扭转操作),即在2012年6月底之前购买4000亿美元的6年期至30年期国债,而同期出售规模相同的3年期或更短期国债。此番扭转操作美联储曾在1961年有过一次,但是效果一般,虽然OT2将推低长期利率及与之相关的按揭贷款等利率,且不会导致美联储资产负债表扩大,从而避免了推高通胀,但该举措可能导致短期利率上扬,因此与2013年年中前维持极低利率的承诺有一定冲突,而在长期利率已经处于低位时进一步下跌的空间也可能有限。市场普遍认为短期利率的上扬无异于将使当前紧缩的流动性市场情况更加恶化,对全球经济的恢复会起到负面影响,由此市场信心再度遭遇重大打击,而此打击立刻得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全球资本市场及商品市场跌势进一步加剧,并一直持续到9月底。
此番下跌连塑主力合约1201的跌幅逾10%,部分品种的跌幅甚至超过20%,而若从8月初的下跌算起,连塑的跌幅高达25%,部分品种的跌幅则高达30%,虽然此后欧盟在10月初终于决定将给希腊拨付第四笔救助款并承诺将竭尽所能的救助希腊,但市场对此的反应可以说是视而不见,整个商品市场及资本市场并未出现大幅反弹的情况,弱势依旧。
图一:连塑1201走势图
(来源:文华财经)
从连塑及商品市场乃至资本市场8月初至今的表现来看,市场信心缺失是暴跌的根源所在,其一,当前市场流动性紧缺只是表象,而实际情况是在08年金融危机之后各国去杠杆化及去库存化之后,流动已经恢复到相当程度,再加上各国政府于金融危机之后推出的各类刺激性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当前流动性十分宽裕,然而在流动性极为充裕的条件下,各类市场出现普遍暴跌充分反映了投资者对风险商品的厌恶情绪,此种厌恶情绪即是对未来经济的悲观看法;其二,在欧债危机,黄金一路飙涨,然而在欧债危机更加不明朗的情况下,黄金这种所谓的“终极避险商品”也遭到了大幅抛售而暴跌,同时美元出现飙升,这种情况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即市场投资者普遍认为当前持有现金是最合理的做法,而非各类商品,哪怕是黄金;其三,欧盟当前仍有让私人企业参与救助希腊的想法,但这种提议遭到了极大的反对,按照有关机构的统计,当前欧美部分企业巨头和银行的现金流储量已经远远超过金融危机之前的水平,而手持巨额现金流却不愿意对希腊及欧债予以救助只能说明其对欧洲未来经济持有悲观看法,即便当前希腊等高负债经济体的国债利率相当“诱人”。
纵观连塑期价在2011年的整个走势过程,我们认为目前外围因素即全球宏观经济对其的影响要远大于其自身基本面的影响,而在当前欧债危机不断恶化的情况下,国内塑料市场的消费却仍没有任何起色,反而跟随市场信心开始逐步下滑,前期基本面略微好转对行情的影响已经完全不复存在。以下是塑料相关的基本情况:
当前原油价格犹如过山车再次反弹至85美元/桶附近,但是乙烯单体市场价格却依旧维持稳定。虽然在国庆节期间新加坡壳牌装置因火灾停车检修,印尼爪哇岛的石脑油裂解装置进行检修,但是现货市场依旧供应充足,中东廉价的乙烯单体船货源源不断地涌入到亚洲市常现货市除弱难填,成交情况持续低迷。而且近期台塑年产乙烯120万吨的3号蒸汽裂解装置重启,市场供应量或将再次增加。市场供应增加以及需求的低迷或将压制乙烯单体价格再次走软。但是原油价格的区间振荡,石脑油价格收窄跌幅,限制乙烯单体价格下跌空间,乙烯单体或将继续维持区间弱势振荡。10日卓创资讯预测数据显示,9月份不包括中海壳牌和所有煤质烯烃项目国内聚乙烯产量约为75.4吨,环比下降6.86%。市场产量依旧较低于市场预期,现在石化企业挂牌价维持在9900—10050元/吨,而且预计原油价格的区间振荡,短期内石化企业或将继续维持挂牌价稳定。在需求方面,虽然北方棚膜需求旺季即将结束,但是包装材料或将在第四季度出现好转,主要是受到圣诞节、元旦等节假日的影响。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由希腊债务危机引爆的欧债危机远没有结束,且不论其对全球市场信心的打击程度,而在其之后意大利及西班牙的危机似乎也开始出现爆发的苗头,相对后者在欧元区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希腊危机当前带来的影响和后二者可能造成的影响完全不可同日而语。而在当前全球投资者对各国政府普遍失去信心且各国经济体面临滞涨困局边缘的情况下,如何能让投资者信心得到良好的恢复是当务之急,如果各国政府后续措施得力,则当前的“流动性陷阱”困局可以很快的得到解除,全球资本市场及商品市场将会出现源源不断的资金回流,如果不能,当前的商品市场则仍未到达底部。而从目前欧盟解决问题的态度和速度来看,我们目前倾向于后者。
作者:本网站
来源:转载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