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商宝-中国渤海商品现货投资第一门户

【2011期货团队评选】三立期货:利空因素逐渐消化 玉米下跌空间有限

发布时间:2012-07-04 来源:转载 关键词:【,2011,期货,团队,评选,】,三立,利空,因素,

  九月中旬以来,欧洲主权危机持续升级和全球经济复苏疲软导致了全球资本市场的恐慌,原油、基本金属等大宗商品价格纷纷暴跌,系统性风险面前,基本面良好的大连玉米也难以幸免,月度累计跌幅达3.27%。但相对于其他品种,大连玉米期货本轮跌幅较小,且在月底率先反弹。这说明国内玉米价格有强劲的基本面支撑。对于后市,虽然本年度玉米增产已成定局,但短期内难以扭转供需紧张的局面,预计随着宏观面等利空因素的消化,玉米现货将仍然维持高位运行,支撑大连玉米期货价格。

推荐阅读

周期蓄势待发 商品缓步下行
胶市仍处于寻底过程中
  • 2012年有色金属将黯然失色
  • 糖价跌破6500地方收储或启动
  • 2012年钢价走势或将前低后高
  • 需求拖累PVC难改弱势格局
  • 信心略恢复甲醇步入盘整期
  • 2011期货产品创新领跑者系列访谈

  一、 欧债危机告一段落,商品市场开始转暖

  9月欧债危机阴晴不定以及美欧发达国家经济不佳的预期导致了本轮商品市场的暴跌,十月,随着德国高票通过欧洲金融稳定基金的调整方案和德法上周承诺拿出一项综合性方案来解决欧债危机,大宗商品市场也开始转暖。基本面良好的玉米率先开始触底反弹。

  9月29日,德国下议院以523:85的绝对多数票通过欧洲金融稳定基金(简称EFSF)的调整方案。该调整方案不仅将救助基金的借贷上限从2,500亿欧元提至4,400亿欧元,欧元区政府担保由4400亿欧元提高到7800亿欧元,同时还允许更灵活地使用这些资金,援助范围从国家扩大至银行等金融机构。与此同时,欧央行宣布使用新的措施帮助欧洲银行在2012年底前获得充足的流动性,英格兰银行也决定实施新一轮量化宽松以刺激英国经济。这些举措使得大宗商品开始止跌反弹。上周末,德、法又承诺拿出一项综合性方案来解决欧债问题,使得汇市预期全球经济可能会逃过希腊潜在债务违约或重组带来的冲击,欧元兑美元创下自2010年7月以来的最大单日涨幅;投资者信心的增强也带动了商品市场的持续反弹,国际原油连续四个交易日走高,LME铜同样连升四日。

  商品市场的转暖表明市场的恐慌情绪已经得到宣泄,后期市场可能转向品种基本面的支撑。在此轮调整中,大连玉米月度跌幅3.27%,远小于其他商品跌幅,如沪铜跌幅近20%,郑州强麦跌幅也达6.08%。这表明玉米期价有强劲的基本面支撑。

  二、 玉米丰收难改供需形势

  中国粮油信息中心最新报告显示,将2011年中国玉米产量预估自1.825亿吨上调至1.845亿吨,较上年增加3.93%。但由于连续两年的供不应求,国内玉米库存薄弱,中国仍需大量进口玉米补充国内库存。

  目前,国内玉米已进入收割阶段,增产已成定局。2011年中国玉米产量有望超过1.8亿吨,但玉米的需求也在饲料和深加工领域的带动下持续上升。从中华粮网的玉米供需平衡表可以看出,本年结余难以弥补连续两个年度的供需缺口,中国仍需进口玉米弥补国内库存。

  图1:中国玉米供需平衡表


  资料来源:中华粮网

  目前,玉米各大贸易商、粮库、饲料及养殖企业的收购欲望一直相对强烈,贸易商挺价的意愿较强。种植成本方面的高企也对玉米价格形成了支撑,今年玉米的种植成本较去年明显上升,大商所的考察结果显示,今年玉米种植成本较上年增加15%-20%,东北农户对开秤价格的心理预期多集中在1950-2100元/吨之间,较去年上涨明显,这将支撑大连玉米期价。预计在年底随着新粮的大批上市,现货价格将可能有所回落,但幅度有限。

  因此,可以预期,随着国内饲料行业以及玉米深加工产品的需求将持续增长,在玉米需求上升的环境下,国内玉米的增产难以跟上消费上升的步伐,玉米价格将继续保持强势,下行空间有限。

  三、 进口玉米价格支撑国内期价

  目前,中国进口因素已成为成为支撑全球农产品市场的重要动力。从2009年,中国偏紧的玉米供需格局迫使中国开始大量进口玉米,这将使得国内外玉米价格联动加强,而外盘玉米的强势将对大连玉米期价构成支撑。

  在最新的USDA10月报告中,预计2011年美国玉米产量为124.33亿蒲式耳,低于分析师平均预估的124.71亿蒲式耳,低于USDA在9月时预估的124.97亿蒲式耳。同时,预期2011-12年美国玉米期末库存为8.66亿蒲式耳,高于分析师平均预估的8.06亿,高于USDA在9月时预估的6.72亿。库存的调高主要是由于对后期消费的悲观预期。但纵向看来,美国及全球玉米库存仍处于历史低位,这将阻止CBOT玉米价格进一步下滑。周二,市场传来中国订购大约150万吨玉米的消息,立刻刺激CBOT玉米涨停报收,说明CBOT玉米600一线的支撑得到确认。

  截至10月13日,美国11月船期2号黄玉米FOB报价281.00美元/吨,对中国港口CNF报价335.50美元/吨,到港完税价格为2490元/吨,仅比广东深圳蛇口港玉米价格低50元/吨,说明进口玉米的完税价格已经接近国内玉米港口分销价。因此,目前虽然外盘玉米大跌,但进口玉米相对于国内并没有明显的价格优势。因此,进口玉米价格高企将支撑国内期价进一步下滑。

  四、 玉米小麦价格倒挂难以长久持续

  现货方面,国内陈玉米持续供给紧张。玉米、小麦现货价差倒挂,且价差有扩大趋势。长期来看,玉米、小麦价格倒挂难以持续,这将大连玉米期价的上涨空间。

  现货方面,由于猪肉价格高企不下,下游养殖利润良好,国内陈玉米供应紧张的格局未变。同样,下游产品价格走高,深加工企业的利润也不断增加。企业效益好,对玉米采购较为积极,最早开始挂牌收购的吉林长春大成报出了14%水分新玉米2150元/吨开秤价格,较去年开秤价提高400元/吨,企业积极的采购进而对玉米现货形成较强的需求支撑,现货价格继续稳中趋涨。

  从玉米与小麦的价差关系看,玉米和小麦的价差相对较大,饲料厂开始在饲料配方中用小麦替代部分玉米,小麦对玉米的大面积替代将降低市场对玉米的需求量。由于当前小麦替代玉米仍存在较大的利润空间,因此未来小麦替代玉米仍将持续,直至小麦对玉米的价差恢复至合理区间范围。预计随着10月下旬开始新玉米陆续上市,两者之间的价差缩小的概率加大,进而对玉米现货价格形成相对制约。

  从玉米现期基差来看,近期玉米现货稳居高位,而期货大幅回落,导致两者价差进一步增加,处于历史高位,后期随着新玉米的逐渐上市、国家调控加大力度以及期货对宏观利空的逐渐消耗,基差有拐头走弱的可能,进而对于玉米期货形成相对支撑,玉米期货将相对抗跌易涨。

  五、结论

  综合来看,随着对欧债危机担忧的情绪逐渐恢复,大连玉米的走势将逐渐回归基本面的支撑。具体而言,外盘玉米的止跌回升,短期内紧张的供需关系,不断上升的种植成本,持续扩大的期现价差将对大连玉米形成有力的支撑,但随着年底新粮的大批上市,玉米、小麦价差将逐渐回归合理水平,这将制约玉米价格的上升空间。根据新粮1950元/吨-2100元/吨的开秤价,预计大连玉米期价很难跌破2200元/吨,而这也是大连玉米期价的重要技术支撑位。由于新季玉米丰收在望,即将批量上市,这将制约大连玉米上上涨空间。因此预计大连玉米短期内将维持宽幅盘整的态势,区间在2200——2400元/吨,建议投资者高抛低吸,波段操作。而欧债危机的演化仍然是最不确定的风险,建议投资者密切关注。以规避系统性风险。

作者:本网站

来源:转载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