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2-07-04 来源:转载 关键词:【,2011,期货,团队,评选,】,光大,豆油,或,迎来,
欧债危机加剧带来的系统性风险拖累9月初以来国内外豆类市场经历了深幅下挫行情。与此同时,国内外大豆基本面面积和天气炒作后缺乏进一步利多提振、北美收割压力显现等打压豆类大幅下挫,9月末国内外均创年内新低。国庆节后围绕欧债危机解决的利多利空转化,国内外豆类市场跟随周边商品再次经历宽幅震荡走势。但随着外围环境逐渐改善、宏观利空影响淡化,豆油成为引领反弹品种。在宏观影响弱化及基本面季节性趋强提振下,11月份豆油有望延续震荡反弹行情。
一、 宏观局势好转 市场悲观情绪改善
1、欧盟峰会取得一定进展缓解市场紧张气氛
9月份以来围绕希腊违约及欧债危机影响范围蔓延等带来的利空气氛一直弥漫全球金融市场。与此同时,美国经济数据疲软及中国通胀压力不减调控手段加强等带来的全球经济二次衰退担忧进一步仅商品市场承压。系统性风险对9月初以来的整体商品市场构成利空压力。但10月份之后随着欧盟各方积极救助举措的出台,欧债危机解决前景逐渐显现光明。虽然期间波澜频现,但最终随着10月26日欧盟二次峰会的举行,欧盟方面称全面解决危机的方案已接近达成协议。同时中国也称将通过IMF为欧盟提供资金支持。峰会结果无疑提振短期市场乐观情绪,弥漫市场的利空气氛暂时得以缓和,系统性风险暂时得到一定释放,美元回落原油走强对金融属性偏强的豆油期价起到提振作用。
2、国内紧缩货币政策有转定向宽松端倪 投资环境或将改善
10月下旬国内银行间拆借利率下调显示国内去年以来的紧缩货币政策或有放宽迹象,市场预期后期会下调利息或存款准备金率。10月20日财政部发布通知称允许四省市地方债试点,地方财政长期以来入不敷出的困境将得到缓解。10月24日和25日温家宝总结天津视察时称可以适时适度对国内货币政策进行预调微调,市场进一步解读为紧缩货币政策或有转向的苗头。
虽然国内CPI数据依然高企、物价虽然有所回落但依然处于高位、房价出现回落也刚露苗头,同时温总理讲话依然强调要把稳定物价总水平做为首要任务,但从温总理讲话可以看出,至少经过前期的紧缩货币调控政策年,经济调整的任务已经达到预期的目的。因此后期政策的灵活性、针对性和前瞻性会加大,而货币政策也会适时适度进行微调。这向市场传导了政策方面的乐观预期,国内政策调控或将进入平衡期,由此将对整体商品市场提供政策和资金面的利多支持。
二、基本面利多将逐渐显现
1、USDA报告意外利多提供基本面持续支撑
USDA10月份月度供需报告意外利多。之前市场预期美豆产量会小幅上调,但报告结果显示美豆亩产41.5蒲,低于上月和平均预测的41.8蒲,预测产量30.6亿蒲,略低于上月预测的30.85及平均预测30.81亿蒲,年终库存1.6亿蒲,低于上月预测的1.65亿和平均预测的1.83亿蒲。此库存水平低于10/11年度的2.15亿。库存消费比由上年度的6.5%降至5.1%,接近09/10和08/09年度偏低的4.5%。全球大豆库存消费比降至17.5%,是自08/09年度以来最低水平。美国豆油库存/消费比为11.19%,是自04/05年度以来最低水平,全球豆油库存/消费比为4.93%,为02/03年度以来最低水平。
另随着美豆收割临近结束,季节性供应压力逐渐缓解。而在USDA10月报告意外下调美豆亩产预测后,市场预期之后报告会进一步下调产量,由此将导致美豆供应继续趋紧。随着北美收割结束,市场炒作热点将转向南美天气和中国需求的炒作。
2、拉尼娜天气影响下南美产量增幅或将受限
虽然南美11/12年度大豆早期播种天气良好,但市场仍担心11月至1月期间出现的拉尼娜天气会造成南美产量增幅弱于预期。在美豆供应趋紧及全球对南美大豆依赖性增强情况下,南美减产将令全球大豆供应进一步趋紧。另,由于玉米等谷物价格高企刺激农民增加谷物种植面积,市场普遍预计南美大豆种植面积将低于此前预测。
3、中国四季度大豆进口恢复 刚性需求持续
季节性看,第四季度为美豆出口旺季,此期间美豆出口量占年度出口总量的40%,同时中国四季度采购也较为集中。在今年国产豆大幅减产的情况下,预期中国将加大进口力度。USDA10月供需报告维持中国11/12年度大豆进口量预测仍为5650万吨,年比增加450万吨。继三季度进口逐月下降后,中国四季度进口将逐月恢复增加。预测10月、11月和12月大豆进口量分别为430万、520万和470万吨。2012年1月大豆进口量将达到460万吨。
4、豆油季节性需求趋强 价格拐点或将出现
自8月份国内食用油限价令解除后,国内食用油市场政策拐点显现,市场看涨信心有所恢复。但之后在系统性风险及美盘下行拖累下,豆油市场一直承压弱市运行,成交整体清淡。但随着元旦春节备货需求将于10月末至11月初显现,豆油价格季节性拐点将出现。另冬季气温下降棕油掺兑量减少以及近期国内加强食用油监管力度严重抑制棕油终端需求也将进一步提供豆油后期利多支持。
5、国储油脂大量消耗 后期补库需求增强
为抑制国内通胀稳定粮油价格,去年以来我国通过拍卖及定向销售方式向市场投入大量油脂油料。去年10月20日至今共组织了14次国储菜油拍卖及二次定向销售,累计投入192万吨菜油,另外通过两次定向低价销售向相关企业销售了大豆247.5万吨、菜油51万吨及豆油10万吨。
另外,市场8月份传闻的国储400万吨大豆定向销售已基本确定为以代加工方式投入,即400万吨国储大豆加工后的豆油直接进入国储库(豆粕由企业自行转卖)。
经过连续拍卖和销售后,国储油脂油料库存大量消耗。而在今年国内菜籽连续两年大幅减产、国产大豆大幅减产情况下后期政府补库或将艰难。上周美豆期价下跌过程中市场传闻中储粮采购了10至12万吨巴西豆油及70至80万吨美豆,另市场传闻中储粮仍在采购高达200万吨的大豆和70万吨豆油。虽然尚未得到证实,但显示出中国逢低在国际市场采购以补充国储库存的意愿逐渐增强。
三、风险因素
1、全球金融环境仍将保持动荡 系统性风险有待进一步释放
虽然欧债危机暂时有缓解迹象,但具体解决危机的计划细节要待到11月份欧盟财会会议才会决定,同时危机的真正解决也不会在短期实现,可能需要经历较长时间。围绕欧债危机的解决以及全球经济是否会出现二次衰退的争议仍会继续影响全球金融和商品市场,系统性风险仍需进一步化解。国际市场关注11月欧盟财会会议结果及11月初美联储议息会议对货币政策可能的调整。国内市场关注货币政策调整是否兑现。因此,宏观局势仍将主导短期商品市场。局势动荡下豆油市场仍将可能震荡反复。
2、美豆短期实质利多有限尚未形成突破
虽然北美收割压力缓解及供应趋紧提供潜在利多,但短期南美天气炒作尚未展开,中国大量采购需求仍需进一步确认,因此实质性利多支持仍有限。美豆仍处于震荡寻求突破阶段。短期重要支撑1220-1200,上行阻力1250-1300。
四、策略观点
宏观局势暂时改善提振豆油市场看涨信心,阶段性反弹行情显现。但金融环境动荡及美豆未有效突破情况下建议保持谨慎乐观思路,暂时仍以反弹行情对待此波上涨。操作上采取低吸高抛波段性操作策略。
作者:本网站
来源:转载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