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商宝-中国渤海商品现货投资第一门户

【2011期货团队评选】渤海期货:豆类双底支撑强劲

发布时间:2012-07-04 来源:转载 关键词:【,2011,期货,团队,评选,】,渤海,豆类,双底,

  八月份豆类价格重返至年内高点,但是九月份在美国农业部公布了的豆类供需报告后,由于数据显示美国大豆产量预期增加,豆类价格连续重挫,迫使基金砍掉手中多单,随后美豆价格终于在1160美分附近重获支撑。国庆节后,随着投资者对欧债危机担忧减弱,美元指数开始回落,加上十月供需报告意外利多和技术性买盘的推动,大豆价格开始大幅反弹,虽然投资者买入信心依然不足,但汇丰银行公布的中国10月份PMI预览指数重返至近5个月以来高位提振了投资者入场抄底的信心。

  货币紧缩政策放缓支撑商品价格

  自去年通货膨胀率不断攀升后,央行从去年10月份重新开始加息后,至今已经连续上调了五次存款利率,从前几次来看,平均50天左右就要加息一次,不过,自今年7月7日上调存款利率后至今再没有继续加息。我国政府一直在稳定物价和经济增长中寻找一个平衡点,所以在CPI同比增长开始回落后,货币政策紧缩的步伐正在放缓,虽然现在还不能确定货币政策何时转向,但这给商品的反弹带来了喘息的机会,奠定了商品的反弹基础。此外,从国际市场来看,欧洲债务危机至今仍未能得到根本解决,但是欧元兑美元汇率的反弹已经令美元指数开始大幅回落,这令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变得更加便宜,商品价格开始被动反弹,虽然农产品金融属性比金属品种稍弱,但下方支撑力度不可小视。

  美豆单产与产量未来仍有可能被下调

  由于美国大豆优良率被下调,美国农业部在10月份的供需报告中下调了美豆的单产与产量,预计单产为41.5蒲式耳/英亩,低于此前市场预测的42蒲式耳/英亩和上月报告的41.8蒲式耳/英亩,亦低于9月份的41.8蒲式耳/英亩的预估。统计数据显示,在过去17个10月份产量预测低于9月报告的年份中的11年里,1月份最终产量都低于10月份数据,所以此报告给以后继续调低美豆产量留下了余地。截至10月23日当周,美国大豆收割率已达80%,这一数字虽然低于去年同期的91%,但是高于五年均值的71%,总体来看,美豆收割已经接近尾声,收割进度正常。2011/2012年度美豆产量预计为30.6亿蒲式耳,较其上月报告和此前市场预期分别削减2500万蒲式耳和2000万蒲式耳。尽管美豆出口预估数据也降至13.75亿蒲式耳,抵消产量下调部分,不过2011/2012年度美豆结转库存仍较上月削减500万蒲式耳至1.6亿蒲式耳。


  南美地区拉尼娜潜在威胁将支撑大豆价格

  一般情况下,我们利用东赤道太平洋(601099,股吧)海平面温度来预测是否会出现拉尼娜现象,拉尼娜现象将导致南美地区变得干旱,这将对大豆产量造成不利影响。从图中可以看出,目前海平面温度正处于形成拉尼娜气候的边缘,所以市场一直担心2011年11月-2012年1月南美大豆主产区出现干旱天气,在南美产量未能确定前,多头很有可能借此拉升豆类价格。不过由于截止目前,阿根廷北部和巴西南部大豆主产区天气状况良好,不像是拉尼娜气候,天气仍有利于大豆作物播种。分析机构上调了巴西和阿根廷大豆产量预期,Safras预计,2011/12年巴西大豆种植面积将为2484万公顷,高于去年的2420万公顷,产量将达创纪录的7530万吨,较上年度的7430万吨增长1%。阿根廷大豆播种面积将为1860万公顷,高于去年的1850万公顷,不过投资者仍要注意未来的不确定性因素,一旦后期南美天气威胁作物生长,全球大豆供应受到威胁将令豆类价格再次走高。


  国内进口步伐或将再次加快

  商务部称,中国10月大豆进口量料为483万吨。商务部将10月大豆进口量预估进行了大幅上调,之前预估为419万吨。9月实际进口量为413万吨,去年10月进口量为373万吨。10月份摆脱了此前大豆进口连续放缓的格局,开始再次增加。2010/11 年度大豆进口量已经确定,为5234万吨,比上年度增加200 万吨,增幅为4%。2010/2011年度(2010 年10 月至2011 年1 月)大豆进口主要表现为前高后低,具体为增长主要体现在年度初的4 个月累计进口了1977 万吨大豆,同比增加551 万吨大豆和38.6%。自今年2 月份开始,进口大豆步伐显著放慢,2-9月份累计进口了3257 万吨大豆,同比减少了351 万吨,降幅9.7%。导致我国大豆进口前高后低的内在原因是,自2 月份开始至今,沿海油厂已经连续亏损了8 个月,抑制了订购大豆积极性。《油世界》称,2011/12年度(9月至次年8月)中国大豆进口量将达到5850万吨,较上年度的5285万吨增长10.7%;美国农业部预计2011/12年度中国进口量为5650万吨。《油世界》称,2011/12年度中国从阿根廷和巴西进口的大豆量分别增至1000万吨和2200万吨,远高于上年的802万吨和1793万吨;进口美豆2450万吨,与上年度基本持平。当前港口大豆库存约650万吨,近期中国企业采购大豆进度加快,但受油粕价格疲软,压榨亏损严重影响,开工率不高,港口库存短时尚难以消化,不过未来随着豆油使用旺季的到来,国内豆类价格下跌幅度有限。目前,黑龙江地区大豆收购价格在4000-4200元/吨,由于今年种植成本增加,农户对大豆价格预期较高,惜售较为普遍。


  高存栏量支撑豆粕价格

  当前国内豆粕价格总体稳定,市场报价集中于2970-3080元/吨,近期豆粕现货市场呈现是有价无市局面,成交量偏少,油厂对后期走势信心不足,部分远期合同价格低于现价。9月份全国生猪存栏量连续第7个月增长,较8月增长1.29%至47158万头,为过去一年来增幅最大月份,同比增长3.76%;其中能繁母猪存栏量为4845万头,连续第5个月增加,环比增长0.62%,同比增长3.09%。猪肉价格出现回落。发改委监测显示,10月19日全国大中城市猪粮比价为7.67:1,周环比下降2.29%,生猪出场价格下跌3.01%至18.72元/公斤,猪粮比价继续回落将对养殖户补栏产生负面影响。近期,猪肉价格虽然出现回落,但仍然位于高位。生猪存栏继续增加,豆粕需求在未来几个月仍将保持增长势头,但受宏观经济影响,豆类产品表现疲软,不过一般四季度消费需求较高,预计目前较高的生猪存栏量,有利于豆粕价格上涨。

  从美豆指数的周K线图形上来看,大豆价格突破了三角形整理形态后刷新了年初的高点,不过当时的突破现在来看是假突破无疑,多头无力继续上攻,空头借助投资者对欧债危机担忧猛烈打压,豆类价格再次回到了三角形下方,近期豆类价格有所反弹,虽然美豆1350美分附近的压力似乎难以突破,国内大豆4500元/吨附近压力也难以逾越,但由于豆类技术指标仍处于超卖区间,豆类形成的小双底也比较扎实,近期或将继续维持震荡反弹格局,投资者可尝试在大豆1209合约调整至4400元/吨,豆粕1205调整至3000元/吨附近尝试多单入场,一旦本月地点被跌破应止损离场。

 

作者:本网站

来源:转载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