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商宝-中国渤海商品现货投资第一门户

【2011期货团队评选】成都倍特:2011吉林玉米收获期考察报告

发布时间:2012-07-04 来源:转载 关键词:【,2011,期货,团队,评选,】,成都,倍特,吉林,由,

   由大连商品交易所组织、中国玉米网承办的“2011年吉林玉米收获期考察”于2011年9月16日从长春出发,9月21日在长春结束。本次考察团共16人,成员来自中国玉米网、期货日报、各期货公司。

  一、考察时间和路线

   考察时间:9月16日-9月21日,共6天

   第一天:长春—公主岭—梨树—长岭—通榆

   第二天:通榆—洮南—白城—大安

   第三天:大安—松原—扶余—德惠—榆树

   第四天:榆树—舒兰—永吉—吉林

   第五天:吉林—磐石—梅河口—辽源—四平

   第六天:四平—长春

考察
考察

推荐阅读

周期蓄势待发 商品缓步下行
胶市仍处于寻底过程中
  • 2012年有色金属将黯然失色
  • 糖价跌破6500地方收储或启动
  • 2012年钢价走势或将前低后高
  • 需求拖累PVC难改弱势格局
  • 信心略恢复甲醇步入盘整期
  • 2011期货产品创新领跑者系列访谈

  二、考察目的

  本次考察的主要目的是了解:

  1.考察地点今年玉米的单产以及产量

  2.农民的种植成本和售粮心态

  3.贸易商、加工企业的采购心态以及方式

  三、考察地点产量情况

  本次考察,历时6天,行程逾2000公里,覆盖的市县地区玉米产量占到吉林省总产量的90%以上。这几个地区的单产水平较有代表性,考察的结果显示单产水平要好于10年,但比08年的单产要差一些。预计今年播种面积同比增加3%,单产同比增加7-8%,玉米总产量同比增加10.2%-11.2%,超过2008年产量水平。由于今年水热条件配合好,生长期授粉充分,灌浆足,玉米质量较好,虫害问题少见。

  各个调研点产量与质量情况

  在首日考察的四平市公主岭、梨树地区,虽然考察地区在今年播种及苗期阶段遭遇了一定的低温寡照天气,对玉米生长产生了一定的不利影响,但随后在拔节、授粉及灌浆阶段等玉米生长的重要时期,天气情况整体良好,玉米丰产基本确定,根据考察了解,预计这两个地区玉米产量较10年相比将增加10%左右。

  松原市长岭县前七号乡六号村由于今年玉米生长出现连续严重旱情,对当地玉米的生长、授粉及后期灌浆均造成较为严重的不良影响,且虫害严重,导致当地新季玉米减产一半左右。但据当地农户介绍,此情况主要集中在该村所属镇内,区域较小,对全县乃至全市整体产量影响不大。

  白城市所属的通榆、洮南、大安等地盐碱地多,土质不好,往年该地区玉米种植面积只占五成,其余种植高粱、红豆等杂粮。因为2010/11年度玉米价格一路上扬,今年该地区玉米种植面积亦略为增加,单产水平则增加10%左右。这几个地方遭遇了不同程度的虫害,但是灌浆程度都不错,对产量基本没有影响。

  在松原市扶余县弓棚子镇肖家乡,我们对当地农民进行采访,了解到当地在7月底遭遇了暴风雨袭击,一半玉米倒伏,玉米产量影响较大,预计产量下降三成。该地区9月17日开始降霜,玉米叶开始枯萎,对玉米水分造成一定影响,但对产量影响甚小。

  在德惠市夏家店镇苇嘴子村,我们所访问的当地农民表示今年该地区玉米种植面积变动不大,主要是因为该地区能种玉米的田地几乎都种上了玉米,所以玉米价格上涨所带来的种植面积增加有限。该地区霜降较往年提前5-6天,对产量影响较小。

  榆树市在今年7月末8月初时,全市39个乡镇中有3个乡镇受风灾影响较为严重,导致部分尚处在授粉阶段的玉米植株被风刮倒。我们在榆树市城郊结合部进行取样,测量发现玉米棒长平均在22cm左右,瞎尖比例低于10%,灌浆基本充足,属于正常偏好水平。倒伏玉米植株占整块田面积不足1成。

  在舒兰市红星经济开发区我们考察了一片玉米试验田。从调查和取样的情况来看,玉米棒长23-24cm左右,瞎尖比例低于5%,基本完成定浆但产量尚未达到理论极限,并且该试验田采用覆盖农膜技术达到了较好的增产效果,单产预计在2.7-2.8万斤/垧。据农民介绍,采用覆盖地膜技术对产量影响不大,但可提前十来天种植,且后期能节省不少药费。

  在磐石、梅河口、辽源等南部地区,玉米生长过程中降雨不足,玉米产量将受到较大影响,尤其是地势条件不利的山岭地带,玉米亩产将有明显下降。以永吉市双河镇为例,由于今年6月末至今当地降水较少,影响到部分产量,去年单产在23000斤/垧,今天农民预估为18000-19000斤/垧。由于今年下霜是从南往北,南部地区霜降较往年提前2-3天,对玉米产量稍有影响。

  各考察地点取样

玉米
玉米

  公主岭范家屯

玉米
玉米

   梨树十家堡镇铁岭窝堡村

玉米
玉米

  松原市长岭县前七号乡六号村

玉米
玉米

   白城市洮北区道宝镇复兴村

玉米
玉米

  大安市太安村巨宝屯

玉米
玉米

   扶余县友善镇十家子村

玉米
玉米

  扶余县弓棚子镇肖家乡   德惠市夏家店镇苇嘴子村

玉米
玉米

  榆树市城郊结合部 舒兰市红星经济开发区

玉米
玉米

  永吉市双河镇 辽源市东丰县大兴镇大兴村

  四、农民种植成本及售粮心态

  与我国今年CPI逐步走高相对应,今年玉米整体种植成本亦呈增长态势,种子、化肥、人工、包地等各分项成本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平均来说今年成本较去年有10-20%的增加,当然不同地区的成本构成及增长幅度各异。在首日考察的公主岭、梨树、长岭等地区,农民普遍表示,去年的80-100元/天/人的人工成本,其今年的价格上浮水平在30-40%左右。按照连割带扒计算人工平均水平在1800-2200元/垧,但该地区的肥料成本基本稳定在2200-2300元/垧的水平;在西部的洮南、白城、大安等地区,种植成本基本上与去年一样,人工费略有上升;在扶余县弓棚子镇肖家乡,农民反映今年包地成本达到8000元/垧,较去年大增2000元/垧,投机心理较浓厚;在德惠市夏家店镇苇嘴子村,所采访的农民表示今年化肥成本增加40%(去年2000元/垧,今年2800元/垧),雇工成本由100元/天增加到110-120元/天,其他成本分项变动不大。因此我们看到各地区的成本变化是不一样的,但总体趋势在上升,这与我国今年通胀形势较严重是相一致的。

  农户售粮习惯逐渐变化,惜售心理增强。据我们考察的情况,所采访的农民中80%以上的农民有惜售心理,大多数表示在春节前仅售一半粮,剩下一半要留到春节后至5月新作种植前才出售,甚至有少数农民表示全部留到春节后才出售,当然也有少量农民因为急着用钱新粮一上市就出售的。分析其原因,大致有下面几点:1.现在农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非常缺钱的农民仅占少数,所以一般都不愿意在新粮大量上市价格较低的时候售粮;2.玉米存储技术的提高,玉米篓的推广使用,使得农民不担心玉米长时间存储中玉米质量降低;3.2010/11年度玉米收购价格一路走高,是影响农民惜售心理的最主要因素。

  五、收购主体收购价格预估及采购心态

  2010/11年度玉米收购价格的一路走高、今年玉米种植成本的提高、、以及玉米丰产预期共同造成收购主体的矛盾心理。我们这次考察采访了三家玉米收购主体,分别是一家粮食贸易公司、一家深加工企业、一家个体贸易商。总的情况,是今年玉米新粮开秤价将高达0.97-1.05元/斤(干粮),较去年约上涨10%,但今年新粮上市后预计价格走势平稳,不会出现去年抢粮的局面。其原因主要有:

  1.玉米种植成本的提高是新粮开秤价上涨的根本原因。出于保护农民利益的考虑,在玉米种植成本上升10-20%的情况下,根据对往年情况的分析,预计今年国家玉米最低收购价亦会上升10%左右;

  2.玉米社会库存量低、2010/11年度玉米收购价格的一路走高、农民惜售心理浓厚亦会造成新粮开秤价上涨。据考察团了解,现在吉林农民、贸易商等主体手中存粮不多,虽然新季玉米丰产,但农民惜售心理浓厚,就造成玉米开秤价高于去年。

  3.新年度玉米丰产、国家宏调政策会导致新粮上市后价格走势平稳。由于我们今年实施的稳健的货币政策,尤其是今年以来国家领导人屡次表达控制通胀的坚决态度,可以说民众的通胀预期正在逐步消退,“抢粮”的社会因素就不存在了。根据我们考察结果,2011/12年度中国玉米总体上处于紧平衡状态,如果国家能控制好玉米深加工企业的产能扩张、玉米收购主体的资金调控问题,就能稳定玉米现货价格走势,这样也能减轻农民惜售心理,有利于玉米产业链的正常运行。

  

  【独家稿件声明】凡注明 “和讯”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 未经和讯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 010-85650738 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并添加源链接,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作者:本网站

来源:转载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