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商宝-中国渤海商品现货投资第一门户

【2011期货团队评选】东证期货: 豆粕基差贸易将带来新机会

发布时间:2012-07-04 来源:转载 关键词:【,2011,期货,团队,评选,】,东证,豆粕,基差,

  需求强劲对抗宏观风险 豆粕基差贸易将带来新机会

  --华南地区油脂压榨和饲料行业考察报告

  2011年11月12日和13日,大连商品交易所在花城广州举办了第六届油脂油料大会,东证研究所研究员有幸参加了此次盛会,并且借此盛会的机遇走访了当地的油脂压榨和饲料企业,并且在会场上和一些油脂以及饲料加工企业的对一些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本篇报告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考察到的情况去介绍目前华南市场的现状和一些市场机会。而出于对一些被考察对象的信息保密,报告中的企业我们将隐去其名字。

推荐阅读

周期蓄势待发 商品缓步下行
胶市仍处于寻底过程中
  • 2012年有色金属将黯然失色
  • 糖价跌破6500地方收储或启动
  • 2012年钢价走势或将前低后高
  • 需求拖累PVC难改弱势格局
  • 信心略恢复甲醇步入盘整期
  • 2011期货产品创新领跑者系列访谈

  一、豆粕的供求双方均比较谨慎

  首先,从油脂压榨工厂来看,我们走访了1家当地有代表性的油厂,该厂主要面向经销商而饲料企业的客户很少。该厂的销售人员介绍,在10月份市场由于终端出货良好,经销商有过一轮集中备货的行为,当时贸易商订单很多都已经定到1个月的高水平。结果11月份受到欧洲债务危机影响,现货价格受期货拖累下跌,造成贸易商大面积被套。近一个多月,工厂成交再度转弱未执行合同逐渐减少,进入合同消化期。不过目前终端的走货量依然不错,仍体现出终端养殖需求良好的格局。

  其次,从饲料企业来看,也十分谨慎。由于今年以来豆粕价格一路下行,虽然在6-9月份有过两次触底反弹,但是当时终端的需求并不理想,令饲料企业始终不敢大胆的买入建立库存;而进入7月份以后随着气温的升高,饲料需求迅速升温,走货量的提升也令饲料企业在低位采购量有所放大。而面对目前外盘较为疲软的状态,饲料企业也感觉到未来走势比较迷茫,采购上继续保持相对谨慎的态度。

  综合行业上下游双方的心态,我们可以看出,虽然目前广东地区生猪和肉禽存栏处于高位,终端的需求处于旺盛的状态。但是在整个商品市场受到欧洲债务危机的冲击下,豆粕价格并未因为需求的转好而出现上涨,这对于购销双方来讲尤其是采购方来讲,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市场需要一些方法去规避风险。另外,目前中间商和终端客户由于这轮下跌开始压缩库存,而且整个市场由于行情的冲击,中间商损失很大,这一块的库存也是非常的小,在10月份备货阶段普遍库存在1个月左右,而目前基本维持1周左右的安全库存。

  二、华南地区的油厂目前的销售方式多样化

  和其他地区的油厂相比和以前相比,油厂和饲料企业的销售直接对接更为明显。目前广东地区有大型油厂12家,其中只有益海集团的工厂主要面向饲料企业,其他的工厂仍主要通过代理商进行代销。这也体现出目前整个饲料行业的现状:行业整体发展虽然很快,但是层次依然不高产能分布比较分散,行业整体资金链偏紧。贸易商在衔接油厂和饲料企业之间的环节上,仍是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不过和几年前相比,油厂的销售手段更为丰富,并且在风险锁定和规避上更加规范。除了以前那种现货销售结合远期预售的单调手段以外,油厂还可以和饲料企业合作上采取额度赊销,移库结价的方法为资金偏紧的饲料企业提供融资,缩短贸易链条。更为可喜的是,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和套期保值的作用更加的明显,一些在人才和资金实力雄厚的企业已经在和油厂展开价差采购的高级形式。

  不过目前基差采购这种方法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市场的接受程度还是不高,仍有一定的发展空间。其局限性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第一,目前基差定价的主导方是油厂,饲料厂必须接受油厂较为苛刻的条件,诸如下单确认必须在市场最低成交价须低于饲料厂下单定价的点位差价在规定的水平之上才能算成功定价,而且饲料厂期货保证金水平高于期货市场保证金水平等等;第二,目前饲料企业对于期货操作的人员仍然匮乏,在期现操作结合上难以控制期货的风险。

  三、饲料企业利润丰厚,逐步更加规模化

  此次我们走访了2家当地较为大型的饲料企业,分别是做水产料和畜禽料。今年整体看来饲料企业的利润水平都很不错,一些做生猪养殖的一条龙企业甚至年度利润超过公司的总资产,今年生猪养殖利润一直维持在高位,并且在7月份达到顶峰,虽然猪价逐级下滑,但仍维持在400元/头的水平。而其他饲料方面受到需求支持稳中走高,但成本方面玉米和豆粕价格回落,因此利润率仍维持不错水平。


  数据来源:中国饲料工业协会


  从广州饲料办公布的数据来看2011年第一季度,广东省饲料产量共计394.30万吨,与去年同比下降4.12%。从产品品种来看,其中猪料同比下降3.42%;蛋禽料同比增长18.46%;肉禽饲料同比下降7.39%,水产料同比下降12.98%。而第二季度产量数据开始温和增长,而进入7月份之后,广东地区的饲料生产加速拉升出现同比增长加速的格局,并且在9月份达到顶峰,并且规模10万吨以上的大型企业增长最为明显。


  数据来源:中国饲料工业协会

  据官方统计,截至2010年底广东省现有年产10万吨以上饲料生产企业51家,占全省饲料总产量的58.03%;年产5~10万吨饲料生产企业41家,占全省饲料总产量的15.47%;年产5万吨以下饲料生产企业519家,占全省饲料总产量的26.50%。广东地区的产业集中化趋势更为明显,随着饲料企业的壮大,有实力的饲料企业正在积极的寻求定价的主动权。当当地某些油厂已经在和饲料企业直接采购对接中开始接受新的远期采购模式——基差采购,即采取与国外大豆采购相类似的先买基差再在期货市场中买入期货合约来最终敲定价格的模式。

  四、华南地区的油脂压榨产能进入高速扩张期

  广东,在去年中纺集团盘活了本已很少开工的湛江富虹和湛江华农,今年中储粮的油厂3000吨/日已经开始投入生产,暂时看珠三角地区的油厂虽然产能扩张不大,但是未来仍有新产能上马,一方面,植之元将会上一条新线;另一方面在周围的如广西和福建都会有新产能上马。福建今年各工厂也都展开了产能的扩张,漳州百佳新增2000吨/日的一条生产线,并且将淘汰800吨/日的产能;厦门中禾将会增加产能至2000吨/日;广西中粮已经投入生产,中储粮和一家民营企业的生产线也有望在明年投入生产。

  经过测算,明年在华南地区日加工产能将会提高5000-10000吨的水平,而需求的增长则可能会难以跟上压榨行业扩张的脚步,产能过剩在明年可能会更为明显,因此预计国内压榨利润继续保持较低水平。

  五、期货行业未来发展机会和目前市场投资机会

  根据在广东地区的行业考察,我们发现未来期货行业在饲料企业方面的产业客户开发和服务方面的发展方向。由于饲料企业其先天的行业优势,其原料价格波动的风险可以通过向下游的转移进行,而原料的采购也不像油厂那样批次采购量巨大。另外,饲料行业行业整合度也明显偏低,产业十分分散,企业实力大多偏弱资金偏紧。从和油脂压榨行业的对比可以看得更能为直观,国内沿海和内陆油厂大大小小的加在一起也不过百余家,而他们却在为10000-15000家饲料企业在提供蛋白原料,行业的整合度由此可见一斑。因此饲料企业在期货套保方面的兴趣明显低于油脂压榨行业,在行业开发上属于硬骨头。不过随着饲料企业逐步整合规模化逐步明显,而饲料企业随着原料消耗能力的强化对于采购风险的控制提高竞争力需求也在加强,我们可喜的看到,目前在珠三角地区一些大型饲料企业已经在积极的展开期现结合的操作。因此基差采购有望进一步得到推广,期货市场在产业链条中的作用和与产业的结合度有望给产业客户的开发带来空间。

  最后,根据此次考察的情况结合整个行业的国内外的整体供求形势,我们得出近期对于豆粕市场的一个看法,并制定出一个相应的操作思路。

  首先从国际供求看,美国的平衡表仍将受到南美的冲击大豆出口份额将会继续下降,从而令美国的结转库存有进一步上升的空间。目前机构对于美国2011/12年度的结转库存预计从11月份的供需报告的接近2亿蒲提高到2.5亿蒲。从国内市场来看大豆供给十分充裕,需求增长将主要体现在南美出口份额的增加。因此外盘很可能在南美的天气炒作和美国库存上调的相互作用下维持区间震荡,如果到明年2月份天气仍没有问题的话,美盘很可能见到季节性的低点,之后再炒作2012/13年度大豆种植面积下降的题材。

  其次从这次考察的情况看,目前饲料企业的库存再度下降的趋势,这将有利于豆粕价格酝酿反弹的可能性,但目前这种支持只能是潜在的。国内方面近期国储频繁在美盘跌至1170美分一线进场采购也给外盘一定的支撑,因此短期破位下行的概率也不高。

  综合以上两方面的分析,国内豆粕将会维持低位震荡格局,在豆类中近期得益于原油价格的上涨,豆油行情较为活跃从另外油粕比的角度打压豆粕行情。因此,操作上豆粕建议继续维持短线操作逢低买入,而在盘面压榨利润好转的时候转空。

作者:本网站

来源:转载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