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商宝-中国渤海商品现货投资第一门户

【2011期货团队评选】海证期货:不看好大宗商品市场走势

发布时间:2012-07-04 来源:转载 关键词:【,2011,期货,团队,评选,】,海,证,不,看好,大宗,

  自今年9月以来,全球宏观局势的不稳导致金融市场大幅震荡,全球股市、大宗商品价格在9月份纷纷遭受重挫,而在接下来的10月又是经历了较大幅度的反弹。随着目前欧元区债务危机形势的越来越复杂,整体金融市场在接下来的行情走势将更加扑朔迷离。从目前的形势来看,全球宏观经济还是由美国、欧元区、中国三大经济体主导,这三大经济体所面临的问题以及政策导向在很大程度上将对全球金融市场的格局造成影响。因此,要看清楚在接下来一段时间范围内的市场走势,理性的分析这三大经济体的现状和所面临的问题将至关重要。

  国家统计局11月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10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5.5%。三季度以来,国内的通胀压力显著回落,这一年多以来国家对于经济的宏观调控政策逐渐开始显现效果。加上三季度GDP数据、制造业PMI以及工业增速仍维持在可接受水平之上,我们认为国内经济已经逐步走向稳定,未来的通胀以及经济增速放缓的风险已经有所降低,不出意外的话,紧缩的货币政策将在四季度末或者是2012年一季度初出现拐点,之前上半年市场预期的中国经济“硬着陆”风险基本已经不复存在。随着货币政策逐渐放松的预期不断增强,我们对于未来一段时间国内经济以及股市持相对乐观的态度。对于股市来说,10月底之前那轮下跌已经完成筑底的可能性极大。接下来的12月和2012年一季度则有望出现客观的涨幅。而对于国内大宗商品来说,更主要的还是关注欧美市场,特别是欧债危机对于市场整体风险偏好情绪的影响,毕竟国内经济目前仍处于复苏阶段,不能奢求国内的需求暴增而推动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


  从美国方面的情形来看,近期美股和原油的走势均不错,10月份道琼斯指数更是录得了近几年以来的最大单月涨幅。但我们认为更多的原因是由于政策自己所致,虽然我们看到美国经济数据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好转,但失业率仍然维持居高不下,且最近几月美国核心CPI已经突破了2%的临界值,表明联储不太可能在短期内继续加大“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规模。换句话说,市场目前虽然仍对“QE3”有所期待,但我们不看好该方案在短期内推向市场。在选择刺激经济增长还是控制国内通胀水平这两个选择上,美联储毫无疑问的将选择后者,除非市场再度爆发意料之外的大规模风险事件,否则“QE3”在短期内不会推出。再者来看,美国目前的经济复苏属于“无就业复苏”,因此预言美国经济已经出现了实质性的好转为时过早,任何一次风险事件的爆发都有可能导致股市以及油价的大幅下跌,当然对于原油我们不应看的过空,近期伊朗问题的恶化将从“地缘政治形势”这一方面给油价提供支撑,但股市的确已经超涨,接下来12月股市对于大宗商品价格的推动作用也会逐渐减弱。

  欧洲目前则是全球资本关注的中心,债务危机问题迟迟未能解决使得欧元区问题随时可能成为引爆全球金融市场的一颗“定时炸弹”。希腊问题在我们看来短期内没有解决的可能,希腊政府可以做的只是每个月定期与欧洲央行、IMF以及欧盟委员会这“三驾马车”进行商榷,以谋求更多的贷款来偿还过往的债务,这显然只是一个治标不治本的办法。事实上,希腊问题来源于欧元区体制的不平等,不同经济体采取共同的货币政策和不同的财政政策导致经济稍弱的国家在遇到债务偿还危机的时候却无法用货币贬值的方式来对冲债务,希腊目前看来问题非但不会得到妥善解决,反而可能越发严重,而接下来意大利,葡萄牙和爱尔兰等国家的问题也将一触即发,欧元区的问题将越发难以解决。

  综合来看,目前全球经济仍然面临着较大的风险。相比较而言,中国经济在未来几个月内可能会有较好的表现,美国次之,而欧洲的问题则最为严重。对于整个金融市场来说,近期虽然都有着较好的表现,但要说市场已经趋于稳定还为时过早。用一个简单的比喻来说,当一个病人已经病重的时候,对他一味的使用“强心剂”并不能根治疾病。就像欧美采取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来应对金融危机一样,货币的滥发虽然可以拉高股市、商品的价格,但非实际需求推动的价格不可能持续高位,因此整体来看,我们对于目前大宗商品市场的整体看法仍然是逢高沽空为主。而对于经济的总体看法,我们则认为目前欧美正在进入“后衰退阶段”,接下来欧美市场还将面临大幅下跌的风险,而对于国内的股市和大宗商品来说,我们相对看好A股在接下来一段时间的表现,而对于中国依赖较强的大宗商品,相对来说表现也不会太差,但商品市场总体思路还是以逢高沽空为主,A股则以逢低买入为主。

 

作者:本网站

来源:转载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