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2-07-04 来源:转载 关键词:【,2011,研发,团队,评选,】,东证,期货,
近几个月以来,欧债问题不断困扰市场,意大利国债收益率突破警戒线,西拔牙发行利率创新高、德国发债失败,一连串的问题逐个困扰市场。全球经济面似乎除了欧债,还是欧债。难道全球经济已经面临崩溃的边缘?
而针对塑料而言,近期走势也完全被宏观基本面所主导,那么从宏观经济角度而言,塑料价格又将何去何从?
通过对宏观经济的整体研究,我们认为欧债问题其实在很多层面上已经令人麻木,但宏观市场依旧存在着巨大的不确定性;商品价格短期的过度反应意味着未来仍然存在超跌反弹的可能。将是塑料企业进一步卖空保值的操作机会。
第一部分 危机来了:全球商品再度暴跌
今年中旬以来,全球股指及商品市场均经历了一轮惨烈的下跌行情,不仅仅是塑料,整体工业品(如铜、橡胶)均跌幅巨大,而美国指数的走强,及美长期国债收益率的持续下挫,也说明资金再次回流美元,低风险市场(国债),再次受到市场的热捧。
这种资金的回流我们在2008年底同样见到,显示出投资主体对于未来市场的忧虑,这种趋势一旦形成,短期是难以改变的。
因此,从资金角度而言,目前全球市场已经切换入空头格局。
第二部分 此“危机”非彼“危机”,短期市场或反映过度
就整体经济面而言,今年的问题其实和08年并不相同。08年属于典型的流动性断裂所导致的崩溃性下跌,而随着各国的就是,资金链的恢复,市场很快回到到较为正常的轨迹之中;而今年这大不相同,全球经济面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增速放缓,价格的下挫更多因为市场信心的缺乏。影响将更为长期。
同时,在某种程度上也表明市场对于短期风险的反应有所过度,毕竟经济的下滑是逐步的过程,且美国经济仍然是相对良好的。
1、 目前尚未发生类似于08年的资金链断裂
从LIBOR利率及美国长期国债收益率的走势来看,虽然目前欧债问题闹沸沸扬扬,但全球资金链至少到目前并没有出现断裂,这是与08年所不同的。大家仅仅是在担心欧债问题的恶化,可能导致全球资金面的再一次断裂。
2、 全球经济增速放缓,但尚未出现崩溃
但就经济指标而言,欧洲是最为弱势的,不论是GDP,还是制造业PMI数据,都显示出了快速向下的趋势;但美国经济依旧维持了较为良好的增长势头,美国第三季度GDP增长率修正后仍未2%,创近期新高;而中国仅仅是增速放缓,也没有出现类似08年的剧烈回撤。我们认为当前经济整体处于增速放缓阶段,目前并不会出现类似08年的剧烈动荡,从经济实体角度而言。
3、 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政策调整空间
同时,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由于国内高企的CPI,近期整体基准利率均处于偏高位置,随着大宗商品价格的走低,CPI的回撤,其未来存在较大的货币刺激空间,相信短期将对经济形成一定的刺激作用。
因此,当前商品及股市的暴跌在某种程度上略显反映过度,短期不排除出现较强势反弹的可能。
第三部分 欧弱美强,整体经济仍将逐步放缓
1、 欧债问题接近无解,整体经济放缓不可避免
虽然从短期而言,欧洲问题极具恶化的风险并不大,但就中线角度而言,欧元区恐怕最终难以摆脱解体的命运。就当前欧洲各国的债务及赤字占GDP的比重而言,多国早已资不抵债,紧缩的财政政策将迫使欧洲彻底放弃目前的高福利政策:削减福利,增加税收将是唯一的结局途径。
因此,欧元区及英国将面临整体整体消费下降的格局,因为老百姓将拿出更多的钱来储蓄,其经济增长速率将第一步放缓,部分国家(如希腊)出现持续衰退难以避免。
2、 美国经济复苏势头良好,但前景尚不乐观
就美国方面而言,现阶段经济情况就乐观得多,作为主要靠服务业拉动的经济体,近期零售及个人消费增长都回到了危机前的水平,显示目前美国经济复苏势头依旧相对良好。但是,居民对于未来的消费信心却始终没有明显的回复,从美国两个机构统计的消费者信心指数来看,当前均远低于危机前水平,表明消费者谨慎情绪上升,经历了08年的危机后,透支消费的理念已经被动摇。
加之美政府债债务上限问题导致未来存在的减赤压力,福利的逐步削减及税收的提升,长期将制约美经济复苏的速率。当前10、30年期长债仅2%、3%的收益率也显示了投资者对于未来经济增长速率的预期并不高。
可见,就宏观角度而言,短期全球经济依旧充斥着不确定性,而中线整体经济增速进一步下滑的趋势难以改变。因此,作为工业品的塑料,我们认为其在较长时间内仍将受到宏观基本面的制约,长期仍将处于震荡下行的过程中。
建议相关企业可借助震荡机会,以择机逢高保值为主要交易策略。
作者:本网站
来源:转载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