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2-07-04 来源:转载 关键词:【,2011,研发,团队,评选,】,国信,期货,产能,一,
一、成本支撑导致PVC难以深跌
目前,华南地区SG5型成交在6500—6650元/吨;华东地区SG5型成交在6400—6550元/吨,PVC市场价格已经明显低于沿海地区和中部地区的成本,但略高于西部地区6300元/吨的成本。当前烧碱价格仍然维持在高位,氯碱企业仍然维持“以碱补氯”的经营模式。
本周初传出电价上涨的呼声。根据近期新闻报道和调研了解到的情况,我们认为:电价上调是势在必行,但各个省的调价幅度不会完全一致,亏损严重省份调价幅度较高。对于电石法PVC生产企业而言,电价上涨2分钱,PVC成本将上涨150元/吨左右。
综上,这周以来的电价上调预期封堵了PVC的下跌空间,即使电价上调消息落空,但由于当前PVC成本已经离最低成本线不远,预计PVC下行空间也有限。
企业生产成本概算
二、产能过剩抑制PVC向上空间。
今年1-9月份,PVC产量达到954万吨,全年PVC的总产量预计可达到1270万吨,同比增长近13%。而截至到2011年上半年,全国PVC的总产能是2161.5万吨,开工率偏低。产能过剩问题是抑制PVC价格向上的一个关键因素。
过去五年间,PVC和烧碱的产能扩张势头不减,PVC产能5年内增加了1000万吨,烧碱产能4年内增加了1000万吨。近三年国内PVC装置表观开工率一直徘徊在55%左右,PVC产能过剩严重,但由于地区性政策支持和资源优势等原因,PVC产能扩增速度仍然局部较快,据统计今明两年国内将要开出1000万吨左右的新产能,新产能多数位于煤炭资源丰富、成本相对低廉的西部地区,主要为电石法PVC,目前仅新疆地区在建及拟建的PVC产能就有700多万吨。未来,西部地区产能的投产将使国内PVC成本核心区向西部倾斜。
产能过剩是困扰我国很多行业的一个问题,而在氯碱行业,这一点尤为明显。在“十二五”这五年期间,都会是PVC一个消化已有产能,减缓扩张速度,开拓下游市场的重要时期。
表1:PVC和烧碱的产能情况表
资料来源:国信期货研发部
三、宏观不确定性较大。
欧债危机已经几乎成为一个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问题,每天各方消息不绝于耳,多空交织,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都会被市场加以渲染,然后被空头或者多头加以利用。但从欧洲各国的债务到期情况来看,今年最坏的时刻似乎已经过去,下一个危机点在明年2月份。
美国方面,10月份CPI数据下行表明了通胀情况在好转,感恩节的销售量也显示了消费者的购买力,但叙利亚矛盾一触即发,伊朗学生运动爆发,导致原油价格一再试探100美元高位,对美国经济的恢复不算一个好消息,同样是多空交织下,美国经济是否能走出稳定复苏的道路仍需观察。
国内方面,政策放松的预期越来越浓。继上周当局将20家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存款准备金率下调了50个基点至16%后,市场预期不断增加,认为这是进一步放宽货币政策的征兆。之前的外汇储备减少,以及央行债券收益率的大幅下跌都为当局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做好了准备。倘若国内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对市场的心理影响将远大于实质性影响。
总而言之,目前宏观面的前景仍然不明朗,因此品种的走势也充满了不确定性。
四、操作建议
当前,正处于PVC需求淡季,楼市调控更令PVC需求雪上加霜。日前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表示,明年还会继续实行目前的抑制房价过快上涨的政策。以万科为首的大房企纷纷抛出过冬论。房地产行业前景堪忧。
受全球三大经济体宏观前景未明,楼市调控力度不减,烧碱价格持续高位、PVC扩产仍在继续等因素综合影响下,PVC此轮反弹空间有限,中短期仍维持区间震荡看法,区间看在6600-7000之间,目前关注6800一线的压及6600一线的支撑,操作上以短线波段思路为主。
作者:本网站
来源:转载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