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2-07-04 来源:转载 关键词:【,2011,研发,团队,评选,】,神华,期货,连豆,或,
近日,市场苦苦等待的2011年临储大豆收购政策终于出台,投资者悬着的心也终于有了着落,在目前跌跌不休的豆价面前,此消息无疑是一支强心剂,提振了多头的信心。同时新的收储政策的推出,也为后市豆子的价格指明了方向,易涨难跌之势将成为常态。
新一轮收储政策展开,阶段底部逐渐清晰
28日,国家粮食局网站正式对外公布2011年国家临储大豆收购政策。国家临时存储大豆挂牌收购价格(国标三等质量标准)为2元/斤,相邻等级之间差价按每市斤0.02元掌握;收购期限为2011年11月23日至2012年4月30日;收购入库的大豆为2011年国产新大豆,符合国标等内品质量标准。可以看出,新政中4000元/吨的收购价高过上一轮收购价格近200元/吨,如此大的幅度对豆农售豆积极性有很大提高,同时对于目前冷清的收购市场也具有较大提振。如果按照目前的收购价加上入库成本及运输等费用,后期新豆出库成本应在4100元/吨附近,那么与目前连豆近月合约价格相差不多,持续的调整已使目前国内大豆处于底部边缘。
历年大豆收储政策作用明显
我国从2008年开始启动有最低收购价的国储临时收购政策,用以保护种豆积极性与豆农利益,国储分别于2008年10月、12月和2009年初,按3700元/吨的收储价格多次进行大规模的大豆收储行动。其后,因种植成本提高,2009年11月,国储收购价格有所调整,达到1.87元/斤即3740元/吨,较2008年提高40元/吨。而到了2010年,东北地区三省一区临储大豆收购价格再次提高至3800元/吨。自08年金融危机之后,收储政策的实施显示出了明显的作用,期价价格受托一路走高,其作为判断底部的指标逐渐被市场所认同。
收储短期提振作用有限,意义在于长期支撑
目前商品运行依旧围绕着宏观因素的变化,基本面的提振作用相对有限,主要是因为欧债问题突出,美国经济放缓等不利因素加重市场投资者对于未来经济前景的担忧,资本市场不利消息尽出,利空信息的叠加,又加速商品去泡沫化进程,品种相互影响。从短期来说,国内的收储政策难以支撑国内大豆走出独立行情,但已逐渐封闭了下跌的空间;而长期来看,有了国储价格作为参考,后市同等级的大豆收购将不会低于此价格,其对于市场的支撑作用将会逐渐显现。
虽然新一轮收储政策的推出对于稳定目前跌跌不休的大豆价格具有较大的积极作用,但不稳定的宏观环境与持续低迷的美豆仍将在短期内主导国内豆价的走势,不排除受系统风险释放市场进一步调整的可能。在宏观政策暂不明朗的情况下,上压下撑的格局逐渐形成,而受收储政策影响,战略性建多机会或将逐渐显现,长线投资者可逢低试探性建仓。
作者:本网站
来源:转载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