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9-06 来源:渤商宝 关键词:现货交易,现货投资,渤海商品
自江苏华尔润逐步退出市场之后,玻璃行业产值总体下滑。一直到今年年初,玻璃当月产量同比增速才扭转为正,6月平板玻璃产量同比增加2.5%,7月更是同比增加6.7%。然而产量在增加的同时,玻璃库存却在不断下滑。6月底以来,生产企业库存值急剧减少。6月末,玻璃厂家库存同比下滑4.7%;7月末,库存同比下滑5.77%;到8月底,该数据更是降低高达8.21%。这充分说明了玻璃需求现货交易市场的转好,为厂家一步步抬高价格提供了强劲的动力。
玻璃市场能否持续性好转要看终端市场的消化程度。2015年下半年,房地产行业开始逐步回暖,今年更是持续发酵。年初以来,一二线城市量价齐增,并引发不少地方“地王”产生,商品房新开工和销售累计面积同比一直保持两位数的增速。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前7个月,30家上市房企销售额合计1.33万亿元,同比大涨72.2%,刷新历史最高纪录。房地产市场的火爆带动起建材商品行情。相比较而言,其他黑色建材商品是建筑市场的前端需求,而玻璃则是较为偏后期需求,故房地产竣工面积是影响玻璃现货最直接的指标。从房屋竣工数据来看,1—7月,竣工面积累计同比增速达到21.3%,并且处于不断上升阶段,这也对玻璃需求提供了保证。
此外,今年以来不少城市房价出现暴涨,百城住宅价格指数屡创新高,8月全国100个城市新房平均价格为12270元/平方米,环比上涨幅度为2.17%,涨幅较上月扩大0.54个百分点。其中,有近70个城市房价呈现上涨。不过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楼市成交持续高温,各地方政府已陆续展开调控措施。前期现货交易涨幅较快的热点城市纷纷展开限购、提高首付比例等政策。除了苏州房价8月出现下跌信号外,多数热点城市还没有结束涨势。不过随着市场传导效应不断显现,未来调控会进一步收紧,将有更多城市加入调控行列,市场或逐步降温。从近三个月公布的数据中看到,房屋新开工、销售以及房地产开发投资等这些具有前瞻性指标的同比数据已经开始逐步收窄,考虑到玻璃需求的滞后性,预计在未来2到6个月内玻璃消费将受到一定影响。
作者:渤商宝
来源:渤商宝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