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10-16 来源:华泰期货 关键词:现货交易,现货投资,渤海商品,现货交易技巧
重要数据:2018年10月15日,白糖1901合约收盘价5116元/吨,较前一日下跌0.02%。渤海商品现货方面,主产区白砂糖柳州均报价5460元/吨,较前一日持平。国际市场方面,ICE糖11号03合约收盘价为13.41美分/磅,较前一交易日上涨0.29美分/磅。郑交所白砂糖仓单数量为17791张,较前一日减少583张,有效预报的数量为500张。
商务部发布2019年食糖进口关税配额和分配细则,2019年食糖进口关税配额总量为194.5万吨,其中70%为国营贸易配额。申请企业类型包括,国营贸易企业;具有国家储备职能的中央企业;持有2018年食糖关税配额且有进口实绩(不包括代理进口)的企业(以下简称有实绩申请者);2017年日加工原糖600吨以上(含600吨)或食糖年销售额4.5亿元以上(含4.5亿元)的食糖生产企业;以食糖为原料从事加工贸易的企业。
据投资服务机构ADMISI估计,2018/19年度全球糖市供应过剩400-500万吨,2019/20年度将转为200万吨左右供应缺口。
行情分析:德国、美国调减产量,巴西中南部糖减产情况恶化,欧盟出口不及预期,全球糖市供应过剩情况有所缓解,预计短期内原糖小幅走高动力仍存;原糖走高,国内外价差缩窄,在回归利润区间的预期下,短期内谨慎看多郑糖。长期来看,一方面,国际原糖基本面好转,价格底部将上移,国内外价差缩窄,郑糖基本面好转,另一方面,2018/19榨季国际糖市仍然供给过剩,在当前糖价低迷以及甘蔗首付价下调的预期下,2019年国内甘蔗种植面积或减少。
策略:预计郑糖短期内跟随原糖上涨。长期2019/20榨季全球或进入供需平衡状态,可构建1-9反套策略。
风险点:印度加大补贴力度、美元兑雷亚尔反弹、国内甘蔗开榨时间提前
棉花&棉纱:郑棉小幅回落
重要数据:2018年10月15日,郑棉1901合约收盘价15605元/吨,国内棉花现货CC Index 3128B报15976 元/吨。棉纱1901合约收盘价24765元/吨,CY IndexC32S为24200元/吨。美棉ICE主力合约收盘价为78.74美分/磅,印度棉花MCX 10合约收盘价22990卢比/包。
郑商所一号棉花仓单和有效预报总数量为9698张,较前一日减少61张。
截至10月15日24时,已有575家棉花加工企业进行棉花公证检验,检验量为1238561包,约28万吨,其中1140260包在新疆。
美国农业部(USDA)发布的每周作物生长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10月14日当周,美国棉花生长优良率为35%,较前一周下降7%,较去年同期下降23%。美棉吐絮率为85%,较去年同期以及过去五年均值增加;收获进度为32%,快于去年同期以及过去五年同期的均值。
逻辑分析:国际方面,美棉出口情况较好,出口签约的数量同比大幅增加。国内方面,9月纺织品服装出口金额同比增加,叠加内外棉纱价格持续倒挂,利好国内棉花需求。短期内,我们认为美棉、郑棉走势震荡偏强。长期来看,新一年度我国棉花产量与消费之间存在缺口,而国储库存下降,或难以弥补供给的不足,我们看多棉花。
策略:短期内,我们对郑棉持谨慎偏多的观点,投资者可择机布局多单。
风险点:贸易战风险、汇率风险、主产国天气风险
豆菜粕:美豆大涨,密切关注中国远期大豆进口
昨日CBOT大豆收盘明显上涨,11月合约涨24美分报891.4美分/蒲。利好来自多方面:首先,美豆主产区降雨天气影响收割进度,作物生长报告显示截至10月14日收割率为38%,低于去年同期47%和五年均值53%。同时我们注意到部分地区因降雨导致洪涝,北部低温雨雪也可能影响大豆质量。第二,昨日公布的NOPA月报显示9月累计压榨大豆1.608亿蒲,好于市场预估1.589亿蒲,连续11个月创历史同期新高。第三,如果说压榨强劲早在意料之中,昨日USDA报告显示上周美豆累计出口检验量为115.78万吨,远高于一周前59.4万吨。其中有两船大豆运往中国,由于国内豆粕价格大涨,如果在加征关税的情况下中国进口仍有利润因此采购美豆补充国内缺口,那么美豆出口前景将大大改善。总体而言,美豆丰产基本确定,未来重点关注贸易战及出口变化。
国内方面,目前港口和油厂大豆库存仍在历史高位;国庆长假原因开机率有所下滑,上周开机率49.75%,预计本周开始压榨量将显著回升。需求端,上周由于价格大幅上涨吸引下游逢低补库,日均成交量增加至20.67万吨,多为现货成交。昨日成交21.31万吨,均价3592(-5)。油厂豆粕库存截至10月12日为89.31万吨,较前周的93.67万吨略有下降。我们曾一再强调未来行情最重要关注点为四季度大豆到港量,由于豆粕大涨后压榨利润丰厚,我国远期大豆到港预估有所增加,提示风险加大。粕价同时面临来自需求缩减的压力,上周饲料工业协会就豆粕添加比例设置上限公开征求意见,目前豆菜粕的大价差已经使得饲料厂减少豆粕用量、增加菜粕用量;加上非洲猪瘟疫情频发,均使得豆粕在大幅上涨之后存在回调压力。另外还需密切关注贸易战走向。
策略:谨慎看多,单边大幅上涨后可能有所回调,前期正套可持有
风险:最主要来自贸易战变数;远期进口大豆到港调增,国内疫情发展
油脂:油脂弱势震荡 回调空间不大
美豆类昨日大涨,供需报告中产量和单产均略低于市场预估。马盘昨日高开走低,供需报告偏空,9月产量基本正常,出口略低于预估,库存超出预期至254万吨,产地印尼库存形势更为严峻,8月产量超过400万吨,库存增至460万吨,产量库存压力颇大。昨日油脂维持下修格局,夜盘震荡偏弱。现阶段豆油库存压力依然较大,现货随着价格上涨成交逐步减少。菜油库存回升,但按照目前进口预期,明一季度同比以往买货偏少。前期双节备货造成的需求透支局面将逐渐恢复正常,配合冬季旺季需求,后市可期,依旧看好后续基差,维持盘面震荡上涨观点。后续天气转凉,棕榈油需求受限。棕油国内库存暂时不大,但国内四季度棕榈油买船量已可以满足需求,预计后市供应将较宽松。
策略:棕油报告偏空,产地压力巨大,主产国产量恢复,库存难以缓解,国内后期到港偏多,上涨持续性值得怀疑,建议菜棕套利继续持有,价差方面,短期菜油现货仍有压制,基差转好恐需等到月末,正套目前仍将有波动。单边维持中性。
风险:贸易战影响 棕油产量
玉米与淀粉:期价高开低走
期现货跟踪:国内玉米现货价格稳中调整,其中华北产区继续强势,北方港口小幅回升,东北产区与南方港口继续弱势,淀粉则继续相对强势,多地厂家报价上调10-40元。玉米与淀粉期价早盘高开,随后持续震荡回落。
逻辑分析:对于玉米而言,考虑到大量临储玉米拍卖成交量转做新作年度期初库存,而接下来新作玉米逐步上量,符合阶段性供需宽松的情况,后期现货价格上涨或不及预期,而目前近月期价显著升水现货,再加上注册仓单处于历史高位,其中大部分需要在1月合约上完成交割,对应1月合约期现回归或更多以期价下跌来实现;对于淀粉而言,近期行业库存持续下滑带来乐观预期,但考虑到华北生产利润较为丰厚,新作玉米上市后华北-东北玉米价差阶段性收窄,如果环保因素影响不大,后期行业开机率有望继续回升,再加上后期新建产能逐步投放,后期行业供需大概率趋于改善。
策略:谨慎看空,建议投资者观望为宜,等待后期做空机会。
风险:国家收抛储政策、环保政策与补贴政策
鸡蛋:现货价格企稳回升
期现货跟踪:国内鸡蛋现货周末以来逐步企稳回升,贸易监控显示,收货正常偏难,走货较慢,贸易状况小幅改善,贸易商库存小幅下降,贸易商看跌预期继续减弱。鸡蛋期价受现货带动大幅上涨,以收盘价计, 1月合约上涨88元,5月合约上涨44元, 9月合约上涨24元。
逻辑分析:国庆节长假以来现货价格跌幅低于市场预期,市场担心环保政策对蛋鸡存栏影响超过之前预期,转而反映春节前备货需求所带来的现货价格上涨预期,带动期价持续上涨,这存在一定合理性,且目前无法证伪。但需要留意的是,,对于1月合约而言,因后期新开产量(对应9月之前育雏鸡补栏量)基本确定,环保因素继续影响有限,但由于目前蛋鸡养殖利润处于历史同期高位,再加上春节前鸡蛋现货价格上涨预期,这会导致老龄蛋鸡延迟淘汰(关注淘汰鸡价格),带动鸡蛋供应环比甚至同比大幅改善(参考芝华数据在产蛋鸡存栏量预测),这意味着现货可能出现2014年的情况,而目前期价已经较现货价格大幅升水,如果后期现货价格不能如期上涨,则基差回归更可能以期价下跌来实现。因此,我们对此持谨慎观点。
策略:转为中性,建议投资者观望为宜,等待后期入场机会。
风险:环保政策与禽流感疫情等
生猪:非瘟影响,猪价承压下行
猪e网数据显示,全国外三元生猪均价为13.79元/公斤。东北、华北地区在疫情因素的影响下,猪价下跌明显,尤其辽宁、天津。南方地区猪价趋稳,浙江疫情解封后,因外源生猪及猪肉流入,猪价继续下跌。昨日辽宁再暴三起非洲猪瘟疫情,其中一个场存栏近2万头被扑杀,规模猪场首度中招,也打破了规模企业不易受非洲猪瘟感染的神话。北方地区在辽宁疫情密集暴发的连累下,养殖场急于抛售,猪价恐进一步下跌。南方地区虽供给偏紧,也会在北方疫情的扰动下,加快出栏的节奏,渤海商品短期猪价亦或下跌。
作者:渤商宝
来源:华泰期货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