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9-11 来源:中信期货 关键词:现货交易,现货投资,渤海商品,现货交易技巧
棕榈油:零关税恢复 预计9月马棕出口有好转
逻辑:国际市场,9月马棕出口因零关税预计好转,渤海商品产量增加施压油脂价格。国内市场,上游供应,棕榈油库存明显下降,豆油库存趋增,油脂整体供应仍充足。下游消费,当前豆棕价差虽走扩,但终端需求疲弱,棕油市场冷清,豆油成交相对较好。综上,马棕仍在增产累库中,油脂反弹空间将受限。
操作建议:做扩豆棕价差
风险因素:原油价格大幅下跌,拖累油脂价格。
展望:震荡
豆类:东北早霜引爆豆一,进口疫情压力预计油粕后市震荡
逻辑:短期内,东北早霜刺激豆一涨停,带动豆油、豆粕收高。不过非洲猪瘟呈加速蔓延态势,同时中国8月大豆进口量高于预期,料油粕震荡。中期看,贸易战和生猪疫情分别主导供需,两者均具有极大不确定性,料豆粕区间震荡;棕榈油雨季减产预期料减缓油脂供应压力,料豆油略强于豆粕。
操作建议:做多油粕比值。
风险因素: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利多豆粕;贸易战加剧,利多油粕。
展望:豆粕:震荡,豆油:震荡
菜籽类:菜粕供需矛盾不突出,预计期价维持震荡格局
逻辑:虽然加拿大新季菜籽预期减产,国内菜粕库存下降,但目前国内沿海菜籽库存偏高,预计近期菜粕供给有保障;需求方面,昨日沿海菜粕成交放量,下游提货较快;替代品方面,市场担心东北霜冻影响国产豆产量,但美豆丰产预期较强,国内非洲猪瘟疫情利空粕类消费。综上分析,预计菜粕期价维持震荡格局。
操作建议:菜粕观望,菜油观望
风险因素:贸易战导致大豆进口量下降,利多粕类市场。
展望:菜粕:震荡,菜油:震荡
白糖:增产、下调甘蔗收购价预期下,郑糖维持偏弱态势
逻辑:从中糖协公布的8产销数据来看,全国销售数据和地方数据差异较大,我们认为,糖厂库存或高于中糖协数据。短期来看,郑糖受增产及新榨季甘蔗收购价下调预期影响下,压力较大;后期糖价能否企稳,很大程度上要看后期的销售情况,但新榨季开榨在即,预计新旧榨季能顺利交替。外盘方面,印度、泰国产量均创新高,对原糖形成压力,全球过剩情况短期难有缓解。我们认为,长期来看,中国进入增产周期,全球糖市维持熊市,郑糖长期偏弱运行。近期,打击走私力度加强,后期关注主产区甘蔗收购价格及销售情况。
操作建议:震荡
风险因素:抛储低于预期导致价格上涨、极端气候导致价格上涨、打击走私力度加强支撑糖价
展望:震荡
棉花:棉价下方支撑明显 储备棉成交理性
逻辑:国内方面,储备棉成交保持理性,郑棉仓单流出。国际方面,美棉在80美分附近存在较强支撑,优良率差于上年同期,吐絮率高于上年同期;印度提高新年度MSP,其国内棉价近期略显走软。综合分析,印度提高最低支持价格,支撑全球棉价底部;短期内,国储棉成交理性,美棉下方支撑明显,郑棉短期或震荡运行。关注棉花主产区天气变化。
操作建议:震荡思路
风险因素:中美贸易战,汇率风险
展望:震荡
玉米及其淀粉:现货价格偏强运行,期价或震荡上行
逻辑:上游,陈粮持续供应,玉米市场整体供应充足。下游,生猪和能繁母猪存栏量继续走低及疫情爆发蔓延,不利于玉米消费;深加工方面,行业开机率环比回升,提振玉米需求。综上,短期疫情蔓延利空市,长期看随着抛储压力的减小,在新季玉米存减产预期下以及种植成本的抬升,替代谷物进口受限下,期价重心或上移。淀粉方面,新季玉米减产及高开预期利多期价,但开工率回升及拍卖成交回暖降低淀粉成本施压市场,渤海商品预计淀粉或随原料玉米价格的变动。
作者:渤商宝
来源:中信期货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