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25日凌晨,达拉斯联储行长卡普兰表示,最近的通胀指标令人鼓舞,不过在判断金融现货交易市场动荡对美联储下次加息时机的影响上,他敦促大家要有耐心。 更多
美国财政部长雅各布·卢淡化了现货交易市场对本周在中国举行的二十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出台针对全球市场动荡的紧急应对措施的预期,他并呼吁各国采取更多措施来提振需求,而不是诉诸于不公平的汇率政策。 更多
周三(2月24日)欧洲股市连续第二日下跌,至一周低位,因铜价和油价下跌给商品现货交易相关类股带来进一步卖压。泛欧FTSEurofirst 300指数下跌2.3%,至约一周低位,扩大了前一交易日1.3%的跌幅。 更多
北京时间24日共同社报道,印度的2015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升至全球第七。在其他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增速放缓的大环境下,印度的国内消费现货投资市场不断扩大。不过,持续经济增长需要莫迪政府进一步开展国内改革。 更多
这些措施可能缓解评级机构对南非经济增长前景的担忧。在去年12月南非总统祖玛不到一周内两度更换财政部长后,国际评级机构警告称,他们可能将南非的评级降至垃圾级别,从而令人怀疑南非政府实施谨慎财政政策的承诺能否兑现。 更多
北京时间24日晚路透社称,穆迪周三将巴西的主权信用评级下调至“Ba2”,成为三大评级机构中最后一个将巴西评级降至垃圾级别的。目前巴西这一曾经的新兴现货投资市场明星已陷入数十年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中。 更多
北京时间24日凌晨彭博称,在有关英国可能退出欧盟的担忧令英镑进一步受压之际,英国央行行长马克·卡尼表示,英国央行官员在必要时有放松现货交易货币政策的空间。 更多
巴克莱银行研究主管Ajay Rajadhyaksha和驻香港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常健周二表示,就遏制资本外流及改变现货交易市场心理预期的手段而言,人民币一次性大幅贬值,或许是中国央行可能考虑的选项之一。 更多
高盛(Goldman Sachs)研究团队周二(2月23日)表示,虽然美联储仍有官员暗示“2016年稍晚可能加息”,不过目前金融现货交易市场关注的却是,美联储反转政策带来的风险;但在当前的数据下,美联储几乎不可能反转政策。 更多
国际知名投行花旗周二表示,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的“安倍经济学”将走到尽头,因其对日本现货交易经济提振作用不再明显。花旗表示,安倍经济学的局限性暴露无遗,通过日元贬值促进企业利润增长的策略似乎已走到尽头。 更多
国际知名投行花旗周二表示,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的“安倍经济学”将走到尽头,因其对日本现货交易经济提振作用不再明显。花旗表示,安倍经济学的局限性暴露无遗,通过日元贬值促进企业利润增长的策略似乎已走到尽头。 更多
随着盈利预测的下调,汇丰已将今年底前中国股指预测下调了14%-18%。好消息是,现货投资考虑到目前中国股指的点位,A股已没有可能进一步大跌。 更多
纽约商品交易所4月交割的黄金期货价格上涨12.50美元或1%,收于每盎司1222.60美元。过去5个交易日内金价有4日上涨。3月白银期货价格上涨5.6美分或0.4%,收于每盎司15.24美元。 更多
来自上海海关的统计显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大韩民国政府自由贸易协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澳大利亚政府自由贸易协定》自2015年12月20日正式实施两个月来,现货交易共进口货物2063批,受惠货值12.4亿元,税款优惠3992.2万元。 更多
据统计央行公开现货交易市场本周(2月22日至26日当周)共计有9600亿元逆回购到期,无正回购及央票到期。其中,周一(2月22日)1300亿元,周二(2月23日)3900亿元,周三(2月24日)100亿元,周四(2月25日)3400亿元,周五(2月26日)900亿元。另外本周二还将有500亿元人民币中央国库现金定存到期。 更多
以进一步发挥企业债券在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中的重要作用。现货交易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连维良出席会议并讲话。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发展改革委分管财金的负责同志和工作人员收看收听了会议。 更多
英国首相卡梅伦(David Cameron)在周一(2月22日)欧盟首脑会议后向本国国会提请落实欧盟方案。他表示已将全民公投日期定在今年6月23日,现货交易民众可自行投票选择是否继续留在欧盟。他声明公投结果就是最终定案。 更多
仅一周调整后,上周下半段日元汇率再度走强。今年以来受益于避险属性,日元汇率大幅上涨,并且成为风险资产走软的一大先兆。现货交易市场分析师指出,目前这种局面可能再度上演,而日本央行或不得不在3月继续放宽货币政策。 更多
对于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央行正在采取各种应对的方式,但是现货交易市场的不确定性及汇率制度转换,都会增加人民币稳定的扰动。所以,人民币汇率不确定性是客观存在,市场对此不用太担心。 更多
2016年,高波动可能并非最可怕的,“黑天鹅”才令人猝不及防。直至北京时间2月22日,现货交易英镑大跌逾2%,创近6年最大跌幅,“英国退欧”担忧升温或是大跌主要原因。 更多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