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商宝-中国渤海商品现货投资第一门户

现货交易平台秒杀资金背后:10万爆仓佣金4万

发布时间:2013-06-19 来源:渤商宝 关键词:渤海商品 渤海现货 现货投资 电解镍

       “交易所清理整顿”风暴尚未彻底平息,全国各地形形色色的山寨交易平台却死灰复燃,将魔爪伸向一些在股市中损失惨重的投资者,承诺低风险和高回报,最终通过虚拟资金操纵行情,将投资者的血汗钱洗劫一空。
 
  记者近日调查了解到,这些山寨交易平台的操作手法与国内著名的非法炒金案“维财金”交易平台基本雷同,但不幸的是,这些交易平台却处于“五不管”的灰色地带,投资者无处维权的同时,有越来越多的投资者被一步步诱入其中。
 
  被诱入山寨现货交易平台
 
  山东某师范学院中文系教师张女士怎么也没有想到,丈夫林强(化名)在参与一个名为“山东宝丰”的农产品现货交易中仅仅一个多月就血本无归。期间数次追加保证金,共计50万余元,在经历了一次次离奇行情的“宰杀”之后,最终全部化为乌有。
 
  今年4月初,林强突然接到一个来自深圳的电话,是一位炒股QQ群里联系过的人。电话中对方得知林强炒股并不如意,便说,“股市不好做,改做现货吧,风险低收益大。”起先林强并不相信有这样的好事,对现货交易也不了解,但是,在对方再三劝说下,林强通过该人士代理处开了户,并试探性地放入了3万元。同时,与代理商达成协议,盈利后“四六”分成。
 
  令林强感到意外的是,在一位“指导老师”的带领操作下,他每一次都精准地实现了盈利。因为在股市中屡做屡亏,林强以为这一次自己终于找到了“摇钱树”。
 
  原以为找到“摇钱树”的林强万万没有想到,自己已经陷入了对方设计的圈套。
 
  初尝甜头之后,代理商开始要求林强加大资金投入以获取更高利润。林强多次小额增加资金,但是代理商仍旧不满意,并告诉林强,“5月28日将有一波大的行情。”这一次,林强咬咬牙直接加大到了50万元资金。然而,就在此时,代理商给出了与行情相反的信息,5月28日当天,林强账户内的33万元资金被瞬间洗劫一空。
 
  “秒杀”行情将资金劫杀
 
  类似林强被骗的案例不止一个。记者近期连续接到多位投资者爆料,称重庆天迈、辽宁亚东、松原丰益、甘肃华信和上海标合等多个农产品现货交易平台涉嫌非法操纵价格,导致投资者亏损少则近万元,多则数十万元。
 
  而在记者采访的20多位投资者中,有90%的投资者都是通过炒股QQ群转移到现货交易平台的。
 
  几乎以同样的手法,关先生在名为“重庆天迈”的农产品现货交易平台上,从最初的1万元资金开始做起,期间25次追加保证金,最终在一天之内将账户内的18万元全部亏掉。而其他20多位接受采访的投资者不管金额多少,均以同样的手段被瞬间“秒杀”。
 
  根据一个投资者维权QQ群提供的统计数据,该群34位“重庆天迈”的投资者总计损失高达251万元,另有77万元无法出金。
 
  记者了解到,之所以行情堪称“秒杀”,主要是因为行情走势异常离谱。根据一投资者提供的资料,名为“松原丰益”的现货交易平台上,苹果梨合约的价格曾数次在当日走势中1秒钟之内暴跌超过10%。
 
  在受损投资者眼中,出现行情异常大幅波动的日子便是代理商集中洗劫投资者的日子。
 
  根据一位匿名投资者提供的资料,一家名为“创远”的现货交易平台客服人员曾在与代理商的聊天中提到:“要让他们(投资者)爆仓,如果拿10万资金爆仓了,你可以提4万佣金。前期先养着他们(投资者),后期集中一次杀客户。”
 
  交易平台被指非法经营
 
  那么,这些形形色色的所谓现货交易平台都是一些什么样的交易平台呢?
 
  记者了解到,上述重庆天迈等现货交易平台的背后大多是注册为电子商务的公司,如“上海标合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等。
 
  根据上海工商局网站查询系统,上海标合注册资本为500万元,实收资本仅100万元,于2012年4月19日在上海崇明县注册成立。
 
  “电子商务公司是没有做投资、理财咨询服务资质的,更没有权限做交易平台。”一位不愿具名的上海某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告诉记者。
 
  此外,一些公司的工商注册是否合法也受到质疑。据悉,尽管“重庆天迈农产品股份有限公司”宣称是政府批准、建行监管资金安全的合法现货交易平台,但经调查发现,重庆当地工商部门并没有该公司注册信息。
 
  北京市两高律师事务所期货证券专职律师梁昆贤表示,尽管证监会对交易所进行了清理整顿,但是现货交易目前依旧鱼龙混杂,很多电子交易市场并没有得到任何政府部门的批准,而且并不以交易所形式出现。“这类注册时为电子商务、投资咨询公司,但实际上从事交易所业务的行为,可以认定属于非法经营。”梁昆贤说。
 
  对于上市品种价格波动异常和坐庄嫌疑,银河期货高级分析师吕晓威表示,现货电子盘本来是一个介于现货和期货之间的市场,应该更贴近现货,但现在很多现货电子盘没有起到扩大商品流通的作用,一些电子盘在管理及制度上极不规范,其中包含了很多坐庄、恶意炒作的行为,使电子盘脱离了促进资源流通和发现价格的本性,而成为纯粹炒作和一部分人获取不正当利益的工具。
 
  [维权无门]
 
  山寨交易平台“五不管”
 
  商报记者了解到,惨遭“秒杀”的投资者遍布全国各地,他们中损失少则近万元,多则数十万元。然而,不幸的是,这些投资者面对涉嫌非法经营的现货交易平台却无处维权。
 
  为了试图帮助“上海标合”的投资者找到维权路径,记者近日首先联系了上海金融办,相关人员告诉记者此类事件不归其监管。而后,记者又联系了上海证监局,相关投诉部门人员告诉说,证券、期货类事件可以投诉,现货交易不归其监管,建议找银监局。于是,记者联系了上海银监局,但“上海银监局金融消费者投诉电话”却从未接通过。
 
  一位“辽宁亚东”的受害投资者告诉记者,由于诸多公司注册名为电商公司,因此其联系的律师建议通过各地政府部门的“商务”部门来解决,但是,投资者却被“辽宁商业局”告知,此类事件涉及电子盘交易,不归其监管。
 
  无奈之下,投资者只好寻求公安部门协助调查,但依旧无果。
 
  “各地报案的人没有多少能在当地立上案的,当地公安部门因为各种原因,或许是因为案情复杂,让他们感到无从入手,所以我们当中报案而得到最好处理的就是立案(极少几个),多数也就是受理一下,写个回执,有的只是登记一下,连回执也没有,更多的情况就是根本不受理。”一现货维权群的代表告诉记者。
 
  “这些交易平台可谓处于"五不管"灰色地带,而操作手法如此相似,很可能背后有着同一个团伙,如果能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捣毁的可能是一个很大的利益链团伙。”上述不愿具名的律师称。
 
  “至少从我看来,这些交易平台背后是同一伙人在运作,它们只不过做了很多不同名称的交易平台,然后注册的公司分布在全国各地,这些平台或同时运作,或先做某几个,等被发现有诈骗嫌疑之后,就鸟枪换炮再做一个平台。”上述匿名投资者告诉记者。
 
  该投资者的话在某种程度上得到了验证。记者近日联系多家上述现货交易平台,提出开户要求,均被网站客服人员告知:只能通过各地代理商开户。而当记者问及各地代理商联系电话时,客服人员则表示,“对方如果没有联系您开户,您是找不到代理商的,但您如果很想做交易,可以通过其他投资者推荐,然后联系代理商开户。”
 
  这种隐秘操作的手法从一定程度上投射出其地下非法经营的阴影。
 
  [记者手记]
 
  加强监管力度义不容辞
 
  调查中记者感到,如果说投资者因无知、贪婪而误入歧途,那么投资者亦有责任承担自己为此付出的惨重代价。他们中,有的人不敢告诉家人,只好独自承受;有的人已妻离子散,甚至家破人亡。
 
  记者以为,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到今天远未完善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2011年“38号文”下发之后,证监会掀起交易所清理整顿风暴,我们看到了监管部门的决心,但是也看到了风暴之后,非法经营平台重操旧业的现实。
 
  监管部门若能加强监管力度,职能部门在权责上若有明确分工,是不是可以为“在苦海中挣扎,不知何处是岸”的投资者亮起一盏指路明灯呢?

作者:dingding

来源:渤商宝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