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商宝-中国渤海商品现货投资第一门户

2016年菜籽粕商品现货交易情报

发布时间:2017-01-03 来源:生意社 关键词:现货交易,现货投资,渤海商品


  菜粕期货反弹高度有限

  粕类现价持稳,菜粕库存较高、供给充足,且目前处于水产养殖淡季,现货交易菜粕需求较弱;目前豆粕仍有量价优势,对菜粕构成较大压力,预计菜粕期价维持低位震荡。

  对外依存度大 菜油菜粕“撑不住了”

  由于2015年我国秋菜籽种植面积大幅下滑,2016年国内菜籽供应继续减少,但2015年加拿大菜籽产量创历史次高,同时在加元的贬值效应下,2016年加拿大春菜籽种植面积或将增加,全球菜籽供应降幅小于预期。

  拍卖常态化菜油率先去库存

  当大家还在讨论2016年“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经济任务时,当市场的目光还聚焦在玉米天量临储库存这一堰塞湖时,国家临时存储菜籽油已实现拍卖常态化,从去年12月11日至今年1月20日,已进行六次定期拍卖,累计拍卖国家临储菜籽油48.1464万吨,实际成交22.0489万吨。

  节前备货对菜粕价格提振有限

  受进口DDGS限制、国产菜籽减产影响、进口菜籽船期采购的不确定性、水产消费旺季的驱动等影响,菜粕1609合约可能会存在阶段性相对较强的表现。

  菜粕:上涨过快 透支利好

  随着春节临近,最近一段时间,饲料厂商对菜粕的备货有所增多,同时,在临储菜油拍卖状态下,菜油厂家选择力挺菜粕价格,而我国对进口美国DDGS进行反倾销、反补贴调查,亦在一定程度上支持菜粕市场。

  菜粕 节后仍有走高潜力

  去年11月下旬以来,受美豆企稳反弹以及国内粕类冬储备货增加影响,菜粕期货走出了稳步上行趋势。展望后市,美豆仍存在炒作题材,而国内菜粕需求在春节后随着天气转暖,将逐渐进入消费旺季,菜粕期货在春节后仍有走高潜力。

  ITS:2月份马来西亚棕榈油出口量环比减少17.7%

  船运调查机构ITS发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2月1至29日,马来西亚棕榈油出口量为943135吨,比1月份的1145649吨减少17.7%。作为对比,2016年2月1日至20日期间,马来西亚棕榈油出口量为594944吨,比上月同期减少10.8%。2016年2月1日至15日期间,马来西亚棕榈油出口量为408406吨,比上月同期减少16.1%。

  生意社:3月9日国家临时存储菜籽油交易结果

  据生意社监测,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定于3月9日在国家粮食局粮食交易协调中心及联网的各省(区、市)国家粮食交易中心举办的国家临时存储菜籽油竞价销售交易会顺利结束。本次交易会计划销售菜籽油150718吨,实际成交81916吨,成交率54.35%,其中:计划销售2009年菜籽油1341吨,全部流拍;计划销售2010年菜籽油23557吨,实际成交9298吨,成交率39.47%,成交均价5300元/吨;计划销售2011年菜籽油125820吨,实际成交72618吨,成交率57.72%,最高成交价5550元/吨,最低成交价5300元/吨,成交均价5352元/吨。

  稳定油菜产能 助菜籽油价格回归市场

  油菜是国产食用植物油的第一大来源,所产菜籽油占国产油料作物产油量的55%左右,在我国食用油供给安全战略中地位十分重要。仅去年,长江流域主产省夏收油菜籽产量达到1388万吨,占全国的90%。

  豆粕价格疲软拖累菜粕

  3月以来,随着天气转暖,水产养殖逐渐升温,受此影响,菜粕走势偏强。但豆粕疲软拖累菜粕反弹,短期内多空博弈加剧,菜粕总体保持振荡偏强走势,建议投资者维持振荡偏多思路。

  供需偏空 近期菜粕期价回调压力大

  目前沿海菜籽菜粕库依然较高,菜粕需求仍处于较低水平,菜粕供需偏空。豆粕方面,美豆市场静等USDA报告指引,另需关注巴西大豆出口情况。目前国内大豆库存较高,豆粕供给充足,豆菜粕价差维持低位,豆粕对菜粕价格影响比较明显。总体来看,预计近期菜粕期价回调压力大。

  油菜籽临储取消近一年 种植面积大幅下降

  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再过几个月,油菜籽就将迎来收获期。据记者了解,2015年6月,我国取消油菜籽临时收储政策后,国产油菜籽种植面积出现了明显下降,有些种植户甚至放弃了种植的意愿。

  菜粕市场 “水产行情”启动时间提前

  长期在长江流域跟踪调查菜粕水产需求情况的专业人士黄蔚告诉期货日报记者,自年初以来,由于鱼价不断上涨和饲料价格长期处于低位,水产养殖利润较高,很多水产养殖户在天气转暖后积极采购菜粕备货,菜粕市场“水产行情”启动时间提前。

  油菜籽产量下滑:需要调结构、转形式

  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油菜是国产食用植物油的第一大来源。仅去年,长江流域主产省夏收油菜籽产量达到1388万吨,占全国的90%。可见油菜在我国油料安全中的重要地位。

  油菜籽单产持续下调 菜油临储拍卖成交率再创新高

  自3月以来,即便临时储备菜油泄库的压力不断加码,但是由于油脂期价不断上涨,国内菜油期价也跟随走出一波强劲的上升行情。本周随着原油冻产协议未果,市场开始担忧菜油是否将面临调整,我们认为,菜油调整即是买入机会,中线保持多头思路为宜。

  蛋白饲料价格回升能持续多久?

  “3月份广东豆粕市场日均库存逼近10万吨,市场供应增加导致部分压榨企业开始停机。4月上旬,受油厂停机影响,豆粕日均库存降低至5万—6万吨,市场供需趋于平稳。”广州亿永粮油贸易有限公司研发部经理秦海涛向考察团介绍,一般来说,广东豆粕市场日均库存在8万吨以上为供给过剩,3万吨以下属于供给紧张。

  新季菜籽开秤价格低于2015年

  近日长江流域油菜籽收割工作快速推进,中上游地区收割已经过半,云贵、四川等地新季菜籽已陆续上市。

  2016年我国油菜籽产量或5年来首次下滑

  2015年国家取消油菜籽临时收储政策,油菜籽收购价格大幅走低,农户种植收益明显下滑,播种面积5年来首次下降,预计今年我国油菜籽产量为1400万吨,较上年减少5.7%。

  菜粕供应偏紧预期较强

  “4月以来,虽然豆粕主力1609合约期价累计上涨570元/吨左右,涨幅大于菜粕,但市场的活跃度和交易者的追棒度不及菜粕。”江西南昌县菜粕经销大户罗志伟告诉期货日报记者,此次菜粕价格一口气爬升这么高,关键在于市场供需状况发生了较大变化。盘面显示,4月以来,菜粕主力1609合约期价累计上涨450元/吨左右。

  2016年国内油菜籽行情或好于去年

  随着国内油菜籽收割季节来临,国产油菜籽上市步伐也日益临近。目前,国内长江流域油菜籽收割工作已经展开,但因播种面积减少,加之南方雨水过多,使得油菜籽减产已成定局。欧盟等地区油菜籽亦延续减产状态,在我国增强了对加拿大新季菜籽进口监管的前提下,今年国内油菜籽行情或将较去年有所改观。

  油菜籽总产下滑 收购价趋于稳定

  5月中下旬以后,我省油菜籽主产区陆续进入了收获季节。即使当前油菜籽行情一直疲弱,但农户仍满怀着丰产的期望。今年是国内油菜籽取消临储政策的第二年,新季油菜籽的市场行情怎样呢?

  菜粕中期具有上行动力

  由于近日大宗商品市场整体走势疲软,市场气氛由多转空,前期一直保持强势的菜粕再难独善其身,加之前期菜粕涨幅较大,获利盘积累较多,盘面由强转弱致使获利回吐增多。

  四川:油菜籽收购 今年不再有补贴

  浓香型小榨菜油是条出路,关键看市场空间。王煜奎也有顾虑,大榨菜油走的都是餐馆等大宗用户,差不多占全省菜籽油市场的2/3,小榨菜油仅占1/3,挖掘潜力估计也不大,“还是希望政府能采取适当方式补贴,不然企业不敢收,受影响的还是农民。”

  小榨菜油盛行 新菜籽收购价“步步高”

  由于今年减产,且各地小型压榨菜油盛行,四川、湖北、安徽等地大型油厂菜籽挂牌收购价格被迫不断上提,只有江苏大部分油厂仍处于观望状态,而当地少数油厂以兑换方式进行收购。

  新季油菜籽价格逐步走高

  日前,新季油菜籽陆续上市,整体价格呈现上涨趋势。比起去年同期的“疯狂下滑”,农户们忐忑的心情总算可以稍微平复一些。

  进口菜籽优势凸显 后期有望出现亮点

  在本年度我国长江流域国产油菜籽产量显著下滑的背景下,油菜籽市场收购价格高开高走。至目前,长江流域油菜籽收购价格达2.15~2.35元/斤,比进口加拿大油菜籽价格高出很多。因此,加拿大油菜籽的优势显现无疑,何况其本身在质量上还更胜一筹。

  蛋白饲料需求端利多已被“透支”?

  如果豆粕现货交易价格出现回调的话,现在终端养殖户的库存或能维持半个月,饲料企业的销售压力就会显现,因为饲料企业的物理库存也不低,进而还会影响油厂的出货。到那时,各个环节库存比较充裕的压力就会暴露出来,甚至连囤积的杂粕库存也将冲击市场。“在需求端利多因素已经体现甚至‘透支’的情况下,6—8月份豆粕能否维持强势就主要看供应端表现了。”张立说。

  国产菜籽收购价格稳定 预计后期难以继续上涨

  监测显示,近日湖北地区水杂14%的菜籽收购价格集中在2.16元/斤,水杂11%的菜籽收购价格集中在2.25元/斤,发往外省的净菜籽装车价格最高达到2.35-2.40元/斤,价格与上周基本持平。四川地区水杂12%的菜籽收购价格集中在2.45-2.50元/斤,安徽地区水杂14%的菜籽收购价格集中在2.05-2.15元/斤,江苏地区水杂14%的菜籽收购价格集中在2.10-2.20元/斤。

  菜粕 短线回调在所难免

  在稍显利多的美国农业部季度种植面积报告发布后,短期内油脂油料类期货的基本面已经没有进一步利多消息,经过连续上涨后,高企的期价回调要求强烈。周二,菜粕期货在周边商品特别是豆粕下跌的拖累下大幅走低。展望后市,在美国大豆产区出现旱情前,消息面平静的菜粕期货有望维持高位弱势振荡。

  2016年菜籽主要流向小榨油厂

  目前长江流域新季菜籽收购接近尾声,农户手中余籽数量已不多,籽源多集中在贸易商手中,大型油厂受压榨成本控制,收购意愿偏低。因今年菜籽质量下降,新菜籽出油率不高,流向较为单一,基于成本因素考虑,油企及贸易商采购活跃度较前期有所降低,菜籽行情总体保持平稳。

  国产菜籽压榨亏损 进口加工却有“利”可图?

  国际豆类市场因美国天气良好由升转跌,使国内菜籽油和菜籽粕价格在最近一段时间出现下滑,并且国产菜籽压榨依旧亏损,工厂开机率一直不高,加之最近1个多月时间,湖北、安徽、湖南等地出现罕见暴雨、洪灾,大部分工厂被迫停机,这也使得长江中下游的油菜籽交易出现停滞,继而影响到了油菜籽交易及市场价格。

  进口菜籽9月“履新政” 菜粕供应“惹人忧”

  “大势看供应、小势看需求。”尽管9月份华南地区仅有一船菜籽到港,但现有库存和8月到港量足以维持压榨到10月份,部分油厂甚至可以压榨到11月份。10月以后的菜籽需求,已有油厂通过采购澳大利亚菜籽“曲线救国”,整体菜籽供应货源充足。油厂菜粕大多已经预售,目前菜粕货源主要集中在贸易商手中,油厂表示菜粕销售没有压力,但渠道库存能够维持9月前的供应。

  美豆丰产利空压制 菜粕持续走低

  8月下旬以来,受美豆丰产预期影响,CBOT大豆高台跳水,逼近8月初低点。在短期供应增加和需求不旺的制约下,郑州菜粕期货明显偏弱。展望后市,美豆丰产利空仍需时日消化,但菜粕需求有望转旺,加之油菜籽进口政策的不确定性,料菜粕期货将维持弱势振荡走势。

  新规推迟 菜粕供应格局将改善

  我国与加拿大之间的油菜籽贸易问题有出现转机的迹象。在华访问的加拿大总理特鲁多8月31日表示,中方同意将原定于9月1日实施的油菜籽进口新标准适当往后推迟,而一个长期的解决方案正在制定中。

  新标准暂不执行 进口加拿大菜籽将逐渐恢复正常

  近日,加拿大总理来华参加G20峰会并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此次加拿大总理特鲁多访华的时间长达8天,且随着中加总理年度对话机制的建立和加拿大申请加入亚投行,在加拿大前总理哈珀执政时期近乎“停摆”的中加关系得以“重启”。

  供需两淡 菜粕低位徘徊

  受美豆收获上市和我国对美国DDGS征收高额反倾销税等利空消息影响,9月下旬美豆期货振荡下跌,拖累郑州菜粕期货持续下挫,不断刷新6月以来低点。由于近期油菜籽进口量减少,国内菜粕供应偏紧,但美豆丰产利空仍需时日消化,菜粕期货有望维持偏弱振荡。

  豆粕短期反弹空间有限

  10月中下旬以来,受助于油脂板块强势上涨的溢出效应以及商品市场整体乐观情绪蔓延的影响,豆粕价格小幅反弹。不过,从豆粕基本面情况来看,供给压力及需求疲弱的矛盾并未缓解,预计豆粕价格反弹空间有限。

  季节性需求淡季 菜粕涨势恐难以为继

  10月中旬以来,在加拿大油菜籽主产区遭受雪灾、加拿大油菜籽期货大幅上涨,美豆出口良好、CBOT大豆快速反弹等利多消息影响下,郑州菜粕期货触底回升,走出7月初以来的最大一波反弹。展望后市,国内油菜籽到港量将迅猛增加,菜粕供给充裕,而需求转淡,菜粕期货上涨空间有限。

  “三菜”市场油强粕弱格局明显

  从沿海地区油厂进口油菜籽压榨利润和订货船期,以及开机率等情况分析,虽然压榨利润降到了100元/吨以内,但油厂开机率仍在上升,进口油菜籽到港量也在不断增加。预计年底以前,进口油菜籽的供应量会比较充足,进口菜油利润会持续好转,国内市场菜油、菜粕供应压力将增强。

  豆粕2900元/吨有较强支撑

  因此,建议11月豆粕基差随点随提,12月—明年1月考虑逢低买入,对于远期2—5月则暂时观望。

  菜籽进口“杯水车薪” 菜粕成交惊现“暖冬”

  据监测,截至11月16日,广东湛江地区菜粕出厂价为2380元/吨,钦州2320元/吨,东莞2450元/吨;广西防城港2320元/吨;福建福州2350元/吨,厦门2350元/吨,漳州2350元/吨,比上周上涨10~50元/吨不等。

  菜粕涨势中途受挫 牛市基础依然存在

  上周后期至今,包括菜粕在内的我国多个农产品市场先暴涨后暴跌的价格走势,出乎市场多数人的意料,并且之后国内菜粕现货价格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然而,任何事物总是拥有其两面性的,因政策监管而中途夭折的国内菜粕上涨行情,由于目前牛市基础似乎依然存在,所以,这突如其来的下跌倒是给原本踏空的操作者一次上车的机会。

  市场普遍预期需求好转 菜粕低位快速反弹

  目前,现货交易市场对菜粕的长期走势普遍较为乐观。就供给角度而言,新一年度进口总量预期调降令供给预期收紧,而替代品种价格优势降低有助于菜粕市场需求份额回归。就经济形势而言,通胀预期令市场对农产品价格预期乐观,在此环境下,菜粕市场似乎一片光明,但在乐观形势的背后,我们仍不能忽略一些潜在的利空因素。菜粕杀跌的风险较大 油强粕弱或改变,受美豆下跌的影响,经过近1个月的高位振荡后,上周二以来,郑州菜粕高位回调,再次回到前期振荡区间内。展望后市,美豆出口状况依旧良好,国内港口菜粕供需仍然偏紧,现货价格较强,期货回调空间有限,操作上不宜过度杀跌。


作者:渤商宝

来源:生意社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