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综指在早盘一度下滑,随着券商股企稳、氢能源概念股等主题投资股冲击涨停板,现货投资市场人气渐趋聚集,上证综指随之企稳。券商股的护盘,起到了良好的稳定预期的效果,有利于后续行情的演绎。 更多
2003年以来,A股剔除金融分别有过3轮产能扩张和3轮产能收缩周期。研究发现,共有10个一级行业,37个二级行业的超额收益对产能周期较为敏感。从行业比较视角看,对产能扩张的判断和分析有助于发掘行业的投资机会。 更多
当前制约股市上升的风险性因素仍存,经过较长时间的下跌,短期迎来反弹,但宏观环境不明朗和经济数据低于预期制约了反弹空间,操作上,现货交易短期可以用适量资金博取反弹。 更多
6月中旬市场进入缴税、缴准、缴款期,地方债的发行也相对集中,现货投资市场短期内对资金的需求上升。不仅如此,临近6月底,银行面临每个季末的MPA考核,银行的惜贷情绪加剧,这种阶段性的资金紧缺对利率的影响会在中下旬集中体现。 更多
短期事件冲击使用短期流动性工具。待现货交易市场情绪稳定之后,收拢多余流动性,再次重新控制市场杠杆。从本次事件的处理可以看出,央行调节流动性和控制杠杆将并行。 更多
监管部门近日核准发行第二批科创主题基金。人们注意到,第二批共五只科创主题基金全部是封闭期为三年的产品。而在这之前的第一批发行科创主题基金中,这类封闭式产品不如开放式那么受欢迎,其募集规模明显要小。 更多
历史上重大举措重现,政策力度和规模均超出预期。历史上,2015年我国就推出了专项建设债,该债券主要由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发行,然后以专项建设基金的形式作为资本金支持国家重大项目建设,中央财政对该债券利率给予90%的贴息支持。 更多
周三A股市场出现了低开后有所冲高,但午市后受挫回落的态势。其中,上证综指在盘中一度考验2900点支撑的有效性。庆幸的是,北上资金在午市后加大了买入力度,一批核心资产股的股价重心再度企稳,驱动着指数随之企稳,现货交易短线A股市场的走势仍有望进一步强势。 更多
三大期指各合约走势均强于现货投资指数贴水收敛,特别是IC远月贴水收敛明显,但目前各期指无一合约呈升水状态。期权方面,标的资产50ETF大涨2.74%收于2.814,平值认购期权隐含波动率有所回落。 更多
目前市场对经济悲观、资金压力等预期较强,若市场无新的刺激出现,收益率较难对3.2%形成有效突破,现货交易预计后市仍以振荡为主,收益率短期难以走出3.2%—3.4%箱体,目前外部环境有利于收益率继续下行,但单边机会尚需等待。 更多
从中期来看,A股现货投资价值凸显,中长期底部已经出现,预计短期风险因素释放后,股指期货有望迎来一轮涨势。目前指数已经回到底部区间,向上空间较大,远月合约将重新走强,投资者可以买入远月合约,做空近月合约进行跨期套利。 更多
周二A股现货交易市场出现高开高走的态势。其中,上证综指在券商股、基建产业链个股、稀土永磁板块等热门品种的强劲牵引下,出现了节节走高的态势。成交量也随之有效放大,呈现出典型的量价齐升的态势,中短线A股市场的走势渐趋乐观。 更多
本周现货投资市场重回调整格局,主要指数均创下2019年3月以来新低。全周上证综指,中小板指和创业板指分别下跌2.45%,3.87%和4.56%。从行业指数来看,银行(0.38%),通信(-0.66%),家用电器(-1.65%),非银金融(-1.66%)和房地产(-1.79%)等行业跌幅相对较小。 更多
在重要消息未明朗之前,现货交易市场多空博弈将比较剧烈。在我看来,2830点收盘得失,将决定大盘是向上还是向下,是补缺口还是不补。最为关键的是看2830点能否连续三天收盘守住。 更多
2003年以来,A股剔除金融分别有过3轮产能扩张和3轮产能收缩周期。研究发现,共有10个一级行业,37个二级行业的超额收益对产能周期较为敏感。从现货投资行业比较视角看,对产能扩张的判断和分析有助于发掘行业的投资机会。 更多
周一A股市场高开走高。不过,在午市后,指数出现了冲高受阻的态势,一方面是因为成交量未能持续放大,后续买力不足;另一方面是因为市场兴奋点的扩展能力在午市后减弱。 更多
上周四A股市场出现了震荡中重心下移的态势。其中,在深证成指、中小板指、创业板指相继创出年内新低之后,上证综指在上周四也创出年内新低,且有弥补2月25日向上跳空缺口的态势。 更多
上周国内A股市场整体呈现振荡下行走势,上证综指自2900点一线连续走低,最低一度探至2820点附近,跌破前期低点,最终收报2827.8点。期指三个品种虽然全线下跌,但走势显著分化。 更多
国债期货延续单边上行趋势,十年期主力合约单周涨0.56%;五年期主力合约涨0.25%,两年期主力合约涨0.15%。十年期国债活跃券180027最新成交价报3.22%,收益率下行6bp,五年期国债活跃券190004最新成交价报3.04%,收益率下行3bp。 更多
由于较为宽裕的现货交易市场流动性,不高的估值水平以及较低的杠杆水平,指数不会出现长期的单边下跌。预计6月将出现A股第二次最佳买点。5月美股再次进入调整期。受到美股调整的影响,欧亚主要指数也纷纷一改一季度的上攻态势进入调整期,市场对美股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 更多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