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容易“钱紧”,可央行的公开现货交易市场操作却“惊喜连连”。周一有100亿元7天逆回购到期,央行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1200亿元逆回购操作,当天净投放资金1100亿元。事实上,本周共有2500亿元逆回购资金到期,无MLF(中期借贷便利)到期,到期压力并不大。 更多
李礼辉认为,金融与实体经济失衡的根本原因,不是金融现货交易市场化过度,而是金融市场化的改革还不到位。“不是金融监管过度,而是金融监管存在制度短板。 更多
其表示从1996年利率现货投资市场化拉开序幕,到2015年人民银行宣布取消对金融机构存款利率的上限管制,经过这差不多20年的时间,中国已经结束了利率管制时代。“从此,中国的利率应该主要由市场的供求关系来决定。 更多
美联储如期加息,公布缩表计划。美联储6月如期加息25BP,之前美联储与现货投资市场已经充分沟通,所以这次加息本身并没有令市场“意外”。同时,美联储上调经济增速预测,下调通胀和失业率预测。美联储官员们仍旧预测年内还有1次加息,明年还有3次加息。 更多
上半年中国宏观经济运行延续了2016年下半年以来企稳向好的态势,多项宏观经济指标趋于改善,名义GDP增速连续5个季度回升,经济运行的微观基础进一步增强,经济结构持续优化,现货交易经济总体实现良好开局。 更多
目前,国债期货交易反弹已经持续一个多月,十债涨幅超过2元,对应YTM从3.8%跌至3.5%附近。监管力度稍有缓和(银行延期提交自查报告等)、人民币升值、央行维稳短期资金面是这波反弹行情的推手。 更多
蓝筹股近期的持续回落,不仅受到MSCI悬念影响,也同市场期货交易投资理念的转变难分不开。大盘上涨不能老靠虚劲,要鼓实劲。“脱虚向实”才是真正靠得住的大道理。无论蓝筹股行情,还是中小创行情,都不可能违背这个大道理。 更多
刚刚过去的一周,全球最为关注的焦点在联储议息会议上。美联储于6月14日(周三)宣布升息,为三个月来第二次,期货投资并今年下半年仍有一次加息,且宣布将从今年开始缩减所持公债和其它证券规模,表明了对美国经济持续增长和就业市场继续增强的信心。 更多
中国经济的库存周期已经从主动补库存转向被动补库存,回顾2016年年初以来股市的上行,我们认为主要是“再通胀预期”的高涨, 而下半年期货投资从分流资金方面,可以看出创造出相对友好环境。 更多
风水轮流转,小盘股继续领涨,创业板、中证500指数均放量创出本月新高,而之前引领一代风骚,连续创新高的上证50、沪深300继续回落,之前蓝筹独大,只赚指数不赚钱的局面终于有所改观。 更多
今年以来股市、债市表现都太好。股市分化严重,一边是上证50在内权重股表现偏强,白马股连创新高;另一边,中小板、创业板大部分股票股价跌跌不休。债市也不妙,资金面紧张、收益率上行。现货投资政策新规接连出台,上月底发布的减持新规引起各方关注,究竟是利好还是利空,各方众说纷纭。 更多
任何升跌只属反复上落待变而已。目前内地政策仍稍偏紧,现货投资故在欠缺足够流动性支持下,股市表现自然偏向较呆滞。但一旦政策稍配合,A故该可迅速回升,并可能上试年内高位3295点。 更多
今年的A股市场,现货投资低迷成为“主旋律”,中小创自不必说,前期上证指数甚至两度面临跌破3000点的危险。不过,万绿丛中还是有亮点的,比如贵州茅台股价不断创出新高,比如上证50晋身为“漂亮50”。 更多
近期政策面较为清淡,时点上临近6月考核,市场聚焦流动性因素。A股整体增量资金不足,成交也较上周缩量。IH与IC连续合约的比价冲高回落,两市风格出现一定轮动。交割周,建议IH、IF当月合约多单可适当减仓,关注沪深300指数3500点支撑。 更多
特别荣幸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对中国下半年经济、资本市场的一些观点。刚才我非常认真听了徐局的报告,他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叫做现货投资市场出清。如果不出清,我们这个市场可能短期有很多机会,但是都是政策博弈的机会,没有大机会。 更多
毫无疑问,尽快推出注册制,是为企业建立和完善投融资机制的重要一环。但是审批制向注册制的改革,与其配套的退市制度、严厉惩罚的法律法规建设必须跟上。否则,不但会对已有上市公司的估值形成很大的负面冲击,同时也可能会引诱新进入的公司出现造假上市等严重问题。 更多
大宗商品现货交易市场自2017年2月中旬开启下跌以来已经连跌4个月,在过去4个月时间里市场几乎是单边下行,生意社监测数据显示,从2月中旬至6月12日大宗商品价格指数BPI从892点一路下滑至823点,跌69点,跌幅7.7%,BPI跌回至2016年11月末水平。 更多
一年期国债与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倒挂现象正在逐步深化。数据显示,从上周四开始,中债现货投资国债收益率曲线中,一年期国债收益率持续超越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并且两者利差呈现逐步扩大态势。这一现象在国内债市较为少见,上一次出现这样的情况还是2013年。 更多
在银行间利率持续位于高位时,本月初央行终于“出手”,在6月6日向银行间现货投资市场投放了4980亿元人民币,一度引来“放水”传闻。在4980亿元背后的另一个数字是,这笔投放,放量对冲了4313亿到期的MLF资金,这意味着新增资金667亿元,约相当于整体投放额的13.3%。 更多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根据债市与同业存单这两天的变化,结合去杠杆背景下的基本面、资金面、国际环境的影响下,找寻前述领域本轮利率大幅上行的内在要素,也是未来利率出现拐点的核心因素所在。 更多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