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商宝-中国渤海商品现货投资第一门户

30年间三进温杨村 见证棉花种植的乡间凉热

发布时间:2012-06-21 来源:转载 关键词:年间,三进,温,杨村,见证,棉花,种植,的,乡间,

  温杨,坐落在山东无棣县车王镇北部的一个小村庄,西邻马颊河,东靠幸福河,名不见经传,却让记者魂牵梦绕。

  5月11日,是个忘不掉的日子。30年前,记者离开吃住了3个月的温杨村。30年后,记者第三次来到温杨村。一到村口,就看到村主任杨玉亮和村党支部原书记杨廷轩,已经早早地站在路边等候。

  72岁的杨廷轩曾担任过18年村支书。说起当年,他格外兴奋。1977年10月,县委掀起“农业学大寨”高潮,温杨村1600亩盐碱地大部分需要治理。记者刚高中毕业回乡参加劳动,住在温杨村村民杨文仕家,住了3个月。高考制度恢复后,记者考上北镇师专中文系,毕业后分配到无棣县委宣传部从事新闻报道工作。1982年3月初,县委组织工作组下乡推广种棉技术。非常巧合的是,把记者分到了温杨村。3月10日上午,记者骑上自行车,带上铺盖卷,跟随组长刘占峰等3位同志,第二次住进了温杨村,一住又是3个月。

  “要发家,种棉花”的口号,当时喊得很响。那时候,实行大包干责任制已经两三年,农民的温饱问题已经解决。但是,有粮吃无钱花是普遍现象。种棉花是增加收入的好途径,但是当地农民没有种棉花的习惯,再一个原因是土地盐碱程度较高,出苗率低。针对这一现实,我们先搞示范,用一种特制的工具制作营养杯,把棉种放在其中,再用塑料布盖上育苗,出苗后向大田移栽。我们干给群众看,手把手指导群众干,全村很快掌握了这一植棉技术,全村兴起了“种棉热”。

  时光荏苒,一晃30年过去了。1986年,记者又调到大众日报滨州记者站工作,其间再没到温杨村来过,想不到现在村里群众仍在种植棉花,但已经不是主要收入来源了。

  村干部一边给记者介绍村里这些年来的变化,一边领着记者到村民家走访。

  村民杨玉升种了12亩棉花,长势茁壮。他说:“去年的籽棉售价是每公斤7.5至8元,除去化肥、农药、良种等成本,每亩收入在1200元以上,还是有利可图的。”

  相比种棉花,村民靠搞网具加工或者外出打工,人均收入都在6000元至8000元之间。记者来到村民杨立民家,一进门,就看到4台“银蜘蛛”牌织网机在高速运转,却无人值守。记者正纳闷,杨立民和爱人急匆匆回来了。他说:“这些设备每台3.5万元,全部电脑控制,不需要人盯上看管。”靠此,他如今一年可收入6万至8万元。

  杨玉亮告诉记者,温杨村现有190多户730多口人,与30年前差不多;但是收入比过去多了,生活也比过去好了。2004年,村里接通了自来水;2005年,村庄进行了重新规划,铺上了柏油,硬化了路面;2009年,村里的农电线路进行了升级改造……

  30年,弹指一挥间。温杨村的村容村貌变了,乡亲们收入提高了。和大家握别时,记者一再承诺,下次来不会再等30年了,会经常来看望乡亲们。

  出处:大众日报

作者:admin

来源:转载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