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11-04 来源:生意社 关键词:现货交易,现货投资,渤海商品
10月31日,大宗商品现货交易价格指数(BPI)收官773点,较月初747点上涨26点,涨幅为3.48%,较9月份(涨幅2.61%)明显扩大。同比2015年,BPI上涨12%,这也是自2011年以来BPI连续第3个月出现同比上涨的情况。同时,创出了近16个月以来的新高。
值得关注的是,截至10月31日,BPI与2015年5月下旬指数相当,与2014年12月指数较为接近。按照目前的态势,BPI有望在11月中下旬升至2014年的同期水平(800点)。
从生意社BPI走势图来看,10月份大宗商品走势仍呈单边上行趋势。BPI从6月底至今已连涨4个月,累计涨幅达10.37%,也是自2011年下半年以来持续时间最长、涨幅最大的一波单边连续上涨行情。结合上半年的市场来看,下半年这波上涨行情的持续时间和涨幅已经远超上半年2~4月的上涨行情(上半年累计涨幅为7.72%,不同的是上半年2~4月份市场是急速拉升,7~10月份这波行情则呈匀速上升),大宗商品市场这个“银十”变成了价值更高的“钻十”。
生意社总编、中国大宗商品发展研究中心(CDRC)核心专家刘心田指出,大宗商品市场之所以出现“钻十”现象,主要来自三个效应和五种力量:一是“涡轮效应”。近期市场供需两旺,基本面的走好带来增压效果,市场炒作热情高涨。二是“龙头效应”。10月份以炼焦煤、焦炭为代表的黑色系成为煤焦钢的上涨龙头,天胶、铝等也带动了橡胶、有色板块,多龙头齐动形成百花齐放的局面。三是“光环效应”。在期货市场上,动力煤主力合约价格单月涨幅近20%,焦炭价格年内涨幅200%……种种“垫底儿”品种翻身成为明星,让市场充斥着“一切皆有可能”的味道。此外,结构、惯性、传导、周期、爆发五种力量均在10月发力,尤其是周期和爆发的力量展现得淋漓尽致。
刘心田认为,此波行情的持续时间、涨幅均已“超标”,上涨空间已被大大透支,当前现货交易市场的心态过于狂热,加之12月美联储加息预期显著增强对大宗商品市场构成潜在利空,故年内市场不排除一波降温。根据“周期记忆定律”,790点或将是2016年BPI的“天花板”,并成为本轮行情的阻力位和拐点。市场或在11月上、中旬最高冲至790点,下旬回调整理,或780点收官,整体走势或为波浪形。同时,他预测,10月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将同比、环比双涨,且涨幅较9月有所放大。
作者:渤商宝
来源:生意社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