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10-14 来源:金融时报 关键词:现货交易,现货投资,渤海商品
债市回暖中现货投资者仍需警惕信用风险“倒春寒”
亚邦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近期发布了未能及时兑付“15亚邦cp004”的公告,这是继年初该公司短期融资券违约后的再次违约。
亚邦集团表示,因以下三大原因,造成公司资金链十分紧张:一是受去年公司董事长许小初先生应相关部门要求协助调查和今年初“15亚邦CP001”违约的影响,公司外部融资渠道严重受阻,在此情形下,公司先后兑付了“15亚邦CP001”本息2.16亿元、“15亚邦CP002”本息3.2亿元,“15亚邦CP003”本息2.12亿元,共计7.5亿元;二是公司处置非主业资产的瘦身计划,实施进度比预期慢,没能在计划时间内落实到位;三是公司开展的股权收益权转让与回购、资产信托计划等新的融资活动未能如期完成。
此前,亚邦集团发行的“15亚邦cp001”曾于2016年2月因实际控制人协助调查引发流动性不足而发生违约,但3月份得到了足额偿付。之后,该公司正常如期兑付了应于2016年4月17日和9月11日到期的“15亚邦cp002”及“15亚邦cp003”两期短期融资券。
在东方金诚评级总监刚猛看来,仍未改观的治理风险、很高的经营及财务风险导致“15亚邦cp004”违约。尽管亚邦集团足额偿付了2月份违约的短期融资券并及时兑付了其他两期短期融资券,似乎公司的信用有所恢复,但实际上公司治理风险(实际控制人及财务信息披露质量)、经营及财务风险并未得到有效改观,最终导致违约再次发生。
一方面,信息披露很差,治理风险仍未改观。该公司的治理风险除了表现在前期已暴露的实际控制人风险外,还表现在今年以来很差的信息披露质量。2016年以来,亚邦集团始终未能正常披露财务报表。该公司2015年年报及2016年以来应披露的财务报表迄今仍未披露。另外,该公司也未能按监管要求在9月22日(即“15亚邦cp004”兑付前5个工作日)披露违约风险提示。较差的信息披露质量反映出该公司的治理结构并未得到根本改善,同时也使居高不下的经营和财务风险得以隐藏。
另一方面,很高的经营及财务风险。亚邦集团两次违约的表面原因是资金链紧张、流动性不足,但背后的实质原因是很高的经营及财务风险。亚邦集团营运业务较散,收入及毛利润贡献最高的染料业务主要由下属上市公司运营,亚邦集团不能动用上市公司的现金作为偿债保障。亚邦集团本部业务中只有医药业务的收入和盈利性较稳定,但整体规模不大;而房地产、物流及农药、兽药等其他业务规模均较小,利润贡献较低且不稳定。2015年,亚邦集团因与当地政府合作的西太湖房地产开发投资失败,损失了全部投入逾3亿元。总体来看,亚邦集团的经营风险很高。
根据最近披露的财报数据(2015年9月底),亚邦集团本部负债高达81.6亿元(负债合计为92.7亿元,其中上市公司负债合计为10.9亿元),其中短期负债达59.15亿元,而公司本部净资产仅为18.5亿元。另外,亚邦集团还有逾30亿元的对外担保,2015年因受外部互保企业(牛塘化工)牵连,被迫代偿现金逾3亿元。
“总的来看,亚邦集团流动资产质量不高,虽然拥有上市公司的部分股权,但大部分已被质押。因此,无论是该公司经营产生的现金流还是能够变现的资产,均已难以承受高企的财务风险,流动性危机自然随时可能发生。”刚猛分析称。
除了亚邦投资违约外,9月26日,东北特钢公告称,“15东特钢CP003”7亿元短融券未按期足额兑付本息,已经构成实质性违约,至此东北特钢已经有9只债券57.7亿元债券本金违约。值得注意的是,东北特钢连续9次违约后,依然不能拿出有效偿债方案,债权人已经向大连市法院申请对东北特钢及其部分子公司进行破产重整。
9月30日,抚顺特钢在回应上交所问询函的公告中表示,其控股股东东北特钢收到大连市中级人民法院送达的通知书:9月26日,东北特钢的债权人已向大连市中级人民法院申请对东北特钢及下属子公司东北特钢集团大连特殊钢有限责任公司、东北特钢集团大连高合金棒线材有限责任公司进行破产重整,不包括抚顺特钢。目前,大连市中级人民法院正在对上述债权人的申请履行法律审核程序。
事实上,今年以来,债券违约总额已超2014年和2015年的总和。据济安金信基金评价中心统计数据,截至2016年8月末,今年以来已有21家债券发行主体的39只债券发生了实质违约,涉及金额合计约251.49亿元,数量与金额总量均超过2014年和2015年之和;多家发债主体发生连环违约。
济安金信副总经理、基金评价中心主任王群航表示:“今年10月份和11月份全市场将分别有902亿元和935亿元债券到期,已发生违约的相关企业仍有存续期债券陆续到期,在前债未偿还的情况下,后续再次违约将较大概率地出现,值得特别关注。”“今年二季度以来,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回升,国内汽车、钢铁、石油化工等行业复苏较明显,宏观经济增速下行的压力有所缓解。然而,近期亚邦集团短期融资券再次违约以及东北特钢仍未兑付之前的违约债券本息以及继续发生债务违约等事件,表明在宏观经济及债市回暖的过程中,市场现货投资者仍需警惕信用风险的‘倒春寒’。”刚猛分析称。
作者:渤商宝
来源:金融时报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