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商宝-中国渤海商品现货投资第一门户

大宗商品现货交易“跌傻了”

发布时间:2015-11-25 来源:渤商宝 关键词:现货交易,现货投资,渤海商品

  周一“暴跌”后的大宗商品现货交易市场周二得到一丝抚慰。在原油的冲高带领下,农副、化工板块复苏反弹,塑料和PVC主力合约强势上扬近4%涨停,农产品基本全线飘红。但黑色产业链上的煤焦、螺纹和有色品种铜铝锡镍等颓势依旧。

  不过,多重偶然性因素促成的暖风并不能彻底拨开市场上空的阴霾,超跌后的报复性反弹也无力改变整个大宗商品的熊市。

  今年4月份以来,大宗商品市场出现轮流下跌,黑色、化工、有色、农副各大品种无一幸免。半年内,中国大宗商品价格指数跌去近20%,钢铁价格指数更是从年初的84.4跌到如今的58.4,钢价进入“1时代”。

  “目前整个大宗市场已经进入去利润行情。”新湖期货研究所所长李强认为,部分行业的颠覆性过剩促使大宗商品进入底部低动能态势。

  中大期货副总经理景川对记者表示,近期商品集体走低是几大利空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产能过剩是主题,而美联储加息预期以及年底企业资金回笼是诱因。

  各大品种全线下跌

  昨天,建筑钢材指数西本钢材指数再跌10元,报收1960元/吨,创下2001年该指数有纪录以来的新低。

  11月10日以来,钢价加速下跌,沪螺纹主力合约连续11个阴跌,昨天收于1667元/吨,累计跌幅8%。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杨红旭表示,从近期房地产业对宏观经济的作用分析,房产销售复苏对经济的正面影响,远不如投资放缓对经济的负面影响。

  上期有色指数昨天盘中创下1898点,这是指数创设3年多来的新低。该指数自2012年2月高点已经累计下跌43.96%

  而周一,商品市场触及13年低位,金属市场溃败。期铜和期镍下跌至数年低位,拖累国际CRB指数下滑至2002年11月以来最低。

  昨日,石油的下游化工产品塑料和PVC出现涨停。李强认为,塑料品种目前处于紧平衡状态,库存较低,昨日出现报复性反弹可以理解,但后续上涨缺乏动力。

  与此同时,农副产品中的油脂油料期货借势上攻。但安信期货高级农产品分析师李青指出,昨天的上涨是受到原油带动,而非基本面因素。短期油脂价格要看原油和周边商品的影响,长期还是回归基本面供需。

  但多数专家预计原油还将继续下探。“随着原油的尘埃落定,油气化工板块会有新的定位。对比35美元/桶原油的未来,许多品种仍存在泡沫。由于产业链的传导存在滞后效应,故油气会比较明显的跟跌,化工橡塑则会延迟一定时期。”刘心田如是说。

  中国是大宗商品需求最大国,其供给过剩已影响到全球。此外,去年下半年以来,美元走势强劲,以美元计价的商品价格承压。万达期货李清锋认为,美元指数逼近100点整数关口,国内外商品市场形成趋势性大跌,空头完全掌控市场。

  未来供给侧改革将带来曙光

  从近一年的国家宏观数据和产业表现来看,中国经济的缓坡态势已成定局。美元加息挟持下的大宗现货交易市场又是不断遭受重创,层层阴霾之下,商品价格何时见底,反转契机又在何处?

  对于商品未来分化走势,景川认为,这要看中国供给侧改革的方向。他分析,未来影响大宗商品的主要因素包括:一是美元加息。加息奠定了美元上涨的基础,但是通常情况下,加息的靴子一旦落地,美元可能迎来短暂调整期,这将可能对商品构成短暂支撑。

  另外一个因素则是中国的供给侧改革。景川认为,通过供给侧改革,一些僵尸企业、产能过剩企业可能会受到政策限制,大规模的继续生产将会受到抑制,这将自然而然地消耗库存,给市场产出带来积极影响。供给端的限制,意味着产能过剩的局面可能发生改变,届时市场价格将重新定位。

  李强也告诉记者,大宗商品现货交易市场的反转机会在于国家对供给侧的调控。需求端的刺激对经济的提振作用已经越来越小,未来配合财政、货币、就业等一系列政策改革的推进效果将决定大宗商品市场的走势。

作者:渤商宝

来源:渤商宝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