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6-19 来源:腾讯财经 关键词:现货交易,现货投资,渤海商品
腾讯财经讯(邬川)2007年,资本市场最为火热的除了股指,便是红筹股回归预期。如今,中概股私有化、拆VIE、A股上市已成浪潮。
昨天(6月17日)晚间,曾位列中概股市值第三的奇虎360宣布私有化。巨大的估值套利空间是回归的驱动力,日益严格的监管同样是回归浪潮下需要审慎面对的。
同一天,宏达新材今日公告称,公司及实际控制人朱德洪于日前收到证监会《调查通知书》,因公司信息披露涉嫌违反证券相法律法规、朱德洪涉嫌违反证券相关法律法规,根据有关规定,决定对公司及朱德洪予以立案调查。
作为更早谋划回归A股的分众传媒,现在借壳宏达新材的进程陡然生变。此前的6月2日晚间,A股上市公司宏达新材公布重组方案,从纳斯达克私有化的分众传媒计划作价457亿元借壳上市。
分众传媒则明确表达了宏达新材被调查与分众无关。“宏达新材涉案事件与本公司以及本次重组项目无关,对于本次重组的影响正在评估中。”分众传媒有关人士向腾讯财经表示,上市本身就充满不确定性。
宏达新材表示,在立案调查期间,公司将积极配合调查工作,并就相关事项严格履行信息披露义务。目前,公司生产经营状况正常。公司同时称,朱德洪承诺,如公司因涉及违反证券法规遭受处罚,由朱德洪承担。
现货交易市场疑窦四起,也同样增加了中概股回归的不确定性,不过业内人士表示,因信息披露而起的调查一般并不会影响重组的成败。
“按照以往经验,上市公司因信息披露被调查的话,对于重组影响不会太大,而实际控制人因违法证券法被调查,也同样不是重组最后成败与否的决定因素。” 一家大型券商的投行人士向腾讯财经表示。
尽管如此,但根据相关法规,分众传媒的回归步伐肯定因此而被延宕。
根据《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存在“上市公司或其现任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因涉嫌犯罪正被司法机关立案侦查或涉嫌违法违规正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等七类情形之一的,不得非公开发行股票。《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第五十六条规定也显示,公司重大资产重组涉嫌违法被司法机关立案侦查或者被证监会立案调查的,在案件调查结论明确之前应当暂停重组。
“并购重组委员会只能在调查结案后才能重新启动对分众传媒的审批,这个过程会比较漫长。什么时候重启则要看证监会对这次违法的影响程度作出什么样的判断。”上述投行人士说道。
而证监会对上市公司及实际控制人违反信息披露而展开调查,天同律师事务所的一名律师认为,证监会在调查取证方面的自由裁量权比较大,外界并不知道上市公司到底因何而被调查。
在上述投行人士看来,此次宏达新材被立案调查有可能并非和分众传媒的借壳有关。“因此中概股选择用借壳的方式回归A股,首先要对壳本身做好充足的尽职调查,否则极端情况下会让中概股之前回归的工作都白费了。”
如果说中概股回归A股是为了赶上这轮牛市的估值溢价,那么尽可能快则是核心诉求,而借壳上市此时成了仅有的路径。“但欲速则不达,借壳本身充满不确定性,虽然调查最后并不一定影响借壳结果,但错失牛市则可能让借壳失去了最大意义。”上述投行人士指出。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曾在5月8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要集中力量打击市场反应意识强烈企业的典型重大违法行为,目前证监会已经进场对大智慧涉嫌信批违规案进行调查,而大智慧对于湘财证券的并购重组事宜也同样因此中止。
作者:邬川
来源:腾讯财经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