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商宝-中国渤海商品现货投资第一门户

资金抢跑债市 债券基金夺冠

发布时间:2014-06-14 来源:中国经营报 关键词:债券收益,债券基金,债券市场,收益率

  如果现在你手中持有互联网“宝宝”类货币基金或股票型基金,看到收益恐怕要失望了。截至6月10日,有些货基收益率已跌破4%,而股票型基金则是平均亏损4%。

  相比之下,债券基金成为今年以来最大的赢家。去年因钱荒而业绩惨淡的债券基金,今年成功逆袭,走出一波牛市行情。

  棋至中盘,下半年,债券牛市是否走完?对此,业内的主流观点是,无论是政策还是基本面都有利于债市,债券牛市还有行情。如果市场有调整,反而是买入的机会。

  政策利好

  据天天基金网统计,截至5月6日,今年以来市场上807只债券基金平均收益达到4.16%,最高达21.28%(德邦德信中高企债指数分级B),成为最赚钱的基金品种。在中长期纯债类基金中,有113只收益率超过5%;混合型一级债基,也有84只基金超过5%。

  眼下收益高的货币基金也都无一例外是在债券收益高点,成功锁定了高收益资产的果实。兴全添利宝货币基金就是其中之一。截止到6月11日,其7日年化收益为5.07%。

  债券基金因何走牛?市场人士认为,在经济、通胀双双下行的情况下,资产投资处于下行区间,刺激了债券需求。与此同时,今年市场资金面比较宽松,随着银行间利率回落,具备稳定回报率的债券,自然成为市场热捧产品。

  同时,目前偏温和、稳健的改革节奏下,经济在当前经济增速的底部徘徊时间较长,这意味着股票投资时点不会很快到来,债市可能还有很长一段时间的发酵期。

  对接“掌柜钱包”的兴全添利宝货币基金经理张睿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债券牛市短期还没有走完。虽然债券的收益率在下降,但是如果央行不降息,向下的空间也不大。

  “去年6月经历过钱荒,现在资金面相对平稳。如果市场有调整,反而是更好的买入机会。”

  万家恒利基金经理苏谋东也对记者称,下半年仍然存在机会。从半年或更长的时间周期看,经济下行的压力将持续存在。因此,其认为债券牛市仍可继续,短期难以出现明显的反转。

  经济面、政策面的多种利好也延续了下半年债券市场的慢牛格局。

  从6月16日起,对符合审慎经营要求且“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达到一定比例的商业银行下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国泰基金分析,定向降准的再度推出,虽然降低了短期全面降准、降息的概率。但在高层的底线思维下,不排除三季度进一步宽松的可能。

  “央行的定向降准是点对点,以微调为主。且整个资金成本也出现明显下行,从8%~9%下到4%的水平。”张睿分析,收益率下降到这个水平之后,国债收益率已经与银行贷款折算风险之后的成本比较接近了,有些信用类产品的收益率也与银行考虑风险资本成本水平之后呈比较接近的水平。因此,“从中长期看,我们对资金利率的下限判断持乐观态度。”

  同样,目前资金面宽松的格局也是债市的有力支撑。6月末资金面的紧张程度显著小于去年。在基本面和货币政策维稳的环境中,债券市场可能保持慢牛。

  与此同时,规范非标业务也成为债券牛市新的催化剂。

  五部委127号文和银监会140号文,大大限制了同业资金投资非标资产。同时,今年以来房地产市场的降温,主要投资于房地产项目和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的非标资产风险随之上升,降低了金融机构的配置意愿,市场预计,未来非标资产的配置需求将明显下降,更多资金将进入债市。

  127号文的最大改变是,银行在风险资本的使用上受到更强的约束。“由于非标也要占银行的风险权重,这都是有成本的。因此,尽管债券收益率下行,但如果短期不降息,(收益率)一定有下限在。”张睿称。

  苏谋东则表示,政策在流动性上的变化以及对同业投资非标的监管促进了年初以来债券市场的上涨,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政策的短期冲击已经大部分被反映在行情中。”

  风险隐忧

  “在别人恐惧的时候贪婪,在别人贪婪的时候恐惧”是巴菲特的名言。在债券牛市行情未完的判断下,理性的机构投资者也已经意识到了其中的风险。

  虽然政策层面宽松措施仍然继续,效果也在累积,不过万家基金认为这些措施实际起作用还需要一些时间,且定向宽松指向部分民生和小微等领域对经济的拉动有限,短期看经济趋势恢复的强度不足。因此,万家基金维持看空经济。预计五六月同比经济数据稳定,七八月或将下行,而环比自4月以来的反弹和稳定结束,恶化已经开始。

  而房地产市场的下行,或将使三季度经济风险暴露,且加速下行。

  不过,也有机构认为,房地产风险的发酵,反而会继续支撑债券牛市。因为,这会使金融机构担忧信用风险,贷款谨慎。在平稳的流动性、正面的货币政策预期之下,债市会成为经济疲软,风险偏好下降的避险资产。

  房地产市场的景气下行或将引发另一个更大风险:庞大的地方政府债务能否到期偿付,如果不能,是否会引发金融风险?全国政府性债务审计报告显示,2014年,地方政府到期债务高达3.57万亿元。

  5月21日,财政部发布《2014年地方政府债券自发自还试点办法》,允许十个省市试点地方政府债自发自还,并相对以前取消了3年期,增加了10年期,有利于地方政府用长期债务置换短期债务。

  这虽然意味着风险或将有所缓解,但是会直接降低债券利率水平。

  目前政策在向解决问题的方向推进,不过,苏谋东认为,地方债问题的全部解决仍然需要更进一步的解决方案。“利率是否可以降低取决于新类型债券的制度安排,如果发行量足够并可以替代现有的债务存量,则有助于减轻整体债务负担。”

  对于类似超日债引发的债务偿付危机是否还会持续?某券商告诉记者,这尚有待观察。

  不过,他强调,目前在交易所上市的债券没有一例违约出现。“即便交易所债券,当上市公司资不抵债时,还存在壳资源的重组价值,以及可能的地方政府救助,所以违约的概率微乎其微,尤其是那些并没有出现巨亏的企业债,违约概率更是很低。”

  如果兼顾收益性与安全性来说,基金更看好中高等级信用债和可转债。它们都是在熊市当中能够起到很好的本金保护作用,是一个既能进攻又可防御的品种。

  从信用环境特征看,转型期的信用环境较为复杂,信用风险事件较多,使得市场的风险偏好降低,因而从信用风险上看,苏谋东认为,中高等级信用债更具有安全性。

  对于机构来说,抓住债券牛尾行情,在收益率高点锁定高收益债券资产,对其收益率高低起到决定性作用。虽然今年以来,债券基金发行已降至“冰点”,但这并不影响基金跑步入(债)市的热情。截至5月13日,有5只债券基金提前完成募集,以便抓住机会尽快建仓。

  数据统计,今年前5月,只有25只债基发行,而2012年、2013年,债基发行总数分别为79只、167只。

  张睿表示,目前也会顺应市场趋势,加大债券的配置力度。

  不过,虽然债市牛市仍将继续,但毕竟最好时候已经过去。“牛尾行情”或是对当下情形较贴切的描述,牛尾也是肉,但吃的时候要相对谨慎。

  苏谋东判断,短期市场走势较为强势,收益率大幅下行使得前期累积了较大的涨幅。同时一些政策风险开始有显现的迹象,另外,季节性的资金紧张仍不能排除,因而建议短期不做激进配置,短期配置以保持流动性和稳定前期盈利为目标。

  “从近期政策层的动向看,短期经济刺激政策在增多,尽管力度偏弱,但是有可能改变经济下行的斜率并改变市场此前对经济偏悲观的预期。另外,引导信贷投放量增加的政策可能占用债券市场的可配置资金,对债券需求不利。这是后期需要关注的因素。”

  张睿分析认为,下半年债券市场有三大风险。第一,货币政策放松空间到底是大还是定向微调。回过头来看,近期债券市场收益率的加速下行,主要还是源于市场对资金利率的乐观预期。“如果市场按一个很乐观预期—全面降准、全面降息趋势去走的话,有可能是过度乐观地预期了政策变动。央行对经济下滑的容忍度也在提高,所以全面降准不大可能会出现,将来微调和定点再贷款应该是主流。”

  其次,从投资角度说,目前资金面宽松,债券收益率下线比去年低了,但上线与之前很低的成本相比是抬高了。所以,当资金利率上升到一个宽松阶段,收益率却下降到一个低水平的时候,相应的风险就会显现。

  第三,上半年债券牛市得益于经济下行与低通胀配合的基本面趋势。下半年,如果经济企稳、通胀抬头,将是债券市场的隐含风险。

作者:蓝晓兰

来源:中国经营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