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商宝-中国渤海商品现货投资第一门户

淡季效应有望推动沪胶探底回升

发布时间:2014-04-04 来源:中国证券报 关键词:商品投资,现货交易,现货投资,现货交易技巧,现货

  天胶市场每年有半年时间面临供应阶段性短缺威胁,每年的2月至4月是国际产区的干燥减产期,但同时又是消费旺季,供需转向偏多,加上近年来产区气候异常,加重了淡季效应。受季节和政策双重因素作用,沪胶当下形成阶段性底部,并持续单边回升。但由于宏观经济及供需利空未根本逆转,后市涨幅仍有待市场验证。

   首先,国际供应未按照预期恢复,将引发胶价季节性上涨。4月仍是国内产区停割期末期,而4-5月东南亚产胶区仍处在低产状态,尤其是泰国和马来西亚产区遭遇严重干旱灾害,减产超预期。泰国和马来西亚产区相似,每年一般从4月底5月初自北向南开始割胶。

   国际橡胶联盟数据显示,泰国、印尼和马来西亚今年橡胶产量料减少6%-8%,原因是产区天气异常干燥,这三个国家橡胶产量占全球供应的70%,越冬期间通常在2-5月,此间乳胶产量通常季节性减少。气象资料显示,除中部至西部小部分地区外,泰国多地干旱非常严重,降雨将是零星和暂时的,且并不足以明显缓解长期以来的干旱灾害。

   其次,国内方面,琼滇产区由于数月未割胶及生产商严重惜售心态下,海口和昆明两大交易厅处于无货可供状态,现货挂单价始终维持对沪胶近期合约期价的升水态势。

   期货方面,沪胶近远期合约维持近低远高正基差排列态势,其中近期合约维持对产区和销区现货胶价的贴水格局,由此导致沪胶库存量和仓单量缓慢缩减。实盘压力由加重转变为减轻,显著增强多方追捧期价的意愿,反过来也显著减弱空方打压期价的意愿,导致沪胶期价走势逐渐形成一个多月的阶段性底部。

   在天胶价格逼近生产成本之际,国际橡胶组织及各产胶国纷纷呼吁胶农和生产商缩减生产规模,缩减产量和出口量,暂缓在低位大量销售天胶,并给予适当资金补助等,由此对天胶供应产生政策性缩减作用,并对供需关系产生偏多作用。

   最后,中下游需求。业内预计2014年橡胶行业主要经济指标将稳中有升,但市场竞争也将进一步加剧,主要产品产量将保持增长,高附加值、市场需求潜力大的新产品增长较快,预计全国轮胎产量将达到5.62亿条,增长6.24%,预计全国轮胎出口增长10%,出口金额增长7%。

作者:施海

来源:中国证券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