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商宝-中国渤海商品现货投资第一门户

多因素制约 国际油价举步维艰

发布时间:2013-09-12 来源:未知 关键词:现货投资,现货交易技巧,现货交易入门,现货交易

      今年以来,国际油价涨幅明显跑赢CRB指数,8月份更受益于地缘政治溢价而大幅冲高。短期政治溢价和季节性供应偏紧或导致国际油价相对于其他品种强势,但长期来看,地缘政治溢价会逐渐减弱。受制于高油价冲击经济复苏、美国季节性消费旺季过去、页岩油产量的不断增长、中国经济长周期下行和新能源的推广等因素,国际油价涨势回吐的风险正在加大。

  首先,地缘政治风险出现降温迹象,叙利亚局势有峰回路转的迹象。周一,奥巴马表示,如果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阿萨德向国际社会交出化学武器,他“绝对”会将军事打击叙利亚的计划搁置。另外在俄罗斯力挺叙利亚的情况下,美国单方面军事行动颇为投鼠忌器。因此,对于叙利亚问题并不能排除逐步以非武力方式解决的可能性。

  其次,美联储削减QE的信心略有动摇。9月6日美国公布数据显示,8月美国非农部门新增就业岗位共计16.9万个,之前6、7月的新增就业岗位数量被下调至17.2万、10.4万。该数据动摇了市场对美联储在9月17-18日议息会议削减QE的乐观预期,但并不会改变美联储削减QE的步伐,原因在于美联储侧重于前瞻性指引,而QE已经无法抑制短期利率上升和国债市场结构扭曲。

  展望油价后市,阶段性利多尚未消散。从供应角度看,在夏季消费旺季,原油阶段性供应紧张显现,同时中东地区原油产出下降。从需求角度来看,美国季节性旺季消费超预期。一方面,美国位于俄克拉荷马州Cushing的储油枢纽的原油库存一直在下降,因为新建铁路和输油管道在不断降低该地区多余原油的数量,并将原油运送至墨西哥湾沿岸的炼油厂;另一方面,数据显示,美国8月最后一周的原油日加工量达到近7年的最高点,炼厂开工率又再度升至91.7%。

  此外,在经济企稳、下游补库和基于对稳增长乐观预期等因素驱动下,7月份中国原油进口出现明显回升。7月份进口2611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19.6%,较6月份环比增长17.8%。不过,8月份中国原油进口显现疲态,较7月份环比下降17.9%,创下年内进口次低纪录。

  但是,原油的长期走势面临多重制约。首先,伴随美国岩页油产量的增长,美国原油进口大幅下降,数据显示,8月份美国原油进口保持在790-840万桶之间,而在2011年至2012年大多数时间保持在800-1000万桶之间。

  其次,三季度和四季度OPEC原油产量将大幅回升,特别是沙特的原油产量将攀升至日均1050万桶的水平,这将创下自1980年代初以来该国石油日均产量最高的一个季度。

  再次,高油价不利于全球经济的复苏,一旦油价持续高位不下,导致美国能源成本上升和通胀达到2%的标准,那么美国可能释放战略储备,平抑原油价格。
 
 渤商宝声明:渤商宝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作者:蓝晓兰

来源:未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