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原油供大于求的现状无法改变,加之美联储退出措施引担忧,原油仍将弱势运行,6月油价将迎来下调期。
记者日前从生意社了解到,2013年5月能源行业大宗商品均涨跌幅为-1.85%。5月31日能源指数为863点,创下周期内(2011年12月1日~2013年5月31日)的历史新低,较2012年3月29日最高点1043点下降了17.26%。
对此,5月能源市场仍未走出低迷行情,各产品表现情况较上月相比仍无较大起色,这与2013年5月生意社发布的中国大宗商品供需指数相吻合。此前,生意社发布的2013年5月中国大宗商品供需指数为-0.34,均涨幅为-1.49%,反映该月制造业经济较上月继续呈收缩状态,经济下行风险依然存在。
目前来看,一方面,欧盟国家的经济复苏情况不容乐观,中国石油(601857,股吧)需求也不及预期;另一方面,当前原油供大于求的现状无法改变,加之美联储退出措施引担忧,料原油仍将弱势运行,6月油价将迎来下调期。
17种能源商品进入跌幅榜
2013年5月大宗商品价格涨跌榜中,能源板块环比下降的商品共有17种,跌幅在5%以上的商品共1种,占该板块被监测商品数的5.3%;跌幅前3的产品分别为石油焦(-5.74%)、焦炭(-4.32%)、二甲醚(-4.03%)。
与此同时,能源板块环比上升的商品共2种,涨幅前2的商品分别为液化天然气(2.60%)、甲醇汽油(0.12%)。
对此,据生意社监测,近期国内液化天气均价上调2.54%,均价达4040元/吨,价格上调幅度在150~300元/吨之间。她认为,本次价格上调,主要是由于供需关系引起的,从而导致液化天然气在淡季出现淡季不淡的行情。5、6月份为检修高峰期,为平衡市场价格,国内各大燃气公司已错时检修,但是由于市场下游需求增长量太大,仍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煤焦市场受经济低迷、进口煤冲击、水电增加等不利因素影响,6月将持续“寒冬期”。然而值得一提的是,6月动力煤期货上市提上日程,煤企多了一项避险途径,为煤炭市场增添一丝亮色。综合来看,当前的能源市场亟需更多的正能量。
5月能源市场呈四个特点
5月份能源市场呈现四个特点。首先,5月能源市场继续弱势运行,产品持续“绿市”一片,供需矛盾凸显仍是制约市场行情的主要影响因素。据生意社监测数据显示,大部分产品价格达到年内新低,以成品油为例,主营汽柴油价格年内最低点,93#汽油报价8991元/吨,较年内高点下跌881元/吨;0#柴油报价7687元/吨,较年内高点下跌831元/吨。
其次,5月国际原油频繁震荡,单边走势仍未形成,增加了市场对油价走势的分析难度,受此影响,在10日成品油新机制首次上调兑现后,24日的油价调整再度搁浅,整个成品油市场上游去库存意愿明显,下游则因需求不济采购谨慎,为争取市场份额,加油站让利幅度不断加大。
再次,5月醇醚市场仍无亮点凸显,月中虽然出现价格上涨行情,但却“昙花一现”,市场处于有价无市局面。值得一提的是,5月二甲醚价格一度跌破历史低位,达到3828元/吨,在需求不济的情况下,不少企业甚至亏损出货,市场一片惨淡。
最后,5月煤焦产业链继续下探,动力煤价格自2010年10月下旬最高点855元/吨到现在610元/吨,震荡下跌了245元/吨,跌幅达到28.45%。虽然国家发改委下达了2013年国家煤炭应急储备任务,但是对市场影响微乎其微,煤炭企业利润较往年大幅缩水,情况堪忧。
渤商宝声明:渤商宝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