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商宝-中国渤海商品现货投资第一门户

美联储退出预期降温 机构:金价或涨至1500美元

发布时间:2013-05-31 来源:未知 关键词:美联储,退出,预期,降温,机构,金价,或涨至,1500美元


       今年以来,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普遍呈下跌趋势。截至5月底,能源商品中,布伦特原油和迪拜原油价格分别下跌10.8%和8.3%,澳大利亚BJ动力煤价格下跌7%;粮油产品中,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小麦和玉米期货价格分别下跌7.6%和4.9%;金属矿产品价格下跌更为明显,伦敦金属交易所6种有色金属价格跌幅为10%—15%,纽约商品交易所黄金和白银价格分别下跌17.8%和27.4%……大宗商品面临新一轮抛售潮,资金持续净流出,2013年以来净流出量已达240亿美元。
 
       周五(5月31日)亚市早盘,美元指数震荡于83.10附近,现货黄金(1415.20,3.20,0.23%)交投于1415美元/盎司附近,现货白银(22.76,0.07,0.31%)交投于22.80美元/盎司附近。周四(5月30日)美国第一季度GDP年化季率向下修正至上升2.4%,美元指数继续下跌,现货贵金属价格全线反弹,现货黄金触及1417.95美元/盎司高点,现货白银触及23.11美元/盎司高点。此外,实物黄金需求上升,或进一步提升金价。
 
  技术方面,现货黄金日线图指标看涨,KDJ指标继续上涨,MACD、RSI指标小幅上涨。金价上一交易日震荡上涨,收小、阳线。金价上方关注布林通道中轨1424附近阻力位,若突破上看至60日均线1487附近阻力位;下方关注1400关口附近支撑位,若跌破下看至10日均线1390附近支撑位。
 
  现货白银日线图指标看涨,KDJ指标继续上涨,MACD、RSI指标小幅上涨。银价上一交易日震荡上涨,收阳线。银价上方关注布林通道中轨23.25附近阻力位,若突破上看至布林通道上轨24.68附近阻力位;下方关注5日均线22.60附近支撑位,若跌破下看至布林通道下轨21.70附近支撑位。
 
  周四(5月30日)监测的黄金ETFs数据显示,截至周三(5月29日),全球主要黄金ETFs持仓总量约为1,544.77吨,较上一交易日增加0.54吨。黄金ETF-SPDR Gold Trust 黄金持仓量增加0.90吨,至1013.15吨。Silver Trust 白银持有量减少30.03吨,至9,992.92吨,当日白银持有总价值约为71.81亿美元。
 
  美国经济数据给美联储提前退出“泼了一盆凉水”
 
  周四(5月30日)美国商务部(DOC)公布的数据则显示,美国第一季度GDP修正后为年化季率上升2.4%,初值为上升2.5%。道明证劵在数据公布前表示,如果经济数据逊于预期,加上投机者在期货及期权市场内的沽仓回补创记录的话,黄金仍有可能上涨至每盎司1500美元。
 
  美国经济复苏的信号目前依然比较脆弱,考虑到美国目前的就业率以及通胀水平,现在停止QE的时机似乎还不成熟,利好黄金价格。
 
  评级机构惠誉(Fitch)发布报告指出,美国大多数州经济复苏仍将维持在较为缓慢的步伐中,而当前的联邦预算案和医疗改革则将平添众多不确定因素。
 
  此前,经合组织(OECD)也发出警告称,如果各国央行逐步退出宽松货币政策,各国国债收益率可能攀升,进而将会威胁到全球经济增长。
 
  摩根士丹利全球首席经济学家Joachim Fels指出,全球经济增长有望在今年下半年提速,宽松货币环境仍将持续,预计美联储至少在今年底前不会放缓购债进度。
 
  实物黄金需求上升,或进一步提升金价
  近期亚洲金条的溢价依然很高,表明珠宝商和零售投资者乐意在逢低买盘。由于供应吃紧,新加坡黄金对现货金的溢价达到了历史高位7美元。分析师指出,似乎每次金价下滑,人们就开始涌入金市购买黄金。
 
  世界黄金协会(WGC)预测,亚洲4-6月间黄金需求料将创下季度新高,因亚洲黄金实货消费者承接上市交易基金(ETF)抛盘所释出的黄金供给。
 
  西方国家投资人受到此波金价跌势惊吓,引发大量的投机部位及ETF部位平仓。但价格下跌也引发印度及中国对价格敏感地区的强劲实货买盘,中印两国合计占实货黄金需求的五成。
 
  WGC的董事总经理Marcus Grubb表示:“亚洲市场第二季将会见到创纪录的黄金需求。就算美国ETF资金持续流出,先前ETF持有的黄金很有可能会在印度、中国及中东消费者间找到出路,这些消费者对黄金以长期看待。”Marcus Grubb指出:“我们预期不会再见到像今年前四个月从ETF撤离黄金的情况,因为赎回的力道已经转淡。”
 
  WGC将会在8月中旬公布第二季需求趋势报告。
 
  北京时间07:55,现货黄金报1415美元/盎司,现货白银报22.80美元/盎司。
 
渤商宝声明:渤商宝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作者:bond

来源:未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