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9-28 来源:生意社 关键词:现货交易,现货投资,渤海商品
海关总署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8月俄罗斯超过沙特成为当月我国最大原油进口国。这是自去年以来,俄罗斯第八次单月对我国原油出口量超过沙特,现货交易跃居榜首。
虽然从年度进口量来看,沙特依然是我国最大原油进口国,但其在单月进口量上的“冠军”地位已经频频失守。除了俄罗斯之外,在今年7月,非洲产油国安哥拉实现逆袭跃居我国原油进口国的榜首。
其实,我国原油贸易格局的变化与去年以来民营地方炼厂这股新崛起的原油进口势力有着一定的关系。
长期以来,我国原油进口实行进口权和使用权双权管制。在2015年之前,原油进口几乎为大型国企、央企所垄断,民营地炼企业苦求而不得。直到2015年,原油进口双权才逐渐向地炼企业放开。
据行业内部统计,到目前为止,全国已经有16家地炼企业获得进口原油使用权,额度为6453万吨;还有3家正处于公示期,尚未正式获得商务部批准,额度为984万吨。另外,有12家地炼企业获得原油进口权,额度为4929万吨。
国际能源研究机构行业分析师邹敏珍表示,2016年我国原油非国营贸易额度是8760万吨,预计今年我国地炼原油进口量为6100至6300万吨,或占全国原油进口量的16%左右。随着后期更多地炼企业获得原油进口权和使用权,地炼在我国原油进口贸易中所占比重还将越来越大。
来自青岛海关的数据显示,今年7月山东口岸进口原油860.9万吨,同比增加40.7%。其中,民营企业进口224.1万吨,同比增加11.8倍,占当月山东口岸原油进口总量的26%,这一比重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3.2个百分点。
地炼的加入不仅使得我国原油进口量进一步放大,其进口的偏好也使得我国原油进口贸易格局正在悄然改变。
由于沙特、伊朗等国家原油现货交易出口主要倾向长期合约,长期合作的客户主要是国企。而作为新崛起的进口势力,地炼从俄罗斯、安哥拉及南美等地采购量较大。国际能源研究机构普氏预测,预计未来5年内,中东原油占中国进口原油比例可能下降至50%以下。而俄罗斯将在中国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与此同时,拉美原油生产者将更加积极地把原油推销至亚洲。预计到2020年拉美原油将占中国原油进口量的15%左右。
作者:渤商宝
来源:生意社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