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8-10 来源:渤商宝 关键词:现货交易,现货投资,渤海商品
近年来,我国PTA现货交易市场竞争不断加剧。自2011年以来,国内PTA产能年均增速保持在28%左右,而其下游聚酯行业产能年均增速仅为11.5%,上下游资源配置严重失衡。PTA产能的过剩现象显现,PTA市场也逐步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随着买卖双方的激烈博弈以及话语权的逐步转移,PTA的定价模式也出现了较大变化,向着多元化和市场化的方向发展。
以前,PTA现货市场主要采用“年度合约货”的定价方式,PTA生产企业单方掌握市场定价权,下游聚酯企业在定价方面没有发言权。但随着PTA产能的迅速扩张,PTA生产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销售压力也逐渐增大,随之而来的就是聚酯企业在签订年度合约时,拥有了更多的可选择性。PTA企业为了争取客户,越来越多地开始放弃单方定价权。
在这样的背景下,PTA行业正经历传统挂结牌价模式(挂、结牌价都是PTA工厂单方定价)日渐式微,新的挂结牌价模式,即月度均价减阿尔法模式(挂牌价为PTA工厂单方定价,结牌价引入第三方定价)逐步兴起。在这个过程中,由于采购合约货比采购现货拥有更大的价格优势,PTA贸易商的生存空间不断被压缩,在利润越来越微薄的情况下,PTA贸易商只有结合PTA期货市场积极地进行套期保值,才能争取更多的利润。
对比期货与现货的定价方式可发现,PTA现货交易是单纯的买卖关系,比较单一,而期货仓单具有很强的金融属性,可以质押,也可以变成现金,还可以在期货市场冲抵保证金。由于标准化程度高,流通成本低,通过异地注销仓单等方式可以极大地降低物流成本,提高运营效率。
作者:渤商宝
来源:渤商宝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