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4-01 来源:生意社 关键词:现货交易,现货投资,渤海商品
1、 玻璃现货交易价格走势
2、玻璃动态
生意社:玻璃南强北弱走势步入新年
据生意社监测显示,由于进入冬季北方停工潮来临,北方玻璃价格弱势震荡,而南方出货顺畅,价格上调。沙河地区周累计下调幅度在0.2-0.6元/平方米,而华中地区则上调了0.2-0.4元/平方米。
生意社:房地产困局 建筑玻璃受制需求淡季特征明显
按照传统房地产行业惯例,新开工一般提前于竣工18个月左右。2016年玻璃终端需求降幅超预计在5%-10%。而供应端在2015年下降10%之后,2016预计持平或仅有1%左右降幅。
2016年即将实施的玻璃行业法规政策
2016年即将实施的玻璃行业法规政策
河北2020年平板玻璃产能控制在2亿重量箱左右
1月8日上午9时,河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开幕。省长张庆伟代表省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年内压减炼铁产能1000万吨、炼钢800万吨、水泥150万吨、平板玻璃600万重量箱。
山东已有80%僵尸企业停产 积极部署化解过剩产能工作
1月13日,山东省积极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在济南召开。会议强调,2016年,去产能、处理“僵尸企业”、降低企业成本将成为经济工作任务。产能严重过剩已经成为产业发展的毒瘤,最近山东省政府化解产能过剩工作作出部署,围绕水泥等8个行业进行过剩产能化解和脱困发展。
河北将对产能严重过剩行业施差别收费政策
为了促进工业企业大气污染防治,河北省13日审议通过的《河北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规定,对产能严重过剩行业、大气重污染企业,实行阶梯排污收费、差别信贷、差别水价、惩罚性电价等差别收费政策。
发改委:将设立专项资金鼓励地方和企业化解产能过剩
在日前召开的国家发改委新年首次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秘书长兼新闻发言人李朴民表示,针对去产能问题,国家将设立专项资金鼓励地方和现货交易企业化解产能过剩。
玻璃趋势性行情难现
近期,玻璃期价虽未像其他建材品种一样下跌,但其走势也颇为纠结。行业冷修产能的增加造成总产量大幅下滑,给这个淡季增加了温度。然而,面对产销的回落,在以沙河为首的企业大幅降价的背景下,玻璃期价要想一味上行,也实属困难,预计后期将保持区间振荡走势。
地方策马“去产能” “僵尸企业”清理政策渐落地
在国家部委,“去产能”已进入实质性的操作阶段。上周五,在中央企业、地方国资委负责人年度会议上,国资委主任张毅为处置“僵尸企业”主体任务定下3年左右的时间表。
玻璃行业残酷竞争 产能缩减势头延续
更常见的情况是,销售不畅加上成本提高,生产企业纷纷进行冷修或停产,尤其是针对窑龄较长的生产线。据统计,2000年以前点火的生产线多数已停产,2015年全年进行冷修的生产线多达43条,相比复产和新建累计27条生产线来说,总产能减少7140吨/日。2015年1—11月,国内平板玻璃累计产量为59338万重量箱,同比数据延续自2015年2月以来的负增长趋势。玻璃行业的产能过剩局面已得到些许缓解。
玻璃期货贴水格局能否维系?
企业使出大幅降价“杀手锏”“当前玻璃期货价格在860元/吨附近,而现货最低不到900元/吨,价差缩窄至40元/吨。如果沙河玻璃再降价,玻璃期货长期的贴水格局恐要被打破了。”面对近日玻璃期货盘面的坚挺以及现货市场的节节下探,有不少市场人士做出了上述猜测。
河南郑州全市禁止新建平板玻璃及水泥等高污染项目
河南省郑州市春节后“开工”首日即召开生态建设和环境治理工作动员大会,部署治霾举措,“重拳”之一是全市禁止新建钢铁、平板玻璃、水泥、电解铝、有色金属冶炼等高耗能、高污染项目。
发改委:水泥玻璃等优势产能开始规模化走出去
发改委17日召开新闻发布会透露,钢铁有色建材水泥等优势产能开始规模化走出去。初步统计,目前正在积极推进的一批国际产能合作重大项目建成后,可在境外形成水泥产能约8000万吨/年。
玻璃行业残酷竞争 产能缩减势头延续
总的来说,下游陆续放假,现货交易产销率低下和建筑需求回落使玻璃价格承压,但近来产能过剩格局已有改善,过分低迷的市场必然刺激更多的企业加入冷修停产的队伍。因此,多空交织下,玻璃难有趋势性行情。
玻璃供给侧改革分析:淘汰+龙头整合双轮驱动
供给侧改革不应限于高负债的钢铁煤炭、水泥、玻璃等建材行业的供给侧改革,随着兼并重组,产能去化加速以及地产行业的回暖,水泥、玻璃等低估值板块有望为自己正名。
楼市渐苏玻璃提涨 但价格承压受限
新年伊始,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住房城乡建设部三部门联合发文,调减房地产交易环节契税、营业税,优惠政策的出台进一步降低了房屋交易成本。同时,深受房屋高库存重压的二、三线城市也频放大招,包括降低税a费、鼓励农民进城购房、推进异地贷款、提高贷款额度、放宽提取公积金条件等,不过,去库存效果因地而异。不少二线城市消费者观望情绪消退,销量出现增长,但价格难以实现提升,而三线城市则受到人口净流出较大的影响,房屋库存消化尚待时日。
工信部利用市场倒逼玻璃过剩产能退出
冯飞指出,“十二五”期间,我国出现了明显的产能过剩问题,特别是像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电解铝、船舶等行业出现了严重的产能过剩。而随着经济下行压力的加大,市场需求的回落,钢铁、煤炭、水泥这些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的矛盾进一步加大,这是在快速发展过程中长期积累的矛盾,将导致供求关系失衡,产品价格下降,企业经营困难加剧。产能过剩矛盾的问题必须予以解决,同时从资源环境的角度来考虑,有一些产能高耗能、高污染,所以在“十二五”期间我国加快了去产能的步伐。
建材等产能过剩行业地图
31个省区市中,哪些省份清理“僵尸企业”任务更艰巨?哪个行业面临的出清压力最大?
生意社:玻璃延续上行 小阳春还是虚火旺?
据生意社监测显示,近期玻璃现货交易价格延续上行,监测地区均价2月15日为13.46元/平方米,3月4日为13.6元/平方米,上涨了0.14元/平方米,涨幅1.04%。
生意社:唐山园博会即将开幕 玻璃尚未有限产举动
唐山市2010年取得了2016年世界园艺博览会的举办资格,目前相关工作已经接近尾声。唐山世界园艺博览会将在4-10月在唐山市世博园举办。该项目3月10日即将进入试运行阶段。
两部门公告符合要求的水泥及玻璃建成项目名单
工信部和发改委两部门公告符合要求的水泥建成项目名单,共计105个项目,其中,涉及河北3个项目、山西8个项目、辽宁24个项目、江苏15个项目、福建1个项目、山东36个项目、河南7个项目、广东1个项目、广西2个项目、四川1个项目、贵州2个项目、云南3个项目、陕西2个项目。
张庆伟:到2017年河北减产3600万重量箱玻璃
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省长张庆伟在开放日上表示,河北省政府已部署“6643工程”,即到2017年,要减产6000万吨钢铁、6000万吨水泥、4000万吨燃煤和3600万重量箱玻璃。(3600万重量箱玻璃,相当于停产6条800日熔量的生产线)
去产能成为27省份工作重点 地方力度或超国家规划
煤炭、钢铁化解过剩产能的顶层设计出台后,相关部门和多个省份开始行动起来。《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27个省份都明确将“去产能”作为今年工作重点,重庆、贵州、甘肃、广东、山西、河北、河南等多个省份纷纷制定细化方案和试点计划,重点是淘汰落后产能、僵尸企业退出、战略性兼并重组、国企内部改革。
建材行业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走出去”
面对供大于求的市场局面,建材行业如何降产增效、打开市场、破解困境?在今年两会期间,多位委员表示,以“一带一路”战略为突破口,进一步拓展国际现货交易市场,加快我国建材行业“走出去”,是化解建材行业产能过剩的重要途径。
玻璃产能利用率创历史新低
据数据显示,2016年一季度,玻璃新增生产线1条,新增生产能力720万重箱;冷修复产生产线1条,恢复生产能力300万重箱;冷修生产线5条,减少产能1860万重箱。截止到3月份,生产能力净下降840万重箱。玻璃产能利用率为68.79%,同比去年下降4.96%,再创历史新低。在产能85332万重箱,同比去年下降3144万重箱。
2016年1-2月中国平板玻璃产量12023万重量箱
据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年1-2月,中国平板玻璃产量12023万重量箱,下降1.9%,降幅同比收窄4.9个百分点。
华中地区玻璃调研报告:行业现曙光
此轮调研行程紧凑、参观样本在华中地区比较有代表性,很好的达成我的预期目的。经过实地考察,我赞同工业品已经见底的说法,后期能否再创新高要看需求能否持续回暖。在考察中我不断反思一个问题,从年度报告来看,绝大部分分析师的年报偏于保守,对春节后的行情预估不足。为何出现集体偏差?说明我们分析体系还是存在某些问题。对行情不同阶段的关键要素没有明确掌握。在今后的学习和沟通中,我们还是要把问题想得更长远些,调研方面要做的更系统些。只有这样才能不断进步、更好服务产业客户。
陕西省制定促进绿色建材生产和应用的实施方案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办公室获悉,陕西省为促进绿色建材和绿色建筑产业融合发展,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制定《陕西省促进绿色建材生产和应用实施方案》。
2月玻璃产量减少 价格弱势
依据相关玻璃统计数据显示:现货交易2月产量同比有所减少,销量同比有所增加;2月期末库存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所增加,与上月相比有所增加;2月综合加权平均价格,环比下降1.1元/重量箱,同比下降0.72元/重量箱。
作者:渤商宝
来源:生意社
热点排行